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史湘云結(jié)局淪為船妓?從詭異的馮家酒宴推理,她婚后被公婆虐待,攆回原籍守寡

87版《紅樓夢》電視劇中,史湘云結(jié)局做了船妓,她在花船上對落魄的寶玉呼救:“愛哥哥,贖我!”這一幕催人淚下,令人難忘。
可原著中的史湘云真的會淪為船妓了嗎?判詞明明寫她結(jié)婚、守寡了,賈府的孀婦李紈都能獨善其身,早已出嫁的史湘云為什么不能呢?
她的娘家一門雙侯實力強大,且早就懂得抽身退步,未必會被賈府嚴(yán)重牽連。她的婆家更不簡單。
雖然脂批在金麒麟一節(jié)暗示史湘云的金麒麟伏筆衛(wèi)若蘭,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認(rèn)定史湘云的才貌仙郎就是衛(wèi)若蘭。
至少從前八十回原文中推測,馮紫英是湘云的丈夫的可能性更大。
馮紫英在書中是個非常厲害的角色:他雖然表面上是個紈绔子弟,很務(wù)實,自幼跟隨名人張友士學(xué)習(xí)文化和醫(yī)理;他有官職,能跟隨父親去陪皇帝秋獵;他精通仕途經(jīng)濟,和寧榮兩府上下人等都交好。他還可以結(jié)交蔣玉菡,以及薛蟠,可以說是一個精明強干的年輕人。
而馮家的種種言行顯示,他們也很可能會中途叛變,投靠了敵對陣營自保。
綜合書中所有關(guān)于湘云結(jié)局預(yù)示的線索,個人理解史湘云的結(jié)局很可能是這樣的:她的丈夫病死之后,她被公婆虐待打罵,以至于攆回原籍守寡,昔日最為活潑生動的少女,被迫活成了“死灰槁木”的樣子。
這話還要從賈寶玉和蔣玉菡互換大紅汗巾子,那場吊詭無比的馮家酒宴說起。
話說在《紅樓夢》第二十八回,馮紫英在家里設(shè)宴,請寶玉、薛蟠吃飯喝酒,還請了小旦蔣玉菡和妓女云兒作陪。這原本也沒啥好奇怪的,古代豪門大戶人家請客,總喜歡請一些伶人、倡伎來表演助興,或者陪酒。
但是,馮紫英這一場酒宴請的非常奇怪,至少有三個詭異之處。
其一,馮紫英他為什么能請到忠順王的愛寵小旦蔣玉菡?
蔣玉菡可是忠順王府家戲班子里的小旦,馮紫英能請到他,說明和他很熟,私人關(guān)系不錯。
賈寶玉也算是會吃會玩的子弟,經(jīng)常在京城權(quán)貴圈子里赴宴,可他這么多年卻只能聞聽蔣玉菡的藝名琪官,沒緣分見過一回,也不知他真名叫蔣玉菡。
寶玉的身份是榮國公的嫡孫,比馮紫英這個神武將軍之子高貴多了。他為啥沒緣分結(jié)交蔣玉菡呢?因為賈府和忠順王可能是政敵,兩家沒有任何社交往來。
按照賈府的人脈根基,在京城混了近一百年了,能結(jié)交的都結(jié)交了,沒來往的很可能就是敵人。
馮紫英能結(jié)交蔣玉菡,側(cè)面說明馮家和忠順王有過交往,而且交情很好。忠順王竟然舍得讓寵愛的男旦優(yōu)伶蔣玉菡數(shù)次粉墨登場,給馮紫英和他爹演戲,甚至作陪宴飲。
馮家屬于四王八公舊勛貴集團,為何要去結(jié)交忠順王?只能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了自保當(dāng)了墻頭草,見風(fēng)使舵,哪邊得勢哪邊倒。
早就打算抽身自保的史家,可能是看好了馮家這個屬性,才用史湘云這個父母雙亡的孤兒去當(dāng)探路石,讓她和馮紫英聯(lián)姻。就算將來賈府抄家獲罪,史家至少可以有一門親戚能在敵方陣營里說上話,不至于被賈府連累的一敗涂地。
馮紫英才是史湘云的“才貌仙郎”,他在這次酒宴上做的酒令曲詞也非常像在交代史湘云的人生命運。
因為眾人的酒令都各有內(nèi)涵,寶玉說的是黛玉和寶釵,蔣玉菡說的是襲人,薛蟠說的是夏金桂和香菱,馮紫英說的也應(yīng)該是他的妻子。
下該馮紫英,說道:“女兒悲,兒夫染病在垂危。女兒愁,大風(fēng)吹倒梳妝樓。女兒喜,頭胎養(yǎng)了雙生子。女兒樂,私向花園掏蟋蟀?!闭f畢,端起酒來,唱道:你是個可人,你是個多情,你是個刁鉆古怪鬼靈精,你是個神仙也不靈。我說的話兒你全不信,只叫你去背地里細(xì)打聽,才知道我疼你不疼!
