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子芳|藝無止境-中國當代名家書畫藝術大展


【個人簡介】
鄧子芳,1948年生,海南省??谑腥恕,F為海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海南省文聯(lián)顧問、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友聯(lián)畫院畫師,曾連任三屆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二屆海南省文聯(lián)副主席、二屆海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作品多次參加全國舉辦的各種美展,有些作品還獲獎。其中《黎寨春早》被選送出國參展;《新雛聲聲》、《黎族女教師》、《碧海綠島》、《新月》、《海上生明月》均入選全國美展;中國畫《濱海新城》入選全國畫院雙年展,首屆中國畫展;中國畫《黎山秀色》入選迎奧運全國中國畫大展;中國畫《海灘晨韻》入選西部輝煌全國中國畫作品提名展;中國畫《黎家秋實圖》等四件作品入選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中國畫《南海晨韻》、《幽山鳴泉》被我國外交部駐外使領館館存及收藏;2007年《春色秀群山》、2009年《高山流水牧歌悠》被人民大會堂收藏懸掛;2008年中國畫《銀色海灘》入選中國畫家彩繪聯(lián)合國大家庭畫展。
【作品鑒賞】
鄧子芳,一片本真如嬰孩文/程大利
他是快進入古稀的人,卻依然天真透明,心不防人,口不遮攔;他的作品也一如為人——澄明、清澈、流暢而又自然。正應了老子那句“大道自然”的話,我就是我,該咋地咋地。

赴海南寫生,有幸得老朋友鄧子芳作陪,遂得以朝夕相處,近距離地看他、聽他、讀他,固之也更加喜歡他。雖也是快進入古稀的人,卻依然天真透明、心不防人,口不遮攔;若以為他智商不夠,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他智慧的靈光都在那傻乎乎的語言背后呢。正應了老子那句“大道自然”的話,我就是我,該咋地咋地。一片本真如嬰孩。

子芳心善,凡事總替人著想;學生請客,他會想到學生有限的收入,協(xié)會工作缺錢,他總會把自己的錢捐出。在小販那里,他不會討價還價,總先想到他們的艱辛。

子芳熱誠,喜歡朋友,很在意朋友的感受,他總希望自己吃到的好東西一定要讓朋友吃到,自己看到的好畫一定要讓朋友見到,盼望著一切好的東西都與朋友分享。出門想把錢全都花在朋友身上,回家時,兜里剩錢還會后悔,“哎呀,老婆給我的錢還沒花完呢!”

子芳愛學習,愛思考。閱讀而不思考是沒有用的,將來每人身上裝上芯片,能解決知識儲備問題,但不能代替思考。藝術家的第一個可貴素質就是要善于思考。子芳會時時反思自己,吸收一切對自己有用的東西。他的理性的判斷緣于他的智慧,很善于發(fā)現別人的長處,捕捉瞬間的靈感,這樣的思考習慣必然會形成獨立的藝術。

子芳的作品一如他的為人——澄明、清新、流暢而又自然。他的情感都在一筆一線的表述中,沒有噱頭,也不貪奇,正應了清人笪重光的話:“筆墨貪奇,多造林丘之惡境;丹青競勝反失山水之真容。尋常之景難工,工者頻觀不厭;奇俏之筆易作,作之一覽無余。”子芳筆下的尋常之景總是那樣從容,一筆不茍地編織畫面,交叉重疊,抑揚頓挫,像一位指揮家在調動著一個樂隊,綠色的交響中有疏密、松緊、濃淡、奇正的辯正統(tǒng)一??此茊握{的“綠”在他筆下也五彩繽紛了。

他對海南熱帶植物的形態(tài)嫻熟于心并且充滿情感,那是陪著他從少年到青年再到老年的萬類霜天。他生長于斯長于斯熟悉大地母親的每根頭發(fā),每條皺紋。

所以,他不厭其煩地描述她、謳歌她,把心的摯愛像春蠶抽絲一般,千條萬條,最終織成錦賦。宋人劉克莊曾嘆“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多少工夫?子芳用了數十年的工夫,從少年到白首,終于織出他筆下的“鄧家樣”。來過海南,才知道鄧子芳的價值。他的價值是守住自己心中的那份誠摯、單純、坦蕩和激情。然后,從容的表現,悠緩的書寫,把自己發(fā)現的美麗分享給別人。我想,這已經是畫家存在的意義。(作者為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央文史館館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