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語學(xué)習(xí),日本文化丨走!咱們吃日式烤肉去~

無論哪國人,相信都不會缺少喜歡吃烤肉的人,想要暢快吃烤肉,不如來學(xué)學(xué)日本人的刁鉆吃法。我們不難在日料店中,尤其是日式烤肉店店中發(fā)現(xiàn),烤肉被分為各種品類,你知道你平時最愛吃的烤肉是哪個部位嗎?

讓日研君帶著你們一起日式烤肉放題,咱們認認真真吃烤肉!
【進店前溫馨提示:本文涉及激發(fā)食欲功能,敬請留意】

烤肉當(dāng)然首選牛肉,在日本牛肉都是有類別劃分的,如以前風(fēng)很大的神戶和牛聲名大噪,其實日本和牛品類也不少,認準(zhǔn)日本A5牛肉準(zhǔn)沒錯。

這些牛肉來自神戶、松阪、近江、米則這四大和牛品牌,高級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簡單的烹調(diào),哪有那么多頭銜和名號,選對上好牛肉,吃就對了!

這時候店家會給你提供豐富的寫滿肉的部位的菜單,通常會有極上、特上、上和普通這幾類,等級和價格是成正比的,看著錢包來點餐,等級越高的,肉質(zhì)分布越均勻。

這時候,不喜歡油脂的親或許就賺到了,因為選擇普通和上級就已經(jīng)很適合,享受肉質(zhì)的細膩又不會錢包痛痛。

不過,在推陳出新的如今,店家又分類出兩款新品提供嘗試,一款是肉品(赤身),另一類則是內(nèi)臟(ホルモン)??吹饺瘴牟藛?,可能大家都有些看不懂,這里給各位列表格。

然后,我們進入正題!吃牛肉,怎么吃,吃哪個部分最適合你呢?記筆記咯!為了這一口真的很重要?。?!

【肉品(赤身)】
牛里脊、肩胛肉(ロース)

里脊肉部位覆蓋較廣,是從頭旁邊到腰背部中間肉的總稱,從價格親民的平價款到價格高企的高檔貨一應(yīng)俱全,可說是價格覆蓋范圍最廣的肉品。其中大體上可分為肩胛里脊肉、背部背中里脊(肋眼肉)和腰附近腰里脊(西冷)。?

里脊的特點是厚實而柔軟,紋理細膩豐富,上品的部分看起來會有許多的霜降脂肪,視覺感絕佳。烤完后香氣四溢,足夠細嫩柔,不管是加鹽還是蘸醬都非常適合,喜歡吃嫩肉又不想太老,這一款就最適合你。

對了,為了區(qū)分普通牛里脊和“高級里脊”,其中的三巨頭還分別有名字,分別是肋眼、西冷和菲力,這三款盲選也十分好吃!
肋眼牛里脊(リブロース)

來看三巨頭之一,肋眼一般指肩胛肉與西冷中間的部位,是牛里脊肉里最均衡的部位。
該部分是牛部位中脂肪最多的部位,因此肌理細膩,光澤出眾,也是日本人最愛說的漫天飛雪,當(dāng)然這種勻稱的口感與身價也是成正比的。

作為烤肉,你能看到它遇火的芬芳,入口絲綢般柔滑,油脂分布均勻且渾厚,可說是無可挑剔的美味體驗,除了貴沒什么問題。

西冷(サーロイン)

西冷,由腰部的上下里脊構(gòu)成,可以認為是牛的“叉腰肌”,所以也擁有里脊中最強韌的口感。

不過,這可不是老牛肉哦,雖然是“叉腰肌”但肉質(zhì)確實柔軟細嫩的存在,其中包含了大量脂肪,在炙烤后的芳香是無與倫比的,適合當(dāng)代喜歡滿嘴油香的有為青年們。

菲力(ヒレ)

由于是牛肉里脊里運動較少的部位,所以擁有所有里脊中最細嫩的口感。這款可以說是瘦肉愛好者的天堂肉,一口下嘴是滿滿的肉質(zhì),沒有太過多余的油脂,烤后的微焦,棉花糖般的柔軟和肉甜。

這時候如果來一碗米飯或者生雞蛋,那感覺給我直接上天!謝謝!

