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不和萬病生!肝要疏,脾要健,教你1招,調(diào)暢氣機,養(yǎng)好肝脾

肝脾不和萬病生!大家好,我是賈醫(yī)生。

其實很多慢性病啊,背后都有肝郁脾虛的影子。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說肝主疏泄,主藏血,肝氣一旦郁結(jié),氣血不能正常運行,而且肝氣郁結(jié)還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我們說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如果氣血的化生也受到了影響,再加上氣機郁滯,血液滯留脈道,就容易導致各種各樣的慢性病。

比如說有些人情緒抑郁,一激動就血壓飆升,頭暈目眩,口苦,胃脹,食欲不振,胃里反酸,脅肋隱痛,痰濕、瘀血等等,這些癥狀看似毫無關聯(lián),其實都是肝郁脾虛的表現(xiàn)。那這個時候應該怎么辦呢?

記住一句話,肝要疏,脾要健,做好這兩點,就能調(diào)暢氣機,養(yǎng)好肝脾了。
先來說疏肝。肝為剛臟,喜條達而惡抑郁,所以肝氣一定要保持暢通,那如果肝氣郁結(jié)了,可以用柴胡來疏肝,但是柴胡會劫肝陰,舒達肝氣的同時呢,難免會耗損肝血,導致肝血虧虛,所以還要配上當歸、白芍來養(yǎng)血、斂血;肝氣郁結(jié)的時間一長,還容易郁而化火,滋生內(nèi)熱,所以還需要再加一味薄荷來疏風散熱。

然后是健脾。健脾就好辦的多,白術(shù)和茯苓是一對老搭檔了,白術(shù)苦溫,可以燥濕健脾,茯苓甘淡,化濕健脾,二者合用,既能化掉濕氣,又能幫助脾的運化功能恢復正常,并且呢,我們的中焦脾土最好是要保持溫熱的一個狀態(tài),才能去更好的腐熟水谷,所以再加一味生姜來溫中散寒,給脾胃添一把火,最后再加一味炙甘草來給脾胃增添動力。

那有的人可能就看出來了,這幾味藥組合在一起呢,就是疏肝健脾第一方——逍遙散,現(xiàn)在也有相應的中成藥,叫做逍遙丸,那如果你是肝郁脾虛呢,就可以作為參考了。
當然了,中醫(yī)用藥需要辨證,建議大家還是要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參考使用,切勿隨意亂用。感謝大家的觀看,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