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漢朝生活-畫像石鑒賞》畫像石賞析 第二節(jié) 歷史故事(非神話) 讀書筆記
漢朝畫像石中,歷史故事是一大題材。下面給他們分分類
1:歷代帝王和圣賢,伏羲女媧,祝融火神,神農(nóng),黃帝,帝堯,文王十子,周公輔成王,孔子見老子,孔子的弟子們
2游俠和忠義之士:二桃殺三士,專諸刺王僚,要離刺慶忌,荊軻刺秦王,完璧歸趙,豫讓刺趙襄,
3:孝子 烈女:丁蘭刻木,董永,無鹽丑女鐘無艷,秋胡戲妻。。。。。。
以上這么多故事在全國各地畫像石都有存在,但是最多的還是山東濟寧 武梁祠。
武梁祠是武氏家族墓葬群集合幾個石祠和石闕的統(tǒng)稱,需要地圖查找“山東濟寧市”------“武氏祠景區(qū)”------“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館”
網(wǎng)上資料(武梁是東漢人,武梁祠即是武梁子孫紀(jì)念祭祀武梁的祠堂。武梁祠坐落于山東省嘉祥縣紙坊鎮(zhèn)武宅山北麓,是東漢晚期武氏家族墓地上的石結(jié)構(gòu)祠堂,迄今已有近1900多年的歷史)






孔子見老子 畫像石:屬于文化大事 儒學(xué)和道學(xué)的交流和溝通
畫像石背景資料:孔子見老子,是漢代畫像石的常見題材。畫像石是漢代人雕刻在墓室、棺槨、墓祠、墓闕上的石刻藝術(shù)品,是漢代人精神創(chuàng)作的真實寫照。
孔子與老子會面是文化上的大事,標(biāo)志著儒學(xué)道學(xué)的交流溝通。道家主張“無為而治”。儒家主張“禮治”雖然說是同時代,老子比孔子大,據(jù)傳說,老子曾經(jīng)做過周朝的國家圖書館管理員,所以對于周朝的禮制文化比較熟悉,孔子崇拜禮儀,謙虛好學(xué),所以孔子“問禮”老子。
另外,也因為“孔子問禮”的事件,說明孔子是謙虛有禮,成為了社會上的美談。進而成為畫像石喜歡的題材。


《太平御覽》:老子見孔子從弟子五人,問曰:‘前為誰?’對曰:‘子路,勇且多力;其次子貢為智,曾子為孝,顏回為仁,子張為武!

背景資料:項橐(xiàng tuó),春秋時期魯國(今山東省日照市)[1]?的一位神童,雖然只有七歲,孔夫子依然把他當(dāng)作老師一般請教,后世尊項橐為圣公?!稇?zhàn)國策·秦策五》: “甘羅曰:‘夫項槖生七歳而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歳于茲矣!君其試焉,奚以遽言叱也?

有名的歷史故事:項橐三難孔子。。。。。。

荊軻刺秦王畫像石(問題一:為什么畫像石上有這么多荊軻刺秦王 題材,可能喜歡這些忠義之士的故事吧)


當(dāng)時的工匠并不知道后來法國攝影家布列松的美學(xué)理論,卻深諳“決定性瞬間”的創(chuàng)作原則,幾乎都選取了荊軻將匕首向秦王奮力一擲而未中的一霎。畫面看似簡單卻內(nèi)容豐富緊張刺激,完全符合《戰(zhàn)國策》、《史記》的記載:左邊被侍醫(yī)夏無且抱住的荊軻怒目叱喝,雙手揚起顯然已擲出匕首,而這最后的一擊未果,匕首釘入柱內(nèi)。

泗水撈鼎”圖泗水升鼎畫像石

“泗水撈鼎”一事最早見于《史記·秦始皇本紀(jì)》:“始皇還,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贝恕爸芏Α睋?jù)傳是禹鑄九鼎之一,《史記·封禪書》:“其后百二十歲而秦滅周,周之九鼎入于秦?;蛟凰翁鹕缤觯]于泗水彭城下。

秦始皇的統(tǒng)治,現(xiàn)在的人不好評說好與壞,但是當(dāng)初的統(tǒng)治,秦末漢朝初的人民應(yīng)該是深受其苦,泗水撈鼎的故事半真半假,泗水撈鼎失敗 這個在當(dāng)時就等于諷刺秦王失德,對當(dāng)時比較迷信的老百姓來說,泗水撈鼎失敗比痛罵秦始皇還要厲害。

上圖泗水撈鼎的構(gòu)圖非常巧妙,圖像的上下兩部分好像是用了兩個攝影機進行拍攝,人類活動用側(cè)面,而泗水用正面, 把場景中的拉繩人,岸邊拉繩,觀眾,水中托鼎人,游魚,泗水,都合理的安排進了畫面里。


二桃殺三士的故事


其實我并不是很懂,歷史故事典故這么多,為什么漢朝人偏偏喜歡這個故事
書上沒有提及,網(wǎng)絡(luò)上有一種說法是:一般都認(rèn)為,這個故事就是說晏子很邪惡,知道貴族重視榮譽,借此設(shè)計逼迫三人自殺,還不露痕跡。但我認(rèn)為,這個故事不大合乎春秋時代的貴族性格。春秋時候的貴族,不會這樣任由君主擺布。(禮樂崩壞的時代,哪有這么聽話的貴族,現(xiàn)實中得不到滿足,漢代畫像磚之所以愛刻這故事,大概因為漢人覺得這樣確實很壯烈;最重要的是,他們頭腦中的春秋貴族,就是這樣一種類似君主玩物的東西。)

畫像石的孝親故事(山東濟寧嘉祥縣各種出土)


網(wǎng)上資料(武梁是東漢人,武梁祠即是武梁子孫紀(jì)念祭祀武梁的祠堂。武梁祠坐落于山東省嘉祥縣紙坊鎮(zhèn)武宅山北麓,是東漢晚期武氏家族墓地上的石結(jié)構(gòu)祠堂,迄今已有近1900多年的歷史)

秋胡戲妻

《秋胡戲妻》的故事源自漢代劉向《列女傳》-----中《節(jié)義傳·魯秋潔婦
》


總結(jié):不知道是錯覺還是什么,徐州畫像石和武梁祠石刻區(qū)別挺大的,徐州畫像石里面有很多圖像,除了主題故事還只要在邊上加上鳳龍一類的烘托氣氛,武梁祠石刻更加更重故事本身。減少了邊上的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