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求不來,也沒法強求,求而不得才是最高境界!
當打卡成為了一種行為習(xí)慣,就會把它寫入到制度當中,當然我們上班打卡有早有晚,有的是提前一個小時就到公司,由于離家比較近,有的可能臨上班之前5分鐘才進入公司,不是因為離公司遠,而是因為懶,如果早到公司的人越來越多,那么早到就會成為一種企業(yè)文化。
以后新入職的員工都會早到公司,文化由此形成。
小到一個企業(yè),大到一個國家,我們在1980年開放深圳特區(qū),當時是作為實驗田,用各種各樣的技術(shù)手段,方法來開發(fā)深圳,在發(fā)展的過程當中,有好的,有壞的,好的留著成為了制度,壞的就隨著歷史長河滾滾東去,之后制度慢慢形成變成現(xiàn)在的深圳特色,曾經(jīng)還冒出一個詞叫做深圳速度,這就是深圳文化。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那么鄉(xiāng)鎮(zhèn),村落有沒有?也有,在村落形成之初,一定是有第一戶在此居住的人,隨著來的人越來越多,需要進行規(guī)范,劃分土地,那么就形成了制度,隨著制度的深入人心,就變成了村落文化,我們永遠也不知道我現(xiàn)在普遍在談的文化傳承到底是由哪個所謂先賢創(chuàng)造出來的,已經(jīng)無從考證。

說到這里,是不是可以這么理解,如果我們自己想要讓自己的文化能夠傳承下去,只要找一個沒人的地方,之后定居下來,繁衍生息,當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這個地方,我們就可以制定相應(yīng)的制度,當制度實行許多年以后,就形成了一種文化,可能百年之后,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由于有一代一代的傳承,即使這個文化是錯的,也會被繼承下來,歷史上類似的事情不在少數(shù)。
社會上人分三個等級,第一層級是精英階層,這類人有非常清晰的頭腦,跟重要的是懂得社會發(fā)展的邏輯,可以順應(yīng)邏輯發(fā)展做事,同時最重要的掌握了最多的資源人脈和金錢,于是可以有更多的特權(quán)。
第二層級是中產(chǎn)階層,這類人不一定有很強大的資金儲備,但是一定是接受過良好的教育,能有自己獨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些人在某些契機的影響下會躍升到第一層級。
第三層級是勞苦大眾層級,可能辛苦了一輩子也擺脫不了貧窮的本質(zhì),貧窮的本質(zhì)是在思維上,而不是在機會上,你給勞苦大眾相應(yīng)的機會,他也看不到,他也把握不住,他也用不好。
強勢文化是造就強者的秘籍,也是打造強者思維的法寶,而弱勢文化由于易學(xué),易用,易掌握卻卻成為了弱者擺在床頭,認為可以擺脫自己當前困境的秘密武器。
就像什么都不做可以月入十萬,年入百萬,這三個方法讓你從小白到專家,如何用一塊錢實現(xiàn)屌絲逆襲,學(xué)會這5個方法讓你輕松年入千萬這樣的論調(diào)卻能在這個世間大行其道,何其悲哀!
人生冷暖論到極致,無非是男女之間的一個情字,好一個情,因為有了情,會產(chǎn)生愛,會產(chǎn)生恨,會產(chǎn)生仇,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愛到極致會生恨,恨到極致就會變成仇,掌握合適的尺度才剛剛好。

仔細觀察身邊事,所有的糾紛纏繞無不是由情展開,男人和男人的情,男人和女人的情,女人和女人的情。
而天下之道論到極致,卻無非是柴米油鹽,衣食住行,我們拼勁一生,所追求的無非就是吃喝拉撒,吃的比別人好點,住的比別人好點,穿的比別人好點,用的比別人好點,存款比別人好點,一輩子都在一個比上。
所以人生簡單嗎?能夠保持不動情,不亂心,不攀比,是不是就能擁有一個沒有煩惱的人生?
是也不是,不去攀比,不去動情,人和行尸走獸又有什么分別,正因為有了情,才讓心有了溫度,正因為有了攀比才讓生活過得更加充實和富裕,大家都窮的時候,沒有人會感覺不舒服,但是當有人富起來了,那就是另外一種場景了。
遵循世間大道,通曉個中規(guī)律,不盲從,不偏信,是學(xué)習(xí)的終極目的。
學(xué)習(xí)之后我們就不會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神話,因為這個餡餅里面含著的是巨大的坑,有些人總?cè)菀妆或_,就是在腦子里固執(zhí)的相信天上會掉餡餅,因為它會讓自己占到便宜,這種思維也是市井當中最常見的騙局。
當再高一個層次,有點智慧了,就是一個非常符合當代高尚道德標準的賢人,有禮貌,懂道德,遵法度,當然也總會收獲好人卡。
最高層次就是俯瞰世間萬物,知道事物運轉(zhuǎn)規(guī)律,并且能在規(guī)律當中找到核心,然后一擊命中,是為道文化。
在哪個層級就會做哪個層級的事情,這個強求不來,也沒法強求,求而不得才是最高境界。
大道至簡,大象無形,大音希聲!

什么時候可以表達自己的見解?完全熟悉行業(yè),完全熟悉公司的時候,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來進行了,我們往往愛用話語權(quán),資格老來說明,其實本質(zhì)的原因是認知提升了。
從原來的站在局中,變到了站在局外看全局,這個時候的建議才更有建設(shè)性,更有意義,也更有價值。
我平常很愿意跟比我大的人在一起聊天,因為從他們那里我可以學(xué)到很多自己不知道的東西,而這也是我提升認知的一個很常用的方法。
聊天之后會進行思考和總結(jié),然后把他們的優(yōu)點結(jié)合過來,看有哪些是我的認知誤區(qū),把誤區(qū)進行修正,我就又上了一個臺階。
成功不難,都是關(guān)鍵的幾步,我們有些人常愛犯的錯誤就是把某些大事想的很復(fù)雜,當真正窺探到內(nèi)部之后,發(fā)現(xiàn)原來這么簡單。
大事難嗎?不難,但是關(guān)鍵的幾步如果做錯,可能就會失敗,而那關(guān)鍵的幾步,往往是由做事的人的文化屬性來決定,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xí)慣,習(xí)慣決定命運,命運造就了自己的一生。
我們做事憑的是道理,什么是道理?道理是不是認知?在你這里是對的道理在別人那里是不是對的道理?認知不一樣,道理也絕對不一樣,所以不要試圖和別人講道理,要和他們講法律,道理和法律一樣嗎?看似一樣,其實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