反思:內(nèi)心的糾結與不滿
昨天晚上在做視頻時,一邊做了一邊不想做。文案已經(jīng)寫好了,這幾天積累的,上班時間摸魚編輯的。但我總感覺不滿意。
在拍視頻的時候,我想拍,我不想拍,磨蹭了半天。從8:10到家,磨蹭到8:40,這個半個小時我在做什么?

從這臥室走到那臥室,跟弟弟要手機,回來之后坐在床邊。不想拍,已經(jīng)做了這么多文案了,很長時間沒更新,再不拍粉絲都沒了。
又說拍吧,我心里又不想拍,拍出來效果不理想,到處是指點的,今天氣色不太好,這個內(nèi)容寫成這樣了?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個畫質(zhì)有點不清楚,這個觀點不合理。
辛苦做出來,還可能數(shù)據(jù)差,沒人看沒人點贊評論,沒人支持我。辛苦做出來,還可能沒有粉絲,沒有效果。
關于視頻,隨時在前進,隨時在后退。這時候出現(xiàn)一點小波折,我就會放棄。本質(zhì)上不是波折,是我想放棄。
沒有人讓你放棄你的夢想,你試試自己都放棄了。我試了試,自己要放棄嗎?除了這個我能想到更好的宣傳策略嗎?能放棄自己已經(jīng)積累的這么多了嗎?
除了做視頻,我想不到其他更好的策略。對比別人,我已經(jīng)有100多個粉絲了,雖然微弱,但是也有一點點影響力了。
而且因為做視頻已經(jīng)有人開始咨詢了。雖然很少,雖然沒有付費,但我看到了希望,如果不繼續(xù),之前的努力都放棄了,功虧一簣。
再回想一下,做這件事本身,沒什么難的,只是繁瑣一些,需要收集資料拍視頻,重復的拍,選出來最好的,自己剪輯配文案標題發(fā)布。

操作流程,我至少訓練過幾十次。難度系數(shù)一星級,約等于讓我吃個雞腿,不對吃雞腿是好事,應該換個成,約等于讓我手洗兩件衣服。
不是特別難,只是費些功夫。也就是在物理上,在現(xiàn)實世界,沒有障礙,障礙來自于我的心理。
人既脆弱又渺小,但人的心靈力量卻強大而持久。最不應該做的事,就是把這種力量用來針對自己。例如勸自己放棄做視頻。
那我勸自己都有哪些方式呢?首先他人的評價。這氣色不太好,這觀點不正確,你的內(nèi)容寫的不好,這畫質(zhì)太爛了,你不會布景構圖嗎?
再復習一遍《被討厭的勇氣》別人的批評指責,無需關心,說到底,對方如何表達,是他的課題,我要做好自己的課題。
我特別在意別人的批評,特別想要別人的認可,可能意味著我不太認可自己。只有通過別人的認可,才能體會到自己的價值。
我對自己的估值系統(tǒng),出現(xiàn)了一點點偏差。別人對我有一份期望,我遵從這份期望,就能得到表揚和認可。
但很明顯,做視頻的場景中,別人的評價成了我的阻力,是需要克服的。做視頻是有助于我成長的,我想象中的“他人的不認可”,成了自己的阻力。

那我該怎么做?人生路上有場比賽,唯一的對手就是我自己。我想活在他人的評價里,還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當然是后者。我想成為我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而不是別人想讓我成為的那種人。我想自信而愉悅的生活。
那么在下次,我的腦海里出現(xiàn)別人的評價時,我該怎么做?告訴自己,我不需要替別人擔心,那是他的生活,他的課題,我需要做好自己的課題。
或者我腦海里再出現(xiàn)別人的評價時,我再寫一篇文章反思,我腦海里的別人的評價,表達了自己什么樣的訴求和愿望?
除了別人的評價,背后還有其他嗎?擔心自己做不好,擔心做了白費,還是擔心自己明明知道能做好,卻完全沒有做好。
也就是我在焦慮,自己付出了,沒有得到想要的、清晰的回報。我發(fā)現(xiàn)挺自私,付出了就得有回報,以我想要的方式,有我想的那么多。
但現(xiàn)實有可能跟我想的不一樣,我該怎么做?接納現(xiàn)實和過去,為改變未來努力?,F(xiàn)實是我做了100多個視頻,才有100多個粉絲。

可換個角度講,我占大便宜。視頻號背靠微信,是最大的公共社交軟件。一家公司的渠道費用約占總收入的40%。
我現(xiàn)在要開始自己的生意,做自己的老板。沒錢投入進去,就要靠水滴石穿的,不斷的表達,創(chuàng)造屬于我的客戶。
這其實挺便宜的,別人需要花那么多錢,才能買到的客戶資源,而我只要做視頻就可以慢慢獲得了。
100個粉絲里有兩個真實的、有需要的來訪者。比例不高,投入的時間挺多,但是有收益的,寫作好幾年才有一個來訪者。
對比起來,好像做視頻效率更高一些。做的時間長了,有穩(wěn)定的內(nèi)容和輸出,影響力也會擴大。
這讓我知道自己走在一條正確的路上,也不指望有多好的成績,主要也沒有。但我總得做點什么。如果什么都不做,內(nèi)心的空虛會吞噬我。
同時我也需要縮小自我,如果我的自我不斷放大,對世界和他人的不滿會吞噬我。那我怎么縮小自我呢?
也許可以從降低對他人對世界的預期開始,降低了預期,所以出現(xiàn)的每件事都是驚喜,提高了預期,每件事都是不滿的源泉。

其他策略我還沒想到,時間差不多了,就到這里,最后再總結一下。
1.糾結源自內(nèi)心兩種不同需要。
2.人的心靈力量強大且持久,最不應該做的事,就是把這種力量用來針對自己。
3.別人的評價指責是別人的事,我要做好自己的課題。
4.縮小自我,避免對世界和他人的不滿把自己吞噬。
謝謝你的欣賞,歡迎留言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