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前總理施羅德現(xiàn)身莫斯科,絕非只是“度假”那么簡單

文/刺客
俄羅斯因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壓氣站渦輪機故障,曾一度中斷對歐全部供氣。在加拿大和德國把渦輪機送回俄羅斯之后,俄方才開始恢復對歐供氣。不過,管道供氣量卻只有正常供氣量的40%。俄羅斯的這一系列操作,讓歐洲普遍擔憂俄羅斯會隨時切斷天然氣供應。
果不其然,北溪-1號日前開始恢復供氣之后,歐洲國家稍稍松了口氣。然而,俄羅斯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宣布一消息,又讓歐洲開始緊張起來。據(jù)觀察者網(wǎng)26日報道,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在聲明中宣布,北溪-1天然氣管道一處壓縮機站又出問題。這讓北溪-1天然氣輸送量從此前的40%,銳減至設計產(chǎn)能的20%。
俄羅斯多次以“設備發(fā)生故障”為借口,對輸歐天然氣進行限制。如果說沒有政治因素在其中,至少歐洲人是不會相信的。負責渦輪機制造的德國西門子公司表示:渦輪機技術維修與俄氣減少對歐供應“沒有聯(lián)系”。顯然,這是俄羅斯對歐洲的一種反制措施。
對此,德國副總理兼經(jīng)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日前指責稱:“俄羅斯違反條約,指責他人,他們正在玩一場危險的游戲”。歐洲輿論也認為,俄羅斯未來能否繼續(xù)保持對歐天然氣的供應,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與此同時,俄羅斯此舉,還會進一步推高天然氣的價格,給歐洲的通脹危機火上澆油。
德國作為對俄氣依賴較嚴重的國家,該國自俄烏沖突之后,就一直想方設法減少對俄氣的依賴程度。根據(jù)柏林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德國對俄氣的進口量已從之前的55%,降低至目前的35%。另外,德國在加緊建設液化天然氣基礎設施,準備從美國或者澳洲接收更多的液化天然氣。
不過,無論德國再怎么努力,還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畢竟,德國想要在短時間內(nèi)填補俄氣35%的市場份額,可能性為零。更何況,德國舍近求遠購買美國價格更高昂的頁巖氣,只會加劇國內(nèi)的通脹率,并不符合國家經(jīng)濟和民生利益。
所以,德國為了應對這種糟糕的局面,唯一能做的,就是呼吁國內(nèi)企業(yè)和家庭用戶“節(jié)約用氣”。德國官員日前還聲稱,當局可能會通過立法,來強制企業(yè)和家庭用戶減少天然氣的使用量。但這不是德國政府解決天然氣匱乏的最好辦法。很多德國人都在擔憂,如果俄羅斯在冬季來臨之際切斷對歐供氣,將會使他們無法熬過這個冬天。
俄羅斯打能源牌,受到波及的并不僅僅只是德國,整個西方世界有可能會承受更大的折磨。美國國務院高級能源顧問霍克斯坦26日緊急訪問布魯塞爾,與歐盟官員討論應急計劃。會后他還對媒體表達這樣的擔憂:這是西方最大的恐懼,莫斯科此舉,對歐洲造成的影響可能波及美國,導致天然氣和電力價格飆升。
顯然,俄羅斯頻頻動用能源牌反制西方的挑釁,歐盟實在沒轍。因此,找俄羅斯“講和”就成了它們的最好選擇。據(jù)《參考消息》27日報道,德國前總理施羅德表示,他正在莫斯科“度假”,下榻的地方就在俄羅斯能源公司總部附近。對此,有分析認為,施羅德正在代表朔爾茨進行談判,否則的話,他為何要在這敏感時刻去莫斯科“度假”呢?
眾所周知,在施羅德和默克爾時期的德國,與俄羅斯的關系還相對比較密切,施羅德與普京之間的交情也算還不錯。所以說,施羅德這時候現(xiàn)身莫斯科,絕非只是去“度假”那么簡單。相反,他有可能是在與莫斯科方面進行某種秘密談判,目的無非就是試圖說服俄羅斯不要停止對歐洲供氣。
歐洲雖說恨不得將俄羅斯置于死地,無奈在能源領域上被人家卡脖子,其對俄戰(zhàn)略處處陷于被動局面。而美國縱然有通天的本領,但卻無法滿足歐洲盟友在能源方面的需求。因此,歐洲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讓施羅德赴俄找普京密談,以確保歐洲這個冬天不會斷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