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回顧】聽玖爺說戲(秋思)

玖爺,梨園界梅葆玖先生對的尊稱,何其榮幸,作為一個愛好者,盡有幸現(xiàn)場聆聽梅葆玖先生和張春秋先生,以及其他一些老先生的現(xiàn)場說戲,聽老先生們說戲,大概一個共同的體會就是受益匪淺吧,但先生們說戲,又各有巧妙不同,先回憶回憶,說說聽玖爺說戲的感受。
說“省勁兒”
在說《霸王別姬》的時候,葆玖先生首次說到省勁兒,以后又不止一次說到過,怹說:演員唱一出戲,在臺上載歌載舞,又唱又做很累,要學(xué)會自己給自己省勁兒,比如《霸王別姬》劍舞,在唱到“贏秦?zé)o道把山河破”的時候,兩個轉(zhuǎn)身,雙劍交叉抱在胸口轉(zhuǎn)身,不要舉過頭,舉著手多累啊。再就是“夜深沉”的劍套,要有范圍。不要有廢步,臺再大也不要滿臺飛,自己累半死。觀眾看著還亂。這讓我想起聽譚富英先生的錄音,凡遇高腔,譚先生都是使勁兒唱的,但只要臺下一叫好,譚先生就收了,這大概就是給自己個兒省著勁兒呢。
說“英雄氣概”
《穆桂英掛帥》是梅大師晚年的代表作,一切規(guī)制“返璞歸真”,葆玖先生在說這個戲的時候,著重說了“穆桂英”這個人物的“英雄氣概”,特別提到從“一家人”開始,這個人物就不再是棄甲歸隱的家庭婦女了,而是要重新回到當(dāng)年的英姿颯爽,如果在前面唱“二六”和攔著孩子點(diǎn)兵的時候,人物情感還有一些猶豫,那么從“一家人”開始,就要表現(xiàn)人物的“斬釘截鐵”和“下定決心”了,因此在臺上的腳步也要有所變化,不必像普通旦角那樣在臺上踏步站了
說“照顧觀眾”
“照顧觀眾”的說法是葆玖先生在說《貴妃醉酒》的時候提到的,大概意思是:演員在臺上除了跟同臺演員交流之外,也要跟觀眾交流,要時時感知觀眾的反應(yīng),通過了解觀眾的反應(yīng)來調(diào)整自己的演出,讓唱念做打,舉手投足更合理,更能得到觀眾的共鳴,具體的說到“下腰”“臥魚兒”,在快慢節(jié)奏的掌握上就要觀察觀眾的反應(yīng),當(dāng)然所有的的藝術(shù)技巧,都是需要在基本功的保障之下進(jìn)行。
好了,暫時就想到這些,想到啥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