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戊揚」|丹青追夢 水墨本色-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個人云展覽


【個人簡介】
朱戊揚,1973年9月出生于湖南新寧,師從著名畫家李魁正先生?,F(xiàn)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湖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崀山創(chuàng)作寫生基地負責人、湖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長沙市花鳥畫家協(xié)會副主席、邵陽市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湖南省世界遺產和風景名勝區(qū)專家委員會委員。其美術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省市級權威性專業(yè)展覽獲獎或入選。國畫作品《牧歸》《高速》《惠風》先后被浙江美術館、湖南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收藏。多幅國畫作品在國家、省市級報刊媒體上發(fā)表。湖南電視臺移動電視頻道、公共頻道對其藝術創(chuàng)作做過專題報道。
【作品鑒賞】
夢想是最好的老師
朱戊揚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年近知命,身體明顯不如從前,好動的我,早已不再生龍活虎。虛幻之夢,早已淡然。只是童年的夢,猶如昨日,歷歷在目。

《醉秋》
136x68cm
我出生于新寧縣萬塘鄉(xiāng)大灣村,顧名思義,這里是有很多塘的。古時候,常年干旱,不得不挖掘諸多池塘,以蓄水防旱。究竟有沒有一萬口池塘,不得而知。至于大灣村,肯定是山連山,山挨山,山擠山,才有大的灣出現(xiàn)。可以說,這里是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地方。解放后,這里被劃定最大的地主,其家產也就是擁有年產量三百擔谷的田土。故而,這里更談不上歷代出過什么文臣武將了。
我們家族里,出過和沒出過五服的親戚,總體上看,解放前是一群農民。解放后,最多是出了幾個干部或工人。社會關系十分簡單,沒有書香門第,沒有名門望族,更沒有海外關系。而我,最多也只能算一個在藝術道路上踟躇跋涉的人。

《幸福家園》
156x320cm
記得四五歲時,隊里那些哥哥姐姐們沒事就圍成一圈,看“小人書”(連環(huán)畫)。而我總不適時宜地鉆進去湊熱鬧,雖不識字,但急著去翻他們的書。再大一些,識得幾個字了,就哭著找父母親要幾個零花錢買圖書,我們那里管連環(huán)畫叫圖書。因為家里經(jīng)濟拮據(jù),多則給個一兩毛,少則四五分。由于錢太少,我只得從那高年級的哥哥姐姐們手里,買他們都早已看過的舊連環(huán)畫,什么《上甘嶺》《萬水千山》《林海雪原》《岳飛抗金》《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之類,至今我還保存著這些連環(huán)畫,至少有百余本。我那時非常喜歡看連環(huán)畫,喜歡書里的故事情節(jié),尤其喜歡書中的圖畫。最喜歡的是《說岳全傳》那一套連環(huán)畫,看了后,就拿鉛筆在作業(yè)本上臨摹岳飛、宗澤等人物在各種場面中的形象。那時,沒有畫畫的紙張和筆墨,我就在家里的木板墻上用木炭畫,墻壁上到處都是我的“作品”。不識字的母親,靠墻晾曬衣服時,總是因為弄臟衣服而生氣。上山放牛時,就在山上的石頭上,用被雨水沖刷過的軟軟的彩色小石子畫,畫岳飛、畫玉皇大帝等等,不知不覺中,忘記了自己的任務是放牛,以致于牛吃了別人家的莊稼。由此,總免不了母親的一頓皮肉之揍。上課時,有時忍不住偷偷地在作業(yè)本封底上畫,被老師發(fā)現(xiàn),并告知父母,又免不了挨揍。那時,我最大的夢想就是當一名畫家。

