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抑郁癥患者的自述
說是一篇自述,實際上來說,說是我再講我自己的故事更加貼切一,期間寫過好幾次,但自己都不太滿意,就刪了。這一篇應該是第三次吧,后面的內(nèi)容我會盡量寫的有邏輯性一些,然后視頻就是能力有限,真的做不了理解一下,謝謝。 下面的內(nèi)容既是我的個人經(jīng)歷,也是促使我患上抑郁癥的原因: 父母從小異離,我跟著母親生活,母親是三班倒吧,反正印象中陪伴我的時間是挺少的,倒也算得上是寧靜吧。不過,這種寧靜在有一天被打破了,那時候應該是還在上小班吧,“父親”在那段時間開始頻繁來探望(一到周末就來),心里實際上并不太喜歡他(給我的感覺就是一種來自內(nèi)心深處的抵觸),后面父母復合了,但本來的話應該還是在母親身邊上學吧,但是呢,小時候應該也不太懂吧,“父親”通過套話等一系列手段,讓我說出我想到他身邊上學,然后就到他身邊上學了。 從此,我的生活真要說的話其實跟高爾基所著的《童年》中主人公阿廖沙差不多,當然,我所認為應該還要再慘一些。 幼兒園中班就是在“父親”身邊讀的,“父親”對我的學習方面,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吧。這里舉幾個例子:四五歲的小朋友記憶力根本不怎么好吧,而且幼兒園倒也真的學不到什么東西,就例如有一天教的是三字經(jīng)吧(印象中是的),老師課上要求會讀就行了,但是呢放學時,他問我學了什么,我回答三字經(jīng),他說,背來聽聽然后嘛,背不出來是肯定的,之后就受到了一頓毒打。還有一次,是大班吧,我記著老師當時是在教漢字,反正筆畫挺復雜的(那時候幼兒園管理沒有那么嚴格,要接小孩的話,隨時來都可以,而且可以直接走進幼兒園)然后他就在門口看著,教了哪些字,回家后他問我教了哪些字,我磕磕絆絆的回答了一些,然后他問,還有呢?肯定回答不上來了呀,然后他讓我把我記得的寫出來,然后想了半天,只寫出來一個最簡單的,然后就又是一頓毒打。記憶中父母關系也不是很和睦,經(jīng)常吵架,發(fā)生矛盾沖突。 上了小學之后就更甚吧,(那時候放學的管理制度是放學了,保安直接把大門打開,家長進來,低年級是這樣,反正說是什么防止在校門口人太多了走丟什么的)而且他判斷的手段只能說是草率,甚至可以說是蠻不講理,就隨便找一個人問一下我上課認不認真,有的時候真就挺無語的,別人上要認真聽的話,怎么可能關注別人,要是同桌的話,也許還能偶爾關注一下,而且也不可能時刻都關注吧,一到上課就盯著我看,顯然不可能的事情,別的同學遇到這種問題的話,基本上都是隨便回答,敷衍了事,反正兩個選項單選題,那段時間也是經(jīng)常被打(經(jīng)常,準確來說應該是每天)。 在小學的時候,我是一個學霸的身份登場的吧(最早的時候,全班是最頂尖的那一批,大概前十左右吧,除了那5個人以外,基本上就是我了,在年段里大概也是前20吧),那時候老師還是比較喜歡我吧,之后他把我的要求定的特別高,每次考試不能低于95,低于95看看低了多少分然后判斷如何打我。那段時間在班里的社交還算不錯,至少有幾個朋友吧,不像現(xiàn)在。到了后面,長期的毒打,反正就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人性都是惡的,表現(xiàn)過于優(yōu)異,必定會招來嫉妒,所以在連續(xù)考了兩次試之后收到的回答必定是上課不認真,每天都是如此。然后的話就輕度抑郁,中度焦慮了。那段時間就是比較好動,上課小動作很多,注意力幾乎無法集中,但畢竟是天賦型學霸,所以說成績退步還是不太大,但每個學期都在穩(wěn)步后退。