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西安長安區(qū)韓家灣M29墓壁畫現(xiàn)場清理及保護

2021-12-08 09:45 作者:考古快遞  | 我要投稿

西安長安區(qū)韓家灣M29墓壁畫現(xiàn)場清理及保護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2012年02期 汪娟麗,李玉虎,裴繼芬

(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遺產(chǎn)保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摘要:西安長安區(qū)韓家灣M29墓,由斜坡墓道、壁龕、天井、過洞、甬道、磚券墓室組成。墓道口與甬道之間,繪有青龍,白虎,侍者等,壁畫的內(nèi)容及表現(xiàn)方式豐富了對唐代中晚期墓葬壁畫的認識。為對其進行保護,用XRD、SEM-EDX、Micro-Raman等技術對該壁畫結構和顏料成分進行分析,同時對壁畫進行了現(xiàn)場清理及保護。結果表明該墓室壁畫的制作是在墓道兩壁上先抹一層草拌泥地仗,再于其上刷一層白灰后繪制,繪制壁畫的顏料主要為黑色,黑色顏料的呈色物相為炭黑。

引 言

西安長安區(qū)韓家灣M29墓位于西安市長安區(qū)韋曲街道辦事處韓家灣村。2008年11月~2009年3月,為配合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chǎn)業(yè)基地黃河上游水電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項目一期工程的建設,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其進行了挖掘和有關該墓的資料整理。

西安長安區(qū)韓家灣M29墓為斜坡墓道多天井磚室墓。整個墓葬出土物比較有限,但從墓葬形制及出土物尤其是半身陶女俑的特點分析,初步可確定該墓年代在唐代中期以后。墓道內(nèi)的壁畫是該墓的主要出土文物,雖受到灌溉滲水及土層坍陷的影響,局部出現(xiàn)錯位疊加的現(xiàn)象,但大部分壁畫仍保存較為完整,其主要內(nèi)容為青龍白虎圖、侍從圖。青龍白虎分別位于第一過洞外東西兩壁,侍從形象繪在墓道口與甬道之間,16位男女人物畫于兩壁,相互對應,未用邊框分割,頭向多朝向墓道口方向。整個畫面多用白描的方式,個別處著彩,畫工精細,用筆熟稔,線條流暢,其中的盛裝女性人物更是有著極強的藝術表現(xiàn)力。該墓壁畫的題材、內(nèi)容及表現(xiàn)方式豐富了對唐代中晚期墓葬壁畫的認識。為了保護壁畫的完整性,以及對資料的采集,2009年3月,我中心受陜西考古研究院的委托,對該墓葬出土的壁畫進行照相、記錄,并對壁畫進行現(xiàn)場清理與保護,陜西考古研究院對其進行了保護性的揭取。

在清理該墓室壁畫前,采用一些科技分析手段,對該墓葬壁畫的顏料和地仗層進行了分析研究,并結合分析結果,對該墓葬壁畫的制作工藝、所用顏料進行了初步探討。

1實驗儀器及條件

Quanta 200環(huán)境掃描電子顯微鏡(FEI公司)附件能譜分析:EDAX公司能譜儀。

D/Max-3c全自動X-射線衍射儀(日本Rigalcu),測試條件:工作管壓和工作電流分別為40kV和40mA;掃描范圍(2θ)為5°~70°。

ALMEGA-TM型激光拉曼光譜儀(美國Therm Nicolet公司),測試條件:以氬離子激光器為光源,激光波長514.5 nm,物鏡為50×,光斑尺寸為1μm,信息采集時間為20~30s,累加次數(shù)為2~3次。

2結果及討論

2.1 壁畫制作工藝

為了對西安長安區(qū)韓家灣M29墓壁畫進行科學的保護,有必要對壁畫的制作材料和結構進行了解,采用掃描電鏡對壁畫殘片樣品斷面進行微觀形貌觀察及壁畫泥灰層的成分分析。

通過觀察(圖1)和儀器分析(圖2),西安長安區(qū)韓家灣M29墓室壁畫的制作方法應是在墓道兩壁上先抹一層草拌泥地仗,再于其上刷一層白灰,而后在白灰底上以礦物顏料落墨施彩作畫。從一些損毀的壁畫斷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壁畫斷面的三層結構,即顏料層、白灰層、灰泥層。顯微觀察及能譜分析顯示,壁畫灰泥層中可以看到摻有麥糠、麥稈的痕跡。

從圖3、圖4可知,西安長安區(qū)韓家灣M29墓壁畫的白灰層主要成分為方解石(CaCO3),是氫氧化鈣在空氣中二氧化碳的緩慢作用下轉變而成。其在墓葬中既可以起到平整、打底的作用,又可以使墓室干燥,并且在堿性環(huán)境下抑制霉菌的生長[1]。

2.2 顏料分析

西安長安區(qū)韓家灣M29墓葬壁畫所使用的顏料為礦物顏料,其中主要是黑色顏料,以黑色勾勒人物整體造型,墨線顏色有深有淺,有濃有淡,色調(diào)明朗,墨彩渾厚而古樸,個別地方有赭紅和淺綠色,然而面積極小,為不損害壁畫畫面而未采集,只對脫落的壁畫殘片表面黑色線條部分進行了拉曼光譜分析。

圖5為脫落的壁畫殘片表面黑色線條部分顏料的拉曼光譜圖,該顏料在波數(shù)1356.89cm-1和1596.11cm-1處有強峰,這兩處強峰與炭黑(CarbonBlack,C)的拉曼散射峰(1355,1592)比較吻合[2],據(jù)此推斷該黑色顏料應是炭黑。炭黑是一種無定形碳,具有石墨的層狀結構,但晶粒微小,層間排列無序,堆積不規(guī)則,是我國古代壁畫與陶器彩繪中一種常見的黑色顏料[3]。

