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勒密實驗室”錨定中微子
普林斯頓科研人員在“托勒密實驗室”應用了尖端技術(shù),實驗儀器被安置在深部的地下實驗室,精度達到了檢測宇宙大爆炸中微子的程度。尖端技術(shù)是實驗室的核心要素,長期以來,科學家持有一個有關中微子密度的假說:起源于宇宙大爆炸的中微子分布在宇宙空間的每個角度,但如何檢測到它們的存在?這是擺在研究人員面前的一道難題,提出各種科學的假說是一回事,檢測這些假說的真實性則是另一回事。
實驗事實才能檢驗理論假說的真?zhèn)?,有關宇宙起源的標準模型理論有待進一步的檢驗。理論假說有可能被證偽,人們可能找到宇宙學標準模型被推翻的證據(jù)。一旦實驗的事實推翻了現(xiàn)有的宇宙起源理論,科學家需要重新構(gòu)造有關宇宙起源和演變的理論。原初中微子搜索項目有助于揭示暗物質(zhì)來源的奧秘,它們可能是看不見的暗物質(zhì)的來源。暗物質(zhì)占到了宇宙總構(gòu)成的大約20%。揭示原初中微子的奧秘將產(chǎn)生劃時代的科學意義。

普林斯頓大學的托勒密項目有助于科研人員對宇宙學的深入研究,實驗成果有助于增加人們對宇宙起源與演變的理解。人們生活在幾乎有140億年的中微子海洋中,浸潤其中,卻感覺不到中微子的存在,人的感官能力十分有限,理性思維和物理實驗是人們發(fā)現(xiàn)中微子蹤跡的兩種基本方法。
實驗室的原型機是整個實驗室的關鍵儀器,它由一對超導磁體組成,磁體連在一個5英尺直徑的圓柱形真空室的兩端,真空室的一端安裝了一個含有微量氚元素的容器,真空室的另一端安裝了一個阿爾貢國家實驗室研制的量熱計,儀器有測量電子能量的功能。在實驗過程中,從氚衰變中釋放的電子被導入了磁場磁力線,這些電子通過了真空室的濾波器,經(jīng)過濾波器篩選的電子被分離出不同的能量級,最高能量的電子被保留下來,再用量熱計測量它們的能量。
降低儀器噪音是一項關鍵的技術(shù)指標,科學實驗員對隨機性的熱噪音源保持了關注,噪音會擾亂真空室兩端精密儀器的穩(wěn)定運行。實驗人員在石墨烯納米材料中儲存了氚,石墨烯碳層僅有一個原子直徑的厚度,主要是確保從氚元素衰變中產(chǎn)生的電子“干凈”地流入真空室。真空室另一端的量熱計被連接到一個冰箱體,冰箱溫度設定在70到100毫開爾文之間。

極度稀釋的冰箱溫度比極端寒冷的深空足足低了20倍,相當于絕對溫度以上不到一度的十分之一,接近了絕對零度,深度凍結(jié)的冷卻環(huán)境使得量熱計精妙地停留在兩種狀態(tài)之間,一是超導狀態(tài),電子在超導體中保持了無電阻的流動狀態(tài),一是非超導狀態(tài),電子流動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電阻阻擾。量熱計在超導和非超導的兩種狀態(tài)之間保持了精妙平衡,極低噪音滿足了量子電子學設定的條件,實驗裝置達到了精確測量所需的靈敏度。
當一個電子撞擊到量熱計時,靈敏度極高的儀器將會測量電子的能量??茖W團隊在電子能量的檢測技術(shù)領域使用了量熱計,儀器的精密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托勒密項目的負責人亞當·科恩解釋說,實驗方式完美地匹配了儀器的技術(shù)參數(shù)和功能,實驗技術(shù)包括了氚元素物質(zhì)的處理、建構(gòu)合成性的納米材料實驗室、十年運行壽命的磁體和真空容器、膨脹實驗的空間等。

(編譯:201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