其中按照樂喜悲愁的順序看幾乎可以對應(yīng):史湘云少女時期嬌憨淘氣是出名的,她早早訂婚出嫁,頭胎可能就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
她有過一段非常幸福的婚姻生活,讓她感覺可以彌補自幼失去雙親的不幸。才算是“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準(zhǔn)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p>
丈夫很疼愛她,贊她“是個多情的可人,刁鉆古怪鬼靈精”。但是,當(dāng)賈府抄家獲罪,史家受牽連,一損俱損,忽喇喇似大廈傾?!按箫L(fēng)吹倒梳妝樓”是用了西晉富翁石崇和愛妾綠珠的典故。
石崇為綠珠修建金谷園和梳妝樓,因為綠珠美貌被垂涎,石崇被賜殺,他臨死前對綠珠說:“我因為你而獲罪!”綠珠為報恩情跳樓而死。這里是象征著賈府的災(zāi)難,不僅波及到史家,還帶累了馮家。
如果按照以上推理,老馮家也在這場巨變中扮演了舊勛貴集團中叛徒的角色,倒戈相向,站出來檢舉揭發(fā)賈府的罪狀立功。
以史湘云耿直磊落、嫉惡如仇的性格肯定是忍受不了的。她一定會跟丈夫吵架,甚至可能跟公婆發(fā)生沖突矛盾,和李清照一樣寫詩諷刺公公和丈夫一樣。
“我說的話兒你全不信,只叫你去背地里細(xì)打聽,才知道我疼你不疼!”是馮紫英在訴說史湘云不理解他的無奈。他們家其實也難以自保,只有投靠忠順王,才能活下來
在古代激烈的朝廷權(quán)利斗爭中,從來都是沒有永遠(yuǎn)的朋友,只有共同的利益。這種事湘云當(dāng)時可能還不能明白。
其二,這場酒宴的由頭,隱含著馮紫英倒戈背叛的原因
馮紫英為啥要請寶玉和薛蟠來吃這頓飯?因為他上次來賈府辦事,在薛蟠的生日酒宴上說了個半截子話,他說:“這一次,大不幸之中又大幸”。
說的是他和他爹神武將軍馮唐一起跟隨皇帝去鐵網(wǎng)山打獵,遇襲受傷的事情。為啥能確定是陪皇帝去的呢?因為馮紫英的母親還在生病,如果不是皇帝要出游,馮紫英本人又不愛好騎射,根本不可能拋下生病的母親不管,去那么遠(yuǎn)的地方。
但是到底是什么人襲擊了皇帝,“大不幸之中又大幸”具體指什么?馮紫英賣了個關(guān)子,并不告訴寶玉和薛蟠,許諾說下次請你們吃飯,跟他們詳細(xì)解釋。
很快,沒過幾天馮紫英就在自己家里設(shè)下這一場酒宴,但面對寶玉和薛蟠的追問,他卻打哈哈說沒什么事。顯然他就是在說謊。
因為馮紫英在打獵中還受了傷,他說:“是前日打圍,在鐵網(wǎng)山教兔鶻捎一翅膀?!?/p>
鐵網(wǎng)山這個地名上一次出現(xiàn),還是秦可卿的葬禮上,壞了事的義忠親王老千歲預(yù)定的檣木棺材板,就是出自這個地方。
兔鶻(tù hú),本意是指一種局部羽毛帶赫色的白鷹,馴服后可以用來捕獵,非常兇猛。而古代契丹、女真 人稱束帶為兔鶻?!都t樓夢》中多隱喻暗示,此處是在暗寫皇帝遇到了刺殺,或者在邊境遇到了外族入侵,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馮紫英才會跑來賈府說找賈赦、賈政、賈珍等人說這件事,假如他是兩面派,在賈府面前,他依然是舊勛貴集團的代表,去參加皇帝的狩獵活動。
賈府的老爺們聽聞這件事,必然也是給了他一個態(tài)度,所以他要趕回家跟他爹匯報,這次匯報很可能決定了馮家未來的立場,所以他來不及和寶玉薛蟠喝酒。
本來這件事是能跟寶玉等人透露一二的,可是他回家之后,他爹斟酌了賈府這邊給出的信息,決定投靠更為厲害的忠順王那邊,導(dǎo)致這件事需要保密了,所以他才沒有繼續(xù)跟寶玉和薛蟠解釋。
等到后面他在家里擺酒席宴請寶玉和薛蟠來吃飯的時候,可能已經(jīng)是在給寶玉下套了。誘餌就是蔣玉菡,寶玉果然和這蔣玉菡一見如故,交換了大紅汗巾子。
這件事發(fā)生在馮家酒席上,后來忠順王的長史官找到賈府里去找賈政,表示:“這一城內(nèi),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說,他近日和銜玉的那位令郎相與甚厚” 、“那紅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腰里?”