《血浴長城》
180x120cm
八歲那年,我們院子里來了一位補鍋的大叔,叫朱繼鍔。他一來,就在院子里空地上,架起補鍋的爐子、風箱,將一些木炭放在爐子底部引燃,再在上面加蓋上一層焦煤,然后手拉風箱,拉呀拉呀,火爐燒得紅旺旺的。這個場景我覺得很有味,就用棍子在地上畫。補鍋大叔好奇,他說:“我給你一張紙,如能夠畫得像我的話,獎勵你五毛錢。”于是,我在他給我的紙上,用鉛筆對著他補鍋的動態(tài)認真地描畫。畫完了,拿給他看。他仔細看了看,笑著說:“可以,有些像?!苯又?,他從兜里慢慢掏出一張皺巴巴的五毛錢遞給我。我急忙伸手接過這張五毛錢的票子,看了又看,這可是我繪畫之路上獲得的第一次獎勵哦!自此之后,我更加堅定了長大后當畫家的信念?!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畫家夢難圓,山區(qū)縣城,交通閉塞,信息難通,到哪里去尋師學藝呢?我高中是在一所鄉(xiāng)里的中學就讀,學校根本沒有美術教師。初中的美術老師都是其他授課老師兼的,怎么參加藝術院??荚嚕繘]有哪位老師知道。我喜歡閱讀,課余總要到學校書籍雜志不多的閱覽室看書。有一次,我看到書架上一本《年輕人》雜志,于是取下來認真閱讀,最后看到雜志封底,印有一幅美術作品《矮個子》,是一幅油畫,刻畫的是一個貴州苗族的漢子,矮胖矮胖的,黑而且丑,彎著腰用力抱著一個吊腳樓樹樁,用盡全身之力,樹樁卻紋絲不動。作者署名為譚冬生,其簡介是《戰(zhàn)士報》原記者,后轉業(yè)至共青團湖南省委《年輕人》雜志社任美術編輯。

《雪域鐵流》
(國畫)200x200cm
看完簡介后,我的“畫家夢”似乎有一絲靈光閃現(xiàn),美術院校怎么招考,他應該知道。然后,我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寫了一封長信,自述我如何如何愛好繪畫,山區(qū)縣城交通信息如何閉塞,尋師學畫如何艱難,美術院??寄男﹥热?,怎樣參加考試等等。封好信封,寄給了遠方的雜志社。信寄出后,我在企盼中等待。七八天后,學校喇叭通知:“高六十一班朱戊揚同學趕快到校傳達室領取信件。”我飛跑至傳達室,看到遞給我的信封上赫然印著“年輕人雜志社”字樣,心里激動得砰砰直跳,仿佛心臟要跳出來。迫不急待拆開信封,認真閱讀。信中,譚冬生老師,首先稱贊我,在山區(qū)學習環(huán)境這么艱苦的條件下,自學美術的精神難能可貴,再告訴我美術院??荚囆枰妓孛琛⑸?、速寫或設計,希望我能克服重重困難,達到目標等等。從譚冬生老師的回信中,我了解到美術院校的考試科目。然而,連什么叫素描、色彩我都不知道,更何談考試。于是,我找出上初中時留下的那一本本薄薄的美術課本仔細閱讀,才知道了“樸素的描繪叫素描,也可稱做單色畫”;知道了“色彩”就是水彩、水粉、油畫等與中國畫相對應的一些西洋畫種;知道了“中國畫”“國畫”的概念。沒有美術老師,只能自學美術,慢慢地摸索。接著就要高考了,我天生就對數(shù)理化不愛好,高考時,預考就很難通過。怎么辦?我步行四十余里,進城尋找老師。最后到縣教委打聽,得知新寧一中剛好分配了一名從衡陽師范學院美術系畢業(yè)的老師,叫蔣昌一。于是我找到了蔣老師,向他表達了我自幼酷愛繪畫,想成為一名畫家的心愿。昌一老師也是農村出生,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學習,最后才考上美術院校的。他接納了我。這樣,我跟隨他學習美術基礎知識兩年,參加了三次美術院??荚嚒5谝荒暧捎谙到y(tǒng)學習不深,專業(yè)考試沒有通過;第二年專業(yè)考試通過了湖南省輕工業(yè)??茖W校,美術、文化成績分別超過分數(shù)錢27分、40分,但在錄取中依然落榜。