后面被打了幾次后要求被放低到了90。之后的話,在二年級的時候,不知道什么時候起吧,總是感覺很累,什么事情都不想做,然后作業(yè)就出現(xiàn)拖欠,然后被老是罵,然后罰掃地,然后回家挨揍。又是一個新的惡性循環(huán),走進學校詢問同學得到上課不認真的答案,然后發(fā)現(xiàn)被罰掃地,懲罰plus。 而且二年級的時候早讀的時候,老師設置了一個管理員,又選了一個智障管理員,好閨蜜在哪里玩文具之類的根本不管,別人聲音稍微小一點直接點名提醒(點名兩次,名字寫黑板上 然后罰掃地),甚至無緣無故點名提醒,之后的話就產(chǎn)生了強烈的厭學心理,每天在學校對面小賣部晃悠,一直等到早讀下課才進去。 到了五年級的時候,是我成績退步最嚴重的時候,直接退出了年段前50。那段時間也許是因為抑郁癥或者是其他緣故,記憶力超只因衰退,一個單詞原本在以往的時候同樣長度的單詞,看一眼就能記住,現(xiàn)在記一個單詞,甚至要花三四十秒的時間,并且還有極大概率會遺忘,背一篇課文,原本大概五分鐘左右能背下來 要花半個小時,而且還磕磕絆絆的。經(jīng)常有背錯。然后的話那段時間,只要我被打了,母親也開始罵我,平時的話基本上就是在家作業(yè)沒做,到學校被老師罵,然后老師罵完找家長,回去被揍 然后第二天上學路上被母親一路罵到學校,開始新的惡性循環(huán)。有段時間“父親”不在 ,晚上是母親負責接送,然后被老師留到六七點,然后回去。路上被母親一路罵到家,然后在家里罵,反正感覺他罵的有點太過了,也許是我承受能力太差了吧:(這里收錄了一些語錄) “天天被老師留下來,別人為什么沒有 就你被留,你哥哥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學習從來不用我操心” “你要不還是死了算了吧,要不要死啊,要死的話,我去給你買農(nóng)藥” “(遞過來一個手電)你要不拿著手電去河邊看一下找個地方水深點跳下去算了,活著有什么用”(家旁邊就有河,離得挺近的) “你為什么不去死啊,你去死算了,我眼不見心不煩” 但是說實話,感覺自己真的挺廢物的,成事不足,敗事有余,辦的事情,就沒有一件不搞砸的。要說朋友的話,說實話沒有一段友誼是超過兩年的。之后的話就是很嚴重的失眠,從五年級開始吧,沒有一個晚上睡了超過四個小時(除非吃藥),每天晚上就是哭 哭很長一段時間,哭累了,然后睡著。然后的話,周圍的人好像開始并不太接納我,排擠我。在這個時候父母又離了,但還是在一起生活,而且矛盾沖突更加頻繁,愈演愈烈。為了融入他們,我只能帶上面具,最早的話,我感覺周圍的人真的好幼稚,不理解一些事情有什么好笑的,直到后面我才發(fā)現(xiàn),也許問題出在我身上?所以為了融入大家,大家在笑的時候我只能在一旁假笑,不停的偽裝自己。到了初一吧,也就是現(xiàn)在我和周圍人的關系更加惡劣了吧,于是,我?guī)狭藷o數(shù)的面具,拼盡全力的想融入他們,甚至把自己變得跟個小丑一樣,取悅大家。 可是這樣做的結果,到最后換來的卻是更深的疏遠和幾句話(這里收入說的最多的) “去死吧你” “純煞筆” “你都去死好了吧” “你去死算了” 我真的很不理解,為什么所有人都希望我去死,為什么? 剛寫完,發(fā)現(xiàn)漏了一點東西,從四年級開始吧我開始沉迷于幻想,之后的話,患了輕度的精神分裂,經(jīng)常出現(xiàn)幻覺(包括幻聽)之類的事情,有的時候會做出一些自己也無法理解的舉動(下意識)。不過后面患了重度抑郁的話焦慮震到從重度變成了中度也許是所有時間都拿來抑郁了吧,沒有時間去焦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