寶玉當(dāng)時都驚呆了,“不覺轟去魂魄,目瞪口呆,心下自思:這話他如何得知!他既連這樣機密事都知道了……” 這種機密是誰傳播的呢?除了薛蟠這個大嘴巴,馮紫英和馮家人的嫌疑事最大的。
試想如果忠順王府找馮紫英打聽寶玉和蔣玉菡的事情,馮紫英他會保密嗎?
其三,錦香院的妓女為啥偏偏叫云兒?或暗示史湘云守寡后的慘狀。
馮家酒宴上的妓女云兒是京城青樓錦香院的紅牌花魁,這原本也沒什么好奇怪。奇怪的是作者偏偏讓她和史湘云用一樣的名字。
這個細(xì)節(jié)也被很多前輩解讀為湘云結(jié)局淪落風(fēng)塵的證據(jù),但這個錦香院的云兒身上的線索絕不只是一個身份和名字而已。這個云兒不但有些才藝,而且聰明伶俐,甚至還知道寶玉和花襲人的小秘密。
她還做了很不錯的酒令,雖然小曲兒唱得很粗俗,但至少比薛蟠強多了。
云兒便說道:“女兒悲,將來終身指靠誰?女兒愁,媽媽打罵何時休!女兒喜,情郎不舍還家里。女兒樂,住了簫管弄弦索?!?/p>
這里可能隱藏著作者的障眼法,看似是寫妓女云兒的日常生活,陪侍恩客,迎來送往。可前兩句又很像在寫史湘云喪夫后的生活。
“女兒悲,將來終身指靠誰?女兒愁,媽媽打罵何時休!”史湘云父母雙亡,是個孤兒,丈夫病亡之后她的確無依無靠了,因為有兒子也根本不能輕易改嫁。
湘云在《詠白海棠》作的“自是霜娥偏愛冷,非關(guān)倩女亦離魂”等句,也用了倩女、嫦娥等與愛人分離的意向典故,都是預(yù)示她守寡的寫照?!坝駹T滴干風(fēng)里淚,晶簾隔破月中痕”寫出了她寡居的生活十分悲戚。
因為賈府和史家的關(guān)系,史湘云的公婆必然不會再給她什么好臉色。歷史上另一位大才女李清照當(dāng)年就曾因為父親獲罪,朝廷嚴(yán)查黨羽,他公公為了避嫌自保,不僅拒絕上書給親家求情,還把李清照給攆回了老家,直到兩年后大赦天下才讓她回來。
史湘云聯(lián)詩曾有“坳垤審夷險”一句,典故出自《魏書·列傳》:“魏昔與燕婚,既而伐之,由行人具其夷險故也?!?說的就是親家之間,見利忘義,反目成仇的故事。
史湘云婆家娘家反目成仇,公婆給她安排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帶著回馮家的原籍老家,清凈守寡,大家眼不見心不煩,至于孩子讓不讓她帶都是兩說。
還有一個重要的佐證就是馮紫英的酒底“雞聲茅店月”。出自溫庭筠的《商山早行》,描寫遠(yuǎn)行之人在旅途之中的失意和無奈,以及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溫庭筠是宰相溫彥博的后裔,史湘云的曾祖父也是中書令(宰相);溫庭筠才華橫溢、瀟灑不羈,最喜歡飲酒行樂,性格跟史湘云相似。
《舊唐書》上曾記載了溫庭筠很有名的一個故事:他曾因為酒醉犯了宵禁被守衛(wèi)折辱,以至于“敗面折齒”,告狀都沒人理。
馮紫英說的這句“雞聲茅店月”,很可能對應(yīng)的就是史湘云守寡后,被馮家的公婆虐待打罵!被迫離開京城,求告無門,只好回道馮家原籍老家生活。
對應(yīng)賈寶玉那句“雨打梨花深閉門”,是暗示寶釵守活寡的孤寂生活,他們各自在交代妻子的結(jié)局。