《驚秋》
(工筆)
這一次落榜,對我的打擊很大,記得從縣教委得知自己落榜的消息后,瘦弱不堪的我,踉踉蹌蹌走出縣教委大門,暈倒在大門外,被路人掐了人中穴位才醒過來。我沒有勇氣回家,家里已是一貧如洗。這時的我,深深地感受到項羽當年“無臉見江東父老”的那種悲愴。
恰在此時,我碰到了一位同樣落榜的李姓同學,他雖然落榜,但很樂觀。他邀請我到他家去住幾天。
于是,我與他結伴來到他家門前,只見一棟搖搖欲墜的古老木屋,座落在一片長滿荒草的山坡下。進入古木屋的那條被太陽爆曬過的黃泥土路,高高低低,坑坑洼洼,仿佛歷經(jīng)了一兩個世紀的滄桑,明顯就是那種“天晴一把刀,落雨一窠糟”的情況。沿著這條一米來寬的小路,走到堂屋門前,門窗早已破爛不堪,隨便用幾根木方釘上去,以便冬天貼幾張紙防風。屋內已有幾扇木板墻不在了,用一些泥磚間隔著。房里的床具已十分老舊,黑乎乎的,應該是民國時期用過來的。廚房也很小,是用泥磚臨時搭建的,幾塊石頭碼成一個土灶,支撐起一個殘缺了三分之一的鐵鍋,不多的幾只碗也殘缺不全,筷子是新劈的竹子做成的,磨得很細。站在同學家的堂屋門前觀望,大門前面只有不到四米來寬的空坪,下面是土坎,土坎下是農田,田里水很淺,是剛插不久的晚稻秧苗,一看就顯得嚴重營養(yǎng)不良。田垅大概有四五畝,盡頭是山,左右是山,山不高,無樹。被太陽曬得發(fā)紅的山坡長著些野草,偶爾能看到幾個刺蓬。這里根本沒有小溪,農作物完全靠天水。生活用水就是他房屋左邊的一丘田埂下用田泥圍成的一個淺淺的不足一平方米的水池,水很少,只能用竹勺一勺一勺輕輕地舀,不能太重,否則會晃動出底層的泥砂??吹竭@里,我眼睛濕了。

《湖南美術館建設之一》
175x160cm
在他家我住了三天,同學的父母均已六十多歲。他父親非常健談,寫得一手好書法,尤其是吟詩作對,出口成章,解放前應該讀了不少書,一個舊文人的樣子。只不過在生產隊里,就不呷香了,掙的工分應該不多。生產責任制后,肯定不善種植。他母親做著家務活或農活,任勞任怨,講話輕言細語,有民國時期婦女那種賢淑。同學家雖然家境不好,但他一家人卻很樂觀,對我也很好,他父親跑到離家七八里的小鎮(zhèn)上買幾塊豆腐回來,用柴火灰吸干水分,再洗凈、晾曬,每餐切半塊,切成細絲伴新鮮辣椒炒,味道很爽。想想在那個年代,這就是一頓美餐了。在同學家的幾天里,他父母也勸導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半途而廢,不要怕困難,只要付出了十倍乃至百倍的努力,即使最終沒有能達到目標,至少不會后悔。同學也安慰我:“你看我家這個樣子,環(huán)境也遠遠不如你們那里,我們還得活下去,還得想辦法活得更好?!钡拇_,我的家鄉(xiāng)大灣村生活環(huán)境比他這里要好很多,雖然離縣城比較遠,但那里山高林密,四面環(huán)山,一條小溪穿村而過,一路蜿蜒逶迤向東北方緩緩流去,大有一番桃花源的意境。在修進村公路前,有一條古老的石板路,小石板一塊接一塊,連綿不斷通向山外的世界。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是我童年的樂園,是我一生中魂牽夢繞的地方。盡管兒時,八字先生說我八字太大,有克父母之嫌,要認個干娘。如要想有所作為,必須遠離胞衣之地。然而每當我遠離胞衣之地,北上京都或南下深廣,一到晚上睡覺,總做童年的舊夢。沒辦法,既然八字天注定,何必人為更改,不如坦然面對。

《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國畫)68x136cm
不久,我那同學來信,說一位美院畢業(yè)的師兄毅然辭去公職,在懷化創(chuàng)辦工藝美術公司,急招美工數(shù)名,他問我是否愿意與他一起去懷化做事。我正“山窮水盡”,有這等“柳暗花明”的好事,如何不肯?于是我與同學辭別父母,前往懷化應聘。通過一年的美術實踐工作,我收獲頗多。我決定再次參加美術院??荚??!熬\所至,金石為開”,專業(yè)考試后不久,我收到了報考學校招生辦的一封信,是招生科的一位叫楊光弦的女性科長寫給我的,信中說:“朱戊揚同學,你專業(yè)考得很好,排全省第二名,你接下來要抓緊復習文化知識,如果文化成績不能通過,那么你將前功盡棄……”看楊光弦科長的來信,我既高興,又擔心。不到兩個月的復習時間,文化成績考試又能否通過?蒼天不負有心人。在這次考試中,我文化成績通過了,終于如愿考上了美術院校。我想,如果沒有楊科長的那番囑咐與叮嚀,也許我沒有那么刻苦復習的動力,文化成績還不一定能夠通過呢。無疑,她是我人生中的又一位貴人。入校后,我又遇到人生中另一位貴人莫迎武老師。莫老師家學淵源深厚,其父親就是一位當?shù)睾苡忻膰嫾?。故而,莫老師在國畫花鳥方面造詣頗深,早年在省陶瓷研究院工作時,為郴州全國女排訓練基地創(chuàng)作了大型陶瓷壁畫《中國姑娘》,一舉成名。跟隨莫老師學習的三年里,我系統(tǒng)地學習了中國畫,較好地掌握了工筆花鳥畫的基本技法。在校學習期間,我創(chuàng)作的一幅工筆花鳥作品《天籟》,在湖南書畫研究院和湖南省電視臺聯(lián)合舉辦的“湖南省首屆花鳥畫作品大獎賽”中獲獎,得到了600元獎金。這次獲獎,可以說是我真正踏上藝術之路的第一步。

