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起義【4】:孫曹劉的早年
了解了“漢末三杰”皇甫嵩、朱儁、盧植,我們來認識三國三大奠基人孫堅、曹操、劉備的早年經(jīng)歷。
孫堅字文臺,在十七歲的時候,憑借智慧與勇氣,斬殺了一個海盜,這樣的青年人很快就迎來了進入官府的機會。進入官府后,孫堅積極培植自己的人脈,吸引了一大群人追隨他。比較有名的有程普、黃蓋。
《三國志·孫破虜傳》:年十七,與父共載船至錢唐,會海賊胡玉等從匏里上掠取賈人財物,方于岸上分之,行旅皆住,船不敢進。堅謂父曰:“此賊可擊,請討之?!备冈唬骸?strong>非爾所圖也?!眻孕胁俚渡习叮允謻|西指麾,若分部人兵以羅遮賊狀。賊望見,以為官兵捕之,即委財物散走。堅追,斬得一級以還;父大驚。由是顯聞,府召署假尉。
《三國志·程普傳》:從孫堅征伐,討黃巾于宛、鄧,破董卓于陽人,攻城野戰(zhàn),身被創(chuàng)夷。
《三國志·黃蓋傳》:孫堅舉義兵,蓋從之。堅南破山賊,北走董卓,拜蓋別部司馬。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和孫堅同齡,父親曹嵩是身世成謎的人,從小喜歡兵書。他抄錄眾多兵書,取名為《接要》。還注解了《孫子兵法》,流傳于世。恰好孫堅就是孫武的后人(陳壽在前面加了個“蓋”字,表示不肯定)。正是因為這樣的愛好,讓曹操能夠做到用兵如神。
《異同雜語》:博覽群書,特好兵法,抄集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孫武十三篇,皆傳于世。
《三國志·孫破虜傳》:孫堅字文臺,吳郡富春人,蓋孫武之后也。
《三國志·魏武帝紀》:養(yǎng)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
《魏書》:太祖自統(tǒng)御海內(nèi),芟夷群丑,其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臨事又手為節(jié)度,從令者克捷,違教者負敗。與虜對陳,意思安間,如不欲戰(zhàn),然及至決機乘勝,氣勢盈溢,故每戰(zhàn)必克,軍無幸勝。
劉備字玄德,是中山靖王的后人,家里有一棵高大的桑樹,在外人看來,這是家族復興的征兆。劉備就在那棵大樹下立下誓愿,要做皇帝。家里窮困的時候得和母親一道織席販履,十五歲那年求學于盧植處,和上集內(nèi)容接上了。在盧植處畢業(yè)后,劉備變得寡言少語,喜怒不形于色,但能夠折節(jié)下士,能得眾人擁戴。比如關(guān)羽、張飛,就是在這時候跟隨劉備的。
《三國志·先主傳》: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后也。
舍東南角籬上有桑樹生高五丈馀,遙望見童童如小車蓋,往來者皆怪此樹非凡,或謂當出貴人。
與宗中諸小兒於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
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席為業(yè)。
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jié)豪俠,年少爭附之。
《三國志·關(guān)羽傳》:先主於鄉(xiāng)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御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