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店”回歸,你體驗了嗎?
“1元店”回歸,你體驗了嗎?
近日,淘寶特價版在上海推出首家“1元更香體驗店”。根據淘寶官方介紹,“1元店”將精選來自于產業(yè)鏈120萬家商家的貨品,并以全場1元的形式出售。有消息稱,未來3年,淘寶特價版計劃在全國開辦至少1000家“1元店”。此外,多家熱門電商早已加入用戶直連制造廠商的市場爭奪戰(zhàn),如拼多多、京東旗下的京喜、網易嚴選等。

“1元店”,曾經是深受消費者歡迎和喜愛的一種經營方式。但是,由于商家的進貨渠道有限,銷量也不足以支撐這樣的低價銷售。因此,在產品質量上難以保證,假冒偽劣現象比較嚴重,最終也就被消費者用腳投票趕出了市場。
此次淘寶等推出的“1元店”,到底能走多遠,能否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激活下沉市場,把下沉市場的消費潛力激發(fā)出來,是值得思考與關注的一個問題,也是形成國內大循環(huán)、激活消費需求非常重要的一種手段。
應當說,就眼前的情況來看,“1元店”的回歸是有一定基礎的,也是有這方面的條件和需求的。如果做好了,或許會成為一個多贏之舉。要知道,無論是實體商店還是實體企業(yè),以及平臺公司,都需要有新的業(yè)態(tài)和方式來激發(fā)活力、提升影響。就實體店來說,不能總在電商的打壓下,過得緊緊巴巴、跌跌撞撞,也要挺起腰桿過日子。如果“1元店”能夠給他們帶來新的商機、新的活力,當然是可供選擇的一種方式。
而對實體企業(yè)來說,生產的產品,能夠銷售出去是最根本的目的。形不成銷售,再好的產品也是白搭,也會把企業(yè)拖死。“1元店”對企業(yè)來說,當然是一個機會了。有了新的機會,企業(yè)發(fā)展也就有了新的空間。尤其在市場需要不是十分旺盛的情況下,“1元店”或許會成為一種新的提升力量。尤其重要的是,能夠為“1元店”提供商品的,大多也是中小微企業(yè),是就業(yè)的主戰(zhàn)場。做紅火了,對擴大就業(yè)也會幫助很大。

就平臺公司而言,就更是求之不得的事。通過與線下的實體企業(yè)、實體店聯(lián)合,推出“1元店”,對其流量帶來的幫助,那是無可估量的。據悉,阿里在6.18試水1元方案僅僅一天時間,注冊量就超過百萬。如果是一個月,注冊量會達到多少,可想而知。因此,平臺公司推出這樣的方式,絕對是積極主動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在目前的價格格局下,“1元”確實偏低了一些,如果換成“2元”、“3元”,效果也決不會比“1元”差,但是,企業(yè)和平臺公司的承受能力會強得多,可持續(xù)性也會強得多。面對“1元店”,對實體企業(yè)和實體店來說,都會有不小的盈利壓力。尤其是實體企業(yè),估計絕大多數都承受不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尋求平臺公司的補貼。因為,平臺公司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加流量、增加有效用戶、增加收入來源,特別是獲得資本市場的資源、獲得資本市場的收入來源。而對絕大多數實體企業(yè)來說,則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平臺公司給實體企業(yè)一定的補貼,才能確?!?元店”生存下去。
至于加入到“1元店”行列的實體商店,則不需要給予特殊補貼,而是與平臺聯(lián)合的企業(yè)提供有盈利空間的商品,平臺不需要對商家予以補貼。平臺公司需要做的,就是實體企業(yè)對實體商家提供的商品,價格必須低于“1元”。實體企業(yè)出現的虧損,平臺公司可以適當補貼,或者按照成本與利潤的關系進行補貼。
淘寶推出“1元店”,既是進行資源整合后種方式,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市場活力,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同時,也是應對市場競爭的需要。在淘寶一家獨霸,或獨大時,淘寶可以按照自己的軌跡運行,可以降價,也可以不降價。但是,隨著拼多多等的騰空出現,淘寶的壓力也明顯增大。如果沒有新的舉措,也有被淘汰的可能。顯然,這是淘寶絕對不能容忍的事,也是不能發(fā)生的現象。因此,淘寶一下子就把價格壓到了最低點,把“1元店”請回來了。

從總體上講,在眼下的市場環(huán)境中,“1元店”還是有一定的生存空間的。但是,淘寶的補貼也不可能永遠維持。如果淘寶不發(fā)補貼,對很多實體企業(yè)來說,又沒有能力承受。因此,隨著市場的擴充,今后會逐步增加到“2元店”、“3元店”,甚至價格更高一些的店。也只有價格上做點文章,這樣的店才能生存下去,才能真正成為下沉市場的積極力量。否則,總有一天又要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