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堀辰雄《芥川龍之介論》(7)
7
我在開始評論他后期作品之前,暫時先把關(guān)注點放在他歷史小說以外的前期作品上。當然,他的前期代表作就是之前在說的歷史小說。但是,這期間他寫的歷史小說以外的作品,對聯(lián)系他的前后期起著重要作用。
我以前說過,他的歷史小說一點一點地改變?nèi)の?,他把用于歷史小說里心理解剖的手術(shù)刀運用到了歷史小說以外的作品上。
這中間最早的作品是
《秋》(大正九年)
這篇作品顯然標志著他的一種轉(zhuǎn)折。他自己也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梢詮漠敃r他寫的信中看出來?!皩嶋H上我正在度過一個難關(guān)呢。從此之后就是開悟后的修行了?!薄拔艺诼龑懹心欠N傾向的小說。”(出處不明)
關(guān)于他的這篇作品,一見之下,會把它歸入自然主義小說。這是因為,這里完全沒有用到他的小說里特有的心理描寫手法。完全脫離了那種主題小說的類型。因此,一看就覺得近似于自然主義小說。但是仔細研究這篇小說,就會發(fā)現(xiàn)這和自然主義截然不同。普通的自然主義小說呈現(xiàn)的心理活動,是徹底的一條線。與此相反,這篇小說是由心理組合(平面)構(gòu)成的。與前者運用心理構(gòu)圖不同,后者運用心理構(gòu)成(立體)。他像這樣的構(gòu)成主義傾向,還有次于《秋》的《阿律和孩子們》(大正九年)《山鴨》(大正十年)《斗車》(大正十一年)《庭院》(大正十一年)。在這之后的后期作品《一塊地》(大正十三年)《玄鶴山房》(昭和二年)逐漸強烈表現(xiàn)這一點,在素材上逐漸接近自然主義,卻漸漸把他從自然主義中剝離開來。
這樣,他在這一系列作品中,不僅脫離了他自己的套路,而且在接近自然主義的現(xiàn)實主義的同時,打破了自然主義的陳舊,在此基礎(chǔ)上構(gòu)建了新方案。
他在《秋》之前一點寫的
《橘子》(大正八年)?
《沼澤地》(大正八年)
都是很好的短篇。達成了非常微妙、鮮明的效果。但是那是從narrative(敘述)的巧妙中完成的。這一點,《奉教人之死》這些 narrative 的巧妙沒有那么出眾。沒有開創(chuàng)新方案。當然,他開辟新境界的功績必須要給《秋》。但是《橘子》是一篇特別好的短篇。
《文明的殺人》(大正七年)
《文明的丈夫》(大正八年)
屬于開化物,也可以算作歷史小說的一類。特別是這兩篇小說的手法和歷史小說的沒有一點區(qū)別。但是這兩篇的風俗描寫和心理描寫等方面都很有趣。
他的一篇杰作
《南京的基督》(大正九年)
是在《秋》之后寫的。但這篇不是依靠《秋》表現(xiàn)的新手法,而是延續(xù)了以前的手法。 與其把這篇和《秋》以后的小說聯(lián)系在一起,不如和他以前的小說聯(lián)系起來。這部作品與《六宮公主》一起,屬于他前期作品上的碩果,但《六宮公主》作為最成熟的果實,已經(jīng)到達了空前絕后的某種境界,《南京的基督》卻止步于此。盡管如此,這部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那是因為這部作品中,他的一個重要特色比其他作品呈現(xiàn)地更為明顯。 那就是作者對于人生近乎輕蔑的憐憫。那在《六宮公主》里也不是沒有的,但是作者的意識已經(jīng)融入到了其藝術(shù)的完成中。 《六宮公主》堪稱杰作,另一方面,表現(xiàn)出作者特有特色的《南京的基督》,如果單談其特色,也必須說是他的代表作。
對人生近乎輕蔑的憐憫,他自己是這樣解釋的。
作為青年的你問我為什么冷眼看著世界,這是一件很值得慶賀的事情。但我沒有比我在現(xiàn)在的作品里表現(xiàn)出來的更愛世界的時候,所以也不得已。不僅如此,我總覺得那些呼喚愛的作品像是簡單敷衍的謊言。我指摘世間的愚蠢,卻無意攻擊這種愚蠢。我自己也是世間的一個人,所以對于這種愚蠢(他人的愚蠢和我自己的愚蠢一起),也只是笑著看著。超越這之上,世間的愛也好恨也好,對我都是虛假的。我寫不出欺騙自己的小說??偠灾?,我在世上感到pity,卻感不到love,同時又對沒有irony以上的勇氣感到厭惡?!保ù笳四晔辉率蝗罩滦√飰坌蹠牛?/p>
關(guān)于他的這篇《南京的基督》,應(yīng)該說最接近他喜愛的阿納托爾·法朗士。
正宗白鳥氏在他的《論芥川的文學》中,