《產業(yè)扶貧托開小康路》
(合作)195cmx175cm
畢業(yè)后,我被分配到故鄉(xiāng)新寧縣計生委工作,從事宣傳教育七年。后來組織調我到縣建委工作三年,再后來到文聯(lián)工作。無論在那個工作崗位,不管工作如何繁忙,我從未放棄對繪畫的追求。那時,我主要從事辦公室工作,白天忙于行政事務,有時晚上還要加班寫材料。只有在深人靜時,我才拿起畫筆進行創(chuàng)作。夜間萬簌俱寂,而我常常因為一幅畫出來效果,激動不已,創(chuàng)作激情倍增,沒有絲毫睡意,往往畫到凌晨二點半鐘才強迫自己上床睡覺。古人云:“工夫不負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從2008年到2010年,通過了三年的頑強刻苦努力,我的專業(yè)創(chuàng)作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創(chuàng)作了《惠風》《香域》《當代神農袁隆平》《牧歸》《酣秋》《閱盡滿塘榮枯事》等中國畫作品,在國家、省市級權威性專業(yè)展覽獲獎或入展,其中有三幅作品被杭州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湖南美術館收藏。我也于2011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終于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畫家,實現(xiàn)了我兒時的畫家夢。不過,我清醒地意識到,這僅僅是代表我踏上了藝術專業(yè)的道路。繪畫藝術是我一生中的信仰,我始終是藝術道路上的一位行走者。

《高速》
(國畫)150x170cm
為人者,需有一顆感恩之心。在藝術與人生之路上,必然需要貴人相助。雖然,目前我的事業(yè)并不算成功,但我要感謝一切在我工作與藝術之路上曾給予我?guī)椭念I導、老師和朋友,他們就是我的貴人。感謝全國著名工筆人物畫家陳白一老先生生前對我藝術創(chuàng)作的指導!感謝全國著名畫家、中國現(xiàn)代沒骨畫派主持人、東方現(xiàn)代彩墨潑繪藝術創(chuàng)始人李魁正先生開智啟慧式的悉心教導!藝術之路沒有盡頭,不管平坦還是崎嶇陡峭,我仍在艱難地行走著,我將繼續(xù)孜孜求索。西方有位哲人曾經(jīng)說過:“沒有風格的作品,就象沒有命中的劍?!憋L格是每個藝術家追求的目標,但我個人認為,一位藝術家如果過早地確定風格,是一件好事,或許又是一件壞事。因為只有在不斷自我否定、自我完善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繼續(xù)拼搏和追求的人,才有可能達到藝術的高峰。記得有一位中國藝術家如是說:“一個藝術家假如他能兼容多種藝術源流的技法,善于突破舊我,善于奮進創(chuàng)新,那么他奉獻給人類社會的就是閃光的太陽?!彼囆g無涯,我在路上。我在愛戀與癡情,我在臨摹與探索,我在惶惑與焦躁,我在沉默與觀望,我在痛苦與追尋……至于能否達到彼岸,星云大師曾說過:“不比較,不計較?!边@就是我坦然面對,聊以自慰的一劑良藥。行走在藝術之路上,我無悔!

《青山無語,豐碑長存》
(國畫)66x136cm

《秋醺》
175x82cm

《冬至》
70x142cm

《秋酣》
55x160cm

《天人合一譜新曲》
(國畫)220x140cm

《天清有奇香》
136cmX68cm

《奇奇水上花》
136cmX68cm

《不是閑花野草流》
136cmX68cm

《百里荷花香滿天》
136cmX6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