3保護步驟和效果

3.1 清洗

具體清洗步驟如下:

1)工作前,對清洗的壁畫進行拍照記錄和詳細文字記錄,以便后期修復參照。

2)壁畫表面的泥土質地較軟,采用棉簽蘸取乙醇,輕輕擦拭,先擦拭無顏料的地方,后擦拭有顏料的地方,對于那些因墓挖開后風干在壁畫表面較厚的土層,采用2%草酸溶液對其滲透,然后小心剔除。少量較大的顆粒沉積物與壁畫表面已結合在一起,并且難以軟化,采用機械方法如手術刀、鋼針、微型銼刀等物理方法去除,實際修復中僅將這些顆粒沉積物頂部的大部分除去,留下的部分控制在比壁畫略高的程度。這樣的處理,既保證了整體外觀的協(xié)調(diào),也避免了對壁畫的損傷。

該墓考古發(fā)掘時發(fā)現(xiàn)墓道兩壁有壁畫,因此在有壁畫的地方留下1厘米厚的填土以保護壁畫不受損。從清理的全部壁畫中可以看出,壁畫局部出現(xiàn)錯位疊加的現(xiàn)象,但大部分壁畫仍保存較為完整。

3.2 顯現(xiàn)加固

清理壁畫表面污垢以后,待完全干后,用1%~2%的FRC顯現(xiàn)加固劑沿著人物線條涂抹2遍,使其增加壁畫顏料層表面強度,涂抹時用力要輕,不宜來回涂抹,以免帶起顏料。

該顯現(xiàn)加固劑是由癸二酸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亞磷酸三(壬基苯基)酯組成的非揮發(fā)性液態(tài)抗氧、抗風化穩(wěn)定劑與三氟氯乙烯與偏二氟乙烯的共聚物等耐候、抗腐蝕的有機氟材料為主,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為分散粘合劑的顯現(xiàn)加固劑,其中非揮發(fā)性液態(tài)抗氧、抗風化穩(wěn)定劑與有機氟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一起滲入顏料、膠料層后增加顏料層的附著力,并防止顏料、膠料層龜裂、脫落。該顯現(xiàn)加固劑申請了發(fā)明專利,并獲得發(fā)明專利證書(證書號:ZL200610104423.3)

3.3 清洗效果

在不影響壁畫原始顏色的情況下,西安長安區(qū)韓家灣M29墓壁畫顏料層被加固,能夠長期保存,達到了預期效果。清洗后的壁畫,畫面人物、色彩均已現(xiàn)出,基本上恢復了壁畫原來的面目,為了更直觀地了解壁畫修復后的效果,圖6~9給出已修復好的壁畫的其中一部分壁畫的照片。

壁畫清理完后,可以清楚地看到西安長安區(qū)韓家灣M29墓,墓道兩壁繪有青龍、白虎。甬道東西壁對稱繪制8個人物,她們的服飾千姿百態(tài)、發(fā)式發(fā)型也頗具特色。位于第一過洞東壁的男侍者,高88 cm,最寬處63 cm,頭戴黑色展腳幞頭,圓面龐,短髭須,身著圓領窄袖長袍,所穿圓領長袍下擺都施一道橫?,頭朝向墓道口方向,雙手抱于胸前,右手攥左手拇指行叉手禮。位于第二過洞東壁,盛裝侍女者,高102 cm,最寬處106 cm,發(fā)髻高聳,似為義髻,兩側插釵,釵首為扇形,表現(xiàn)夸張。面部刻畫細致,內(nèi)著圓領襦衣,外著寬袖衫,長裙曳地,裙帶束于腹前,裙擺上有花結裝飾,雙臂張開,顧盼回眸。這類人物形象及造型在唐墓壁畫中十分少見,別有特色。這些肖像的共同特點是用色簡單,基本只有黑色。繪畫者筆法嫻熟流暢粗放,黑色線條剛健有力,粗細適中,表現(xiàn)了傳統(tǒng)繪畫藝術的高超技藝。

4結 論

通過對西安長安區(qū)韓家灣M29墓壁畫斷面分析、并結合X射線衍射及拉曼光譜對地仗、顏料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其繪制方法是在墓道兩壁上先抹一層草拌泥地仗,再于其上刷一層白灰,而后在白灰底上以礦物顏料落墨施彩作畫。所用彩繪主要是炭黑。在西安長安區(qū)韓家灣M29墓壁畫現(xiàn)場保護中,采用FRC顯現(xiàn)加固劑對彩繪進行了加固,加固處理后彩繪表面無反光,色彩無變化,對彩繪層有較好的加固作用,同時也避免了有害氣體,降塵,霉菌等污染。

致謝:本項目得到了陜西考古研究院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在此表示誠摯的謝意!

西安長安區(qū)韓家灣M29墓壁畫現(xiàn)場清理及保護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安溪县| 浦北县| 克东县| 永年县| 平阳县| 莒南县| 庐江县| 兴国县| 依兰县| 巴林右旗| 奈曼旗| 山阳县| 洪泽县| 怀来县| 长治市| 达州市| 贡山| 新巴尔虎左旗| 连山| 梁平县| 镶黄旗| 乌苏市| 石楼县| 疏勒县| 安平县| 孙吴县| 平江县| 枣阳市| 荥经县| 马鞍山市| 南华县| 淮滨县| 平和县| 余江县| 资阳市| 安国市| 大冶市| 柏乡县| 塔河县| 龙岩市| 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