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母親的無盡勇氣,孩子是長久存在
昨天碰到一位母親,從高鐵下車準備帶孩子去醫(yī)院看病。她向我問路,因為她要找的那個地鐵口比較遠,我便決定親自帶他們過去。
這位母親很年輕,孩子也不過七八歲,二人打扮得都很漂亮,還戴著同款的親子小黃人毛線帽。一路上孩子嘰里呱啦地問東問西,母親有時一本正經(jīng)地細細作答,有時又不耐煩地隨便敷衍。
我覺得這位母親挺有意思的,一點兒也不像平時我遇見的患者家屬。再看那個孩子,好像也挺有精神頭兒的。我便問她:“孩子咋啦?病要緊不?”她便跟我聊了起來,說孩子得的是高鉀血癥,算慢性病。我也不通醫(yī)術(shù),隨口寬慰她說:“孩子嘛,身子弱就多讓他休息,好多孩子從小就學(xué)這學(xué)那,多累??!”這就算是把她的話匣子打開了。她告訴我,她身邊“雞娃”的太多了,搞得她懷孕時就嚴陣以待。她家孩子剛出生就開始學(xué)游泳;孩子快上小學(xué)時,她給孩子報了幼小銜接班和各種課外輔導(dǎo)班,一到周末,夫婦倆就帶著孩子馬不停蹄地到處跑。
直到孩子被查出得了這種病,一切才開始改變。
她沉默了一小會兒,繼續(xù)說:“那能咋辦,先看病唄,當時嚇得我哭了好幾個晚上,后來發(fā)現(xiàn)好像也沒啥,就是挺磨人的。他得了這個病之后,我就一門心思想著讓他把身體養(yǎng)好,學(xué)什么、練什么反而不重要了,有健康的身心就足夠了?!?/p>
我聽了之后很受觸動。也許一位母親最珍貴的成長,就是明白了孩子并不是被自己定義的作品,也不是在某種條件下才能鑄就的成功,其本質(zhì)對我們來說,僅僅是一個需要長長久久、可觸可及的存在。
歸根結(jié)底,生命即所有。
然而沒有抵達過失去邊緣的人,其實很難明白這個道理。就像很多曾經(jīng)躊躇滿志的人大病一場之后,忽然就懂得停下腳步,去看看日出,聞聞花香,和親近的人聊聊天,遠離那些塵世喧囂。
病痛與消逝,有時候反而會讓我們重拾那份與生俱來的、最平凡的英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