吃完大菜后,就來些小品類吧,畢竟美食無限好,吃多也無謂,接下來吃些小部位,親民價格,口感也很絕~也算是居酒屋的??涂酒?。
牛小排、牛五花(カルビ)
カルビ是個廣泛的稱呼,它可以涵蓋牛肋骨和肋骨之間的肋排五花肉、腹部厚實的牛腩五花肉以及后腿腹股溝下的內(nèi)群五花肉。親民的價格,口感十足,對于肉食愛好者來說,可謂是肉食首選。
當(dāng)然,這個位置也可以分中、上還有極上,可惡的商家就是不會給你“下”這樣的名稱品類,但想要中規(guī)中矩后的肉感體驗,中或者上也是很夠意思的呢。
三角肉、三角バラ(特級カルビ)
三角肉是牛小排或者說五花肉中最高級的品種,一般由牛第一根到第六根肋骨剔出。因其部位形似三角,故得其名。
五花肉,顧名思義就是以肥厚的霜降脂肪出名的雪花牛肉,對于油脂愛好者來說是明星的存在,在雪花中顯現(xiàn)的淡紅色肌理,烤后慢慢融化后的肉汁逐漸蔓延口腔,只需稍微的腌制,一口吃下什么叫幸福,你來,嘗一口就是了。
牛腿內(nèi)肩、三筋肉(ミスジ)
三筋肉是牛前腿肩胛后方的一部分,非常稀少,一頭牛一般只有5公斤左右,而霜降雪花分布均勻的,更是僅有1公斤左右。所以,僅有少數(shù)高級的燒烤店提供這個部位。
別看這個部分的牛肉雪花滿滿,其實卻擁有驚人的嚼勁,腿肉的爽滑柔韌,讓你每一口都能感受牛牛奔跑的生命力。
尾根肉(イチボ)
也有叫屁股肉、臀肉的,是從腰部到臀部、后腿的肉。因為靠近屁股,多多少少有些許膻味,所以對這部分肉的喜好十分的兩極分化;
有的人嘛就愛這口味道。不過比起別的部位,這個屁屁肉確實充滿嚼勁,腌制后可是受歡迎的“重口味”愛好者的最愛。
后腿肉(マルシンステーキ)
是臨腰臀肉下部內(nèi)側(cè)的肉,比較精瘦,脂肪含量少,但卻十分的扎實!
腿肉(モモニコ)
腿肉因為活動較多,大多肉質(zhì)偏硬,且脂肪含量較低,肌理比較粗糙,屬于賣相一般般的牛肉部分。不過確實性價比高的部位,在精選的和牛中也是十分好吃,鍛煉口牙的存在。
隔膜肉(ハラミ)

膈膜肉是牛胸靠近肋隔膜系統(tǒng)的總稱。肉質(zhì)緊實厚重,表面有豐富的脂肪和優(yōu)秀的雪花,多吃不膩的存在。

【內(nèi)臟(ホルモン)】
牛舌(タン)

牛舌按道理不算肉,只能是歸類內(nèi)臟,根據(jù)烤法的不同,大體可以分為舌尖肉、舌中肉與舌根肉。主要切法主要是垂直厚切和橫向薄切兩種。

厚切是肉質(zhì)緊實卻富有彈性和柔軟,薄切則清爽吹口,彈性韌性十足。
毛肚(ミノ)

毛肚是牛的第一個胃(瘤胃),在火鍋和燒烤里都是內(nèi)臟中的熱門品。極其筋道耐嚼,讓人有滋味無窮之感,但要注意,烤太老可就咬不動咯~

金錢肚(ハチノス)

金錢肚是牛的第二個胃(網(wǎng)胃),因其外形像蜂巢,也有叫蜂巢胃的。如果是烤品需要特別處理,經(jīng)過燉煮后才能烤哦。
牛百葉(センマイ)

牛百葉是牛的第三個胃(瓣胃),需要預(yù)先處理去除其上黑皮才能食用。稍一失神牛百葉就可以老到讓你囫圇吞棗。

牛大腸(シマチョウ/テッチャン)

脆脆爽口的大腸,脂肪都是無比的活力可愛,帶著些湯汁甘甜可口,是居酒屋和日式烤店里的???,也是某位知名的五郎大叔的溫馨時刻。

牛小腸(マルチョウ)

對比大腸的爽朗,小腸就是清風(fēng),緊實強韌的小腸讓你驅(qū)散醉意嚼出清醒與下巴的酸痛。

牛肝(レバー)

牛肝有內(nèi)臟皇帝之稱,十分受日本人的歡迎,除了擁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其中那甘苦與共的味道與腥味,就是“大人的味道”吧。

牛心(ハツ)

心臟由于纖維豐富,因此厚實又十分Q彈,把握火候的烤制后可是不輸肉類的厚實口感。

收藏本篇推文,以后外出吃肉不知道選什么位置的時候就可以找回來翻看啦!

話說,你有多久沒有安心的吃烤肉了,低頭看看你努力吃出來的小肚肚,是不是很久沒有撫慰了,腦海中還能回憶起,上次吃到的烤肉滋滋聲嗎?

店里秘制的烤肉醬汁好吃些,還是自己調(diào)制的醬汁配一點呢?
不說了,天黑了,日研君擦擦嘴角感到的淚水,去吃烤肉了~
失禮しま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