古代女人守寡的日子都不好過,對照李紈在賈府的慘狀,史湘云在老家只會過得更加凄涼。她在蘆雪庵聯(lián)詩中的“清貧懷簞瓢”一句就像是在預(yù)示她以后的清貧窮困。
史湘云她和黛玉、寶釵、李紈三個人同住,代表她一生的三個階段
關(guān)于湘云流落風(fēng)塵,甚至成為船妓的觀點其實并不堅牢。
主要支撐就是《好了歌注》中的一句“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為書中的眾女子中除了已婚的,只有史湘云早早的擇了才貌仙郎,訂了婚。
可是薛寶釵、傅秋芳、襲人等也是一心想要高嫁豪門,也屬于主動“擇膏粱”的范疇,只不過沒有被擇上而已。巧姐被賣,妙玉的判詞中也有淪落風(fēng)塵的明示,所以這句話并不一定是指史湘云。
“寒塘渡鶴影”、“坐上船吃酒”、“湘江水逝楚云飛”三個細(xì)節(jié)證據(jù),也可以理解成“湘云凄慘地坐船離開京城,漂流在旅途中,孤寂落寞,借酒消愁?。槭裁捶且斫獬珊由系幕ù??
在書中,湘云還有很多詞句比如“野岸回孤棹”、“池水任浮漂”等,也很符合飄流在旅途行船上的感覺。
“展眼吊斜暉”一句正好對應(yīng)了第十七回清客為蘅蕪苑題寫楹聯(lián)時,“靡蕪盈手泣斜暉”,這句詩自魚玄機的《棄婦詞》,難道不是暗示湘云和寶釵一樣守寡的命運。
“靡蕪盈手泣斜暉,聞道鄰家夫婿歸。別日南鴻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飛。春來秋去相思在,秋去春來信息稀。扃閉朱門人不到,砧聲何事透羅幃?!?/p>
“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兩句,典故出自宋玉的《高唐賦》,楚王與神女巫山歡會不長久,也隱喻史湘云的婚姻美滿但是短暫。
史湘云一生的命運對應(yīng)在三個人身上,林黛玉、薛寶釵和李紈,她在賈府多年,曾跟這三個人一起住過,這三人分別對應(yīng)她人生的不同階段的生活狀態(tài)。
林黛玉對應(yīng)的是史湘云的少女時期,出身名門貴族,侯門嫡女,真正金尊玉貴的千金小姐??墒菂s自幼父母雙亡。但是史湘云比黛玉幸運,因為她身體健康,還有叔叔嬸子撫養(yǎng)照顧。
薛寶釵對應(yīng)的是史湘云的婚姻狀況,她們都嫁了才貌雙全的丈夫,但可惜婚姻都不長久,寶玉出家,馮紫英早逝。但史湘云也比寶釵幸運,她雖然可能會被公婆厭棄,但是她卻生了兒子傍身。
李紈對應(yīng)的可能是史湘云的后半生,守節(jié)寡居,教養(yǎng)兒子?!斑@是塵寰中消長數(shù)應(yīng)當(dāng),何必枉悲傷?”不是說史湘云她想開了,而是她歷盡坎坷磨難、人生浮沉之后,真的認(rèn)命了。
昔日那個豪爽灑脫,豁達恣意,有著魏晉名士風(fēng)流的姑娘,她在命運的磋磨下,失去了所有活力和榮光,她只能認(rèn)命的遠(yuǎn)離所有親人,做一個在凄清寂寞的煎熬中守節(jié)的寡婦,她再也不能喝酒吟詩、再也不能賞雪賞月吃鹿肉,不能大說大笑展露才華,她成了真正的“死灰槁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