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瘋狂雞娃,全年無休

兩天前,育兒戰(zhàn)略忽悠總局群(已永久關停),發(fā)了一張網(wǎng)絡紅人的寒假雞娃計劃表。
我一看,驚呆了,確實有過人之處,不然就無法引起大家的注意了。拋開具體的內(nèi)容不談,單看時間安排:
一、早上4:45-20:20,都排滿了
二、全周無休
粗略估算,刨去吃飯休息戶外的時間,一天至少13個小時,比996還厲害。
我的感覺,過猶不及,這個小朋友日子過得太可憐了。畢竟,寒假可是大冬天啊,4:45天還沒亮,聞雞起舞都不到時間。
當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沒有資格去評價這種雞娃方式,在我看來,極為殘忍。這是小朋友的命,生在這樣的家庭,必須受其父母的安排。無論好或者壞,一概只能承受。
但我絕對不會贊同這種方式,永遠不會,而且要大力地駁斥,不可能包容。這是立場問題,違背基本規(guī)律的行為,哪怕有僥幸的案例,我也絕對不會支持。我絕不會理解!
我的觀點必然是鮮明站隊的,我從來不當騎墻派。哪怕我錯了,我也能從結(jié)果中得到教訓。我的特點就是這樣,不喜歡我的人,就請到別的地方去。同理,我不喜歡的人,一分鐘都不愿意給。
看這家長的心態(tài),已經(jīng)是極度扭曲的了。
在我看來,這就是愚蠢。不尊重基本規(guī)律,靠低質(zhì)量的努力,能有好的未來嗎?
我多擔心,小朋友小學還沒讀完,身心就出問題了。
看看長期計劃,也是跟餓死鬼趕著投胎一樣趕,也不知道是為了什么。
但考試向來都是,不是第一個交卷的,考得就最好。雞娃恰好是給家長的考卷,答得如何,全看個人能力。這位家長,以愚蠢的頭腦,必將毀掉自己的孩子。
當然,毀與成,其實都和我們旁人無關。我從小到大,都不喜歡看別人在做什么,我不是跟風的人。工作之后,我連免費的地鐵報紙都不看。我有我自己的信息獲取方式和渠道。我不想浪費無謂的時間和精力,去評價無關之事。
我主張大家關注的雞娃博主,不超過3-5個。很多人可能關注的是幾十個,甚至是上百個,這就糟糕了。外界信息獲取太多了,就很容易頭昏腦脹,無法思考自己的事情。
教育、雞娃是很大的領域,什么人都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像上面的這個博主,我肯定沒有這樣的朋友,我不會和這種人來往。
這個博主,自己的孩子都不當人看了,更別說體恤外人了?,F(xiàn)實之中,肯定是沒什么朋友的。別說朋友,就是親人都可能躲得遠遠了。一意孤行,最終呈現(xiàn)瘋魔狀態(tài)。
還記得之前廣州那個造假孩子被體罰吐血的媽媽嗎?差不多就是這種心理狀態(tài)。
孔夫子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我們看這個博主,是可以吸取一些教訓和經(jīng)驗,但是極少。因為一般人,不會這么變態(tài)雞娃,確實也模仿不來。每天工作這么久,很多人可以,但是要長期愚蠢、短視地工作,我相信沒幾個人能做得到。機械化的、流水線式的工作,對人的精神損傷特別大,不然當年就不會有富士康的工人連續(xù)尋短事件發(fā)生。
我只覺得這樣的家長,是怪物,是惡魔。把孩子當十項全能選手來培養(yǎng),也不照照鏡子看自己是幾斤幾兩。
當然,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立場不同,不用爭對錯,走著瞧就行。
這么多年來,我覺得我爸媽特別好的一點,就是相信我有光明的前途,將來會光耀門楣。但從來不對我提出高要求,反而強調(diào)順其自然。健康平安,能養(yǎng)家糊口就好,不求大富大貴。是呀,他們本身就是普通人,知道我的起步基礎不好,沒什么好強求的,只能一步步來。
這就是尊重基本規(guī)律的體現(xiàn)。
我們潮汕人,是比較樂天知命的,因為人多,孩子多。一個家庭的孩子,往往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命運,所以很清楚隨機性。而且,大家有幾十年的時間去觀察各人的變化。一個不行,還有另一個,可以分散風險。但大城市,獨生子女的家庭則不同,都是孤例,所以很難發(fā)覺自己決策的失誤。
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就大不相同了,同樣的教育方式,經(jīng)常不會兩個都能成功,或者兩個都不太理想。所以,家長就很容易意識到自己的局限性,不會盲目地拿孩子做試驗品,去完成自私的目標。
在這個博主的事例中,我們沒有見到孩子的評價,隊友的評價,親友的評價,鄰居的評價,孩子同學老師的評價。換句話說,從頭到尾都是獨角戲。博主陷在自己的個人世界里,出不來了。
在這個世界里,博主自我認知的地位是悲慘的底層,是被頂層踩到地板的受害者,只有努力抗爭、不計一切代價地學習,才能擺脫命運的摧殘。
實際上,博主是瞎了眼睛,比之條件更差的人多得是。光看其安排的培訓課,每個月支出起碼要幾千塊,而多少家庭每月的收入也就才幾千塊。比如深圳月收入中位數(shù),就不到6000。知足者富,所以這人不僅精神貧乏,連物質(zhì)也窮困得不行。
另一方面,心態(tài)的扭曲,讓博主給自己的錯誤行徑抹上了悲壯的色彩。不成功,便成仁,是嗎?如果我認識這個人,一定打臉:醒醒吧你!一件平凡的事情,別給自己加戲了!中央戲精學院畢業(yè)的吧!
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這話用在雞娃上最適合不過了。不要管別人在干什么,真正應該關心的是自己干好了沒有。
沉迷于別人的成功或失敗的故事,其實是對自己應負責任的逃避。因為這樣就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沉浸在慶幸、焦慮的氛圍里,裹足不前。一會,哎呀幸好我沒這么變態(tài);一會,哎呀我感覺自己做得差。應該去思考的問題,去琢磨的細節(jié),始終沒有著手去處理。
傷春悲秋,嵯峨歲月,這孩子一天天長大,花樣搞了一大堆,真正重要的正事卻沒干成一點。
我寫文章接觸這么多讀者,群里深度互動,令我感觸最大的就是,家長普遍缺乏管理和執(zhí)行能力,不能有效地做好事情,浪費太多時間在無謂的空想和低效率的學習上。
家長層面的差距,是無法通過雞娃來彌補的。錯誤的雞娃方式,只能讓孩子的差距越拉越大。所以,家長一定要清晰認識教育規(guī)律,要提高自己的水平。家長水平高,和學歷、財富無關,和視野格局有關。
先修好身,才能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