《蜘蛛絲》(大正七年)
《杜子春》(大正九年)
《阿吟》(大正十一年)
說關(guān)于這幾篇十分接近芥川先生的人生觀。《蜘蛛絲》是說沒有慈悲之心的一個人想他自己一個人逃出地獄,因此受到了相應(yīng)的懲罰的故事。《杜子春》是說杜子春看見地獄森羅殿前挨鞭子的父母,放棄了一直想成為仙人的愿望,選擇了平常人的生活的故事?!栋⒁鳌肥钦f阿吟比起自己一個人入天國,卻為了沒有機會信教、一定會墮入地獄的父母 ,下定決心放棄基督教墮入地獄的故事。舉了這些例子,說作者安然接受了秩序井然的世界,一點也沒有懷疑,說這樣的作者看到了哪種程度的人間,就打算看到這種人間嗎。我想知道正宗先生為什么觀察芥川先生的人生觀時選了“童話”而沒有選擇其他小說。作者寫的很明顯,這些(《阿吟》除外)是童話。與其說只將出現(xiàn)在這些作品上的東西作者的人生觀,不如說他將一切完整的童話中所帶有的教訓作為作者唯一的人生觀來對待,顯然,這必須說是正宗氏的謬誤。像正宗先生這樣,把這些作品和《格列佛游記》進行對比是不對的。應(yīng)該把《格列佛游記》和他的《河童》比較。并且,正宗氏——這位一貫是厭世主義者的正宗氏,沒有看見芥川氏近乎憐憫的輕蔑。看見了也不能理解。以上三篇作品中感受的近乎的輕蔑——正宗氏的厭世主義是將人間看作地獄。但是芥川氏的厭世主義——
在這里引用《侏儒的話》里的一句
人生比地獄還要地獄。地獄給人的苦,不會打破一定的規(guī)則。比方說餓鬼道施加的苦,也就是將要吃飯的時候眼前的食物忽地著了火。不幸,人生所施加的苦可沒有那么簡單。要取食的眼前的飯菜,有時飯菜突然起了火,又有時意外地順順當當吃完。就算順順當當吃完了之后,有時腸胃又出了毛病,又有時順順當當消化掉。順應(yīng)這樣沒有規(guī)則的世界,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我要是墮入地獄,一定眨眼間就掠來餓鬼道的飯食。更何況針山血池那種地方,兩三年也就住慣了,也沒有什么苦的?!?/p>
就是這樣的厭世主義。正宗白鳥相信人生所到之處皆是地獄。芥川氏對此也不得不表示懷疑。所以芥川氏和正宗氏合不來也是正常的。芥川氏理解正宗氏,正宗氏卻沒有理解芥川氏。真正的孤獨,不是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而是自己理解的人沒有理解自己。
原文——https://www.aozora.gr.jp/cards/001030/files/47895_49218.html
7/14,過半了還沒到后期
筆記
前期除了歷史小說的其他小說,類似于自然主義,區(qū)別在于,自然主義的心理活動是單線,而他的是一個面。(總之就是他比自然主義的心里描寫高一個維度)
他對人生有一種近乎輕蔑的憐憫。正宗白鳥對芥川的厭世有一些誤解。白鳥的厭世主義,是“人生所到之處皆是地獄”,芥川的厭世主義是“人生比地獄還要地獄”。
正宗白鳥的介紹先咕在這里。我簡直對白鳥相(這里表示動作偏指一方)見恨晚。
找到了白鳥的芥川論,大概總結(jié)一下:
《孤獨地獄》“我也是在地獄中受苦的一人”,并不只是少年氣(竊以為是中二氣)的感傷語。芥川的叔祖父與禪超共鳴,芥川的母親與叔祖父共鳴,芥川也在此共鳴。取材上有特殊之處?!锻L卷》也有共通之處。(說實在這里篇幅很多,但我看得很迷惑)
《蜘蛛絲》《杜子春》《阿吟》如前所述。是有人情味的。
《報恩記》《竹林中》兩篇體現(xiàn)了作者的藝術(shù)技巧。
“保吉物語”更多地描寫了作者的面目而不是作者的生活。
毫不猶豫地認為《地獄變》是芥川的最高杰作,是在明治以來的日本文學史上綻放異彩的名作。驚嘆于作者當時十分年輕。但是近幾年(即晚年),他的頭腦逐漸混亂了。
雖說寫什么都是作者的自由(正如馬琴),取材于王朝故事還是基督教故事全是自己的事,不過他的現(xiàn)代題材的寫實作品也展現(xiàn)出了技巧。
谷崎的文學論充滿自信,具有強烈力量,而芥川在與谷崎的文學論戰(zhàn)中,表現(xiàn)出了頭腦的混亂和懷疑。(即谷崎的《饒舌錄》和芥川的《文藝的,過于文藝的》關(guān)于小說要不要有故事性的論戰(zhàn),之后會提到)芥川也因此累了吧。
白鳥的評論——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1150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