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說德云】從“故事線”說老郭捧誰不捧誰
老郭是個營銷高手。
當(dāng)年的德云社還叫北京相聲大會,看起來人才濟濟,其實紅的只有郭德綱一人。
郭德綱抓住各種機會砸掛,給其他人揚腕。腕是揚出去了,德云社也紅了,人心也散了。三年兩載,老郭掛在嘴上的人陸續(xù)退出,小岳跟著老郭上了《今夜有戲》,和碎催一樣站在后頭伺候著老郭。
《今夜有戲》上,老郭哭過,小岳罵過,路人大多來看樂子,刀沒插在誰身上,誰不知道疼。
小岳漸漸地紅了。
老郭叫囂,“門口那保安,只要他樂意,我也能給他捧紅了。”人們自然地把目光投向岳云鵬:哦,這個就是老郭給捧紅的!
老郭不吭氣,小岳也不吭氣。最初說“相聲講究說學(xué)逗唱,岳云鵬獨占一個忠”并無惡意,不過是網(wǎng)友一時感慨,不想后來,這句話成了拿來攻擊岳云鵬的常用語。
2020年的《德云斗笑社》,老郭說岳云鵬是他的寵徒,比愛徒還要愛,說他“現(xiàn)在真是沒什么缺點了”。

老郭沒少說小岳以前不靈,說別人怎么怎么要攆他走,他怎么怎么要把小岳留下來掃地。很多人說老郭這是敲打小岳,逼著小岳表忠心,讓小岳不敢離開德云社。
人們同情小岳的遭遇,敬佩小岳的執(zhí)著,同時,也好奇著小岳在德云社到底是個什么地位?他和老郭到底是怎么回事?
當(dāng)這種好奇心被勾起的時候,老郭和小岳就成功了——這就是流量呀!屬于小岳的流量!
所有老郭對小岳的那些褒貶、那些嫌棄,都是老郭給小岳寫的故事。我們通過老郭的嘴,知道了小岳出身貧寒、小岳以前不會說普通話、小岳做服務(wù)員受欺負(fù)、小岳和孔云龍打架、小岳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然而,小岳現(xiàn)在紅了!
這個劇本,夠不夠爽?

這也是活生生的爽文劇本?。?/p>
至于為什么海碗居那么多服務(wù)員,只有孔云龍和岳云鵬得到了老先生的舉薦,不重要。
小岳唱的竹板書在2007年就上了央視探索發(fā)現(xiàn)欄目的《百年板聲》紀(jì)錄片,不重要。
小岳早在曹何還在的時候就有了知名度和臺緣,不重要。
這些有礙小岳故事線的部分,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不提,呈現(xiàn)給觀眾的,都是突出主題的素材。
觀眾看著就一個字:爽!
就這個層面看,說小岳是老郭捧出來的,有道理。
但是,那么多人為什么老郭偏就選了小岳?難道是因為他大屁股臉嗎?還是因為他有能耐人性好??!
曹何出走后,老郭無人可用,只能賣他的老臉,每次大場面的返場,都要用不同的話術(shù)推銷他的徒弟們。
老郭說“現(xiàn)在有樣”,是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挺好,學(xué)會了。
老郭說“假以時日必成大器”,是說現(xiàn)在還不行,以后應(yīng)該能學(xué)會。
老郭說“希望您像捧我們一樣多捧”,是說您看我了,就給點眼神和掌聲吧!
老郭給不少徒弟都寫過故事的開頭,可惜,有實力接住的仍然是只有小岳。

后來又多了個張云雷。
張云雷的劇本,老郭給寫過好幾次都沒寫好,結(jié)果他自己寫成了。
剛回德云社的時候,老郭著重強調(diào)的是張云雷會唱歌。那時候小曲小調(diào)沒人聽,流行歌曲受歡迎。
12、13兩年,老郭說張云雷是“萬寶曲庫”、“什么歌都會唱”,但是這個劇本,市場沒有買賬。
老郭嘗試過給張云雷“小鮮肉”、“韓國人”的定位,一樣沒激起什么水花。
16年,老郭的微博將張云雷稱為“敢死隊隊長”,九辮自己也沒少拿這個砸掛,雖然這個點的話題度的確很高,但是對張云雷的長期發(fā)展還是不好。
18年《探清水河》的出圈,張云雷的劇本找到了方向:國風(fēng)、曲藝。
同時,九辮的感情線貫穿始終。
明線、暗線,職場線、感情線,八隊、德云社,師父、師兄弟,幾條線交織,營造出了張云雷的故事線,粉絲們各取所需。
老郭一定很欣慰吧,他沒給張云雷寫成的劇本,張云雷自己寫成了。
尤其是18年,張云雷的粉絲學(xué)唱張云雷唱過的各個唱段,老郭每次提起,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和小岳當(dāng)年一樣,張云雷紅了以后,也有不少人說老郭打壓張云雷,我很好奇這個說法從何談起。
南京德云社是張文波百分百持股,張云雷是張文波的獨子,這個利益捆綁還不夠的話,我也想不出還要怎么樣才算緊密了。
要說故事線最有傳奇色彩,我覺得應(yīng)該是陶陽。陶陽的故事寫出來就是富有傳奇色彩的劇本,不過看起來,不管是老郭還是陶陽,都不想回首往事。
不回看從前也挺好,畢竟那一點兒都不愉快,就讓陶陽安靜地唱戲、做行頭,他自己覺得好,那就是好。
徒弟們總是拿老郭捧誰不捧誰來砸掛,其實老郭給很多徒弟都寫過故事的開頭,只是不是每個徒弟都有能耐接住老郭寫的開頭,再自己續(xù)寫下去。
老郭的故事也不是總能寫得成功,與其等著老郭,不如自己努力地去寫故事,寫好了,讓老郭給寫個序,老郭一定很樂意幫徒弟這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