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菊湘精神科醫(yī)生:精神疾病常用藥及注意事項
精神類疾病患者,由于自身病情的特殊性,在用藥時容易發(fā)生服錯藥、過量服藥、無效服藥(劑量不夠)等問題,想要了解精神類疾病如何用藥,首先你要了解精神類疾病的常用藥,以及用藥注意事項。

精神類疾病常用藥物分類
精神類常用藥物主要分四類:
1.抗精神病藥物
又稱神經阻滯劑。抗精神病藥按藥理作用分為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是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及其它精神障礙的藥物。
常用治療量不影響患者的智力和意識,并能有效控制患者異常的精神癥狀,比如:幻覺、妄想、思維障礙、異常行為等精神癥狀。
2.抗抑郁藥
主要用來治療以情緒抑郁為突出癥狀的精神疾病的精神藥物。
抗抑郁藥已成為抑郁患者首選治療手段,抗抑郁藥不屬于中樞神經興奮劑,只能使抑郁患者的抑郁癥狀消除,而不能使正常人的情緒提高
3.心境穩(wěn)定劑
?對躁狂發(fā)作具有治療作用,并對躁狂和抑郁發(fā)作具有預防復發(fā)作用,而不引起躁狂與抑郁轉相和導致快速循環(huán)的藥物。
4.抗焦慮藥
用于緩解焦慮和緊張的藥物。常用抗焦慮藥包括苯二氮卓類、非苯二氮卓和抗抑郁藥。
治療方案基本是根據患者病情、病史,從“抗焦慮、抗抑郁、穩(wěn)定情緒還是抗精神分裂”這幾方面去考慮。
作為患者或家屬,要如實向診療醫(yī)生說明病情和用藥史、治療史等,以便醫(yī)生制定治療方案。

精神類疾病用藥注意事項
1.堅持用藥
精神類疾病通常治療期相對長,所以,即使在病情得到控制后,仍需長期服藥控制病情。
2.適時增減
對于大部分口服抗精神病藥,見到明顯效果需要4-6周的時間,在鞏固期和維持期治療,可以減少藥物的治療劑量。
3.不良反應
在長期服藥過程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但這不是停藥的和拒絕服藥的理由。擅自停藥、減藥會導致病情惡化、復發(fā),也影響治療效果。
4.定期復診
每月定期復診,有不適多跟主管醫(yī)生溝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