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習:提高閱讀和我們日常生活的相關度

如果你看過語言學習相關的經驗分享,那么“沉浸的語言環(huán)境能提高語言習得的效率”這個說法,你應該不陌生。但一般這個觀點緊隨其后的可能就是“我換了個國家生活”、“找到了來自某某國家的好朋友一起聊天”等等高度個人化的解決辦法。
沉浸式的語言環(huán)境實際上就是提供了一個讓你高強度被動輸入和輸出的環(huán)境,換一個生活環(huán)境或者將個人工作和語言相關,那么從人類求生本能來說,學習一門語言想必是挺快的(bushi)。但如果學習的語言并不滿足以上的條件時,那么這門語言就會因為缺乏調用而在你的記憶里慢慢消失。
所以對于非工作生活所需學習新語言的人如何給自己打造一種沉浸式的語言學習體系——這是我從學習西語以來一直在搗鼓的東西,下面和你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方法總結,希望對你有幫助,也期待各位分享自己的方法論。
- 閱讀:和what相關的閱讀?-
讀懂一篇文章和聽懂別人講話其實很像,首先是作者和讀者雙方在語言上沒有障礙,其次是在談論的事情上,讀者和作者之間沒有過大的知識儲量上的差距。例如以下兩段文本:
Let us at first make entire abstraction of allpsychological considerations tending to show that anyof the mental differences supposed to exist betweenwomen and men are but the natural effect of thedifferences in their education and circumstances, andindicate no radical difference, far less radical inferiority,of nature.?
我們首先完全摒棄所有心理學方面的考慮,這些考慮趨于表明,所謂男女之間存在的智力差別,不過是其接受教育與所處環(huán)境差異的自然結果,并不表明天性上的根本差別,更不必說極端低劣了。
選自 密爾《婦女的屈從地位》
如果你在閱讀了英文原文后發(fā)現有的地方并不理解,閱讀下面的中文譯本后,如疑問被解決,那么這種不理解是來自于你對原文中某些單詞、語法比較陌生。如果在閱讀了兩段后這種不理解還是揮之不去,那么就有可能是因為文段的上下邏輯關系和背景知識在某處絆住了你。
所以我們在選擇閱讀資料的時候可以以這兩個要素進行選擇的依據:訓練語言閱讀的熟練度時,可以先把知識儲量的門檻適當降低。
或許有很多人都嘗試過通過閱讀少兒文章或者漫畫試圖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但最后都難以堅持下來。我認為閱讀實際上是需要新的內容對大腦進行刺激,單純的少兒讀本對于成年人來說新知識的密集程度有所下降,相應的完成一個少兒讀本的閱讀并不會帶來足夠的滿足感。另一方面,堅持一個習慣實際上是將這個行為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相互關聯,將這個新行為融入到自己已有的習慣中,由此才可形成不斷的循環(huán)?!伴喿x少兒讀本”這個行為實際上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和以往生活不大關聯的行為習慣,低滿足感、低刺激、低相關性——那么草草收場的失敗結局也就不言而喻了。
那么什么樣的閱讀文本可以滿足“高滿足感、多刺激、強相關性”這三個需求呢?首先你需要整理一下你的生活和學習,查看你最近在研究的東西,最好是有許多what需要解答的新東西。以我個人為例,最近在讀《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作為經濟學的門外漢,文章中提到的許多新名詞和概念都需要我去查看和理解。

利用維基百科就可以較快地把握這個新名詞的基本概念。在跨越了知識積累的差距后,我們就可以開始進行語言閱讀的識別訓練:將維基百科的語言更換成需要學習的語言:


選擇很多what需要回答,最好是學科基礎知識的閱讀內容:一是基礎知識直接通過維基百科解決知識差距帶來的障礙,二是因為基礎知識子維基百科中的多語互譯中更容易找到意義對應的內容。在通過中文對基礎概念有一個大概的認知后再閱讀另一門語言的相關介紹,我們的注意力會更多地放在語法、單詞的識別上。

當你對精讀總結出來的知識點有較好的掌握后,就可以開始嘗試反向翻譯通過主動調用知識點來練習習得的內容。這種方式是如何同時滿足“高滿足感、多刺激、強相關性”這三個需求呢?
高滿足感和多刺激實際上是來自于多個獨立的基礎知識點的積累和筆記沉淀,同時較短篇幅的精讀并不會轉移我們閱讀的注意力,影響我們的閱讀進度。相應的,已有的習慣(例子中的我就是正在學習經濟學基礎知識)可以牽動著這一套方法的運轉,跟隨著學習或者閱讀進度完成另一門語言的學習和調用訓練。
小結
本文介紹了一種“高滿足感、多刺激、強相關性”的語言閱讀訓練方法,適合語言初級學習者進行拓展學習和知識點復習:
選擇和最近學習內容相關的科學基礎知識文本進行閱讀(多what);
主動學習查找閱讀文本中的基礎概念,利用維基百科的多語界面,解決知識障礙后集中精力完成語法點學習和復習;
適當進行反向翻譯訓練,可以提高語法點的理解和運用熟練度。

- 什么是What -
對于任何的事情都可以通過what-why-how三個面向進行理解,例如當我們接觸新的概念如“元宇宙”,可以從這三個方面進行知識收集: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一只想象
語言學習、人文社科閱讀筆記以及上課筆記將在B站與微信公眾號同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