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回說南:南懷瑾提到逃避現(xiàn)實對嗎?南師講心經(jīng)觀點分析討論思考
淵回說南:南懷瑾提到逃避現(xiàn)實對嗎?南師講心經(jīng)觀點分析討論思考

南懷瑾:修禪定……你木然不動坐著干什么?!但是,只顧坐著貪圖舒服,執(zhí)著清凈,逃避現(xiàn)實,是不對的。

李淵回:南懷瑾老師這段話出自他老人家在十方叢林書院講心經(jīng)的那個文稿。講課的時間,淵回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大概是在1983年左右。
事實上,南懷瑾老師的這段話是可以舉一反三的。不僅是對于學習禪文化,修習實踐打坐文化的同學們來講的。
假如說你在學習道家的傳統(tǒng)思想文化,由于對道家那種清靜無為思想的向往而導致你變的只是貪圖舒服享樂,執(zhí)著于清靜,而不思進取,甚至逃避于現(xiàn)實的話,這也是不可取。南懷瑾老師的這段話就給予我們出現(xiàn)類似情況的同學以充分的警告!

同樣的,不只是道家文化,你去學習任何一種東西,讓你產(chǎn)生執(zhí)著清凈,逃避現(xiàn)實的想法,都是需要值得被我們警醒的。
除非是你自己主觀能動的想要離開這個俗世,去決定隱居,那也許不受南懷瑾老師這段話的約束。因為你壓根就消極避世了,并不想為這個人世間,并不想為這個社會去做任何的東西了,只想自己照顧好自己,隱居山林,僅此而已。

淵回認為,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是沒那么自由的。每個人從出生到長大都要接受相關的義務,承擔相應的責任。這些義務和責任,一個人是很難撇干凈的。
縱使你大手一揮,真的像你認為的那樣所謂撇干凈了。你也要想一想,等你真去隱居了,真住在山林里面了,你的心能夠安定嗎?

如果你的心真的能做到所謂的安定了,你有沒有想過,雖然你看似跳出了這個紅塵俗世,但是你能跳出這個宇宙之外嗎?不是還依然像往常一樣吃喝拉撒睡么?不外乎是山里面的日子清凈一點,一個人的時間多一點而已。日常的用心,用腦,用口,用手,用腳,真的和你在紅塵俗世當中有區(qū)別嗎?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們深思和考慮的問題。
撇開以上的種種問題不談,假設說你消極避世隱居并且有所成就了。那你這所謂的成就又有什么用呢?能對別人有所幫助嗎?如果有幫助還好。要是對別人沒有任何幫助的話,那這不就是禪宗文化當中經(jīng)常提到的自了漢嗎?
所以說,我們讀書要真正把書讀透,不只是看到南懷瑾老師所講這段話的那個表面含義。短短的一段話,背后卻牽扯出了這么多的問題。大家有沒有思考過呢?
好了,我們這期的淵回說南內(nèi)容就先到這里,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希望能幫助大家打開一點思路。關注并全網(wǎng)搜索“李淵回”,獲取更多相關內(nèi)容。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