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fēng)說四句教。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
當(dāng)下資訊氾濫,多少人聽過,卻不理解?
千古流傳至今,多少人能夠,主願前行??
為天地立心
要為天地立心,那要懂得天心。什麼是天心?
天心與民心有一定的呼應(yīng)。
這會有痕跡,呈現(xiàn)出來,也有一定的方式,可以感知。
若某人為良心呼喊,卻身處孤獨?那便是暗夜。
若某人為公心發(fā)聲,而一呼百應(yīng)?那便是光明。
若有為私利發(fā)怒,卻人人贊同,那肯定是作亂!
無情理的事情,卻進行的順利?那肯定是虛假!
詩冠六經(jīng)通天地心,由衷心,氣至理,便能天聽。
這有多少人不能知,這有多難,而不可能行呢?
心,正不正?那就要看義,有沒有了。
先儒是用氣與理,來作表述的名詞。
義俱理,心俱氣。古字禮通理,而樂音本是心動象。
為生民立命
社會上,格局不同,渠道不一,各有各的適應(yīng),是一種多元的狀態(tài)。組成的份子,一定是人。人人有良心,各個可致之。這更是一種統(tǒng)一的狀態(tài)。是人能不能真誠?決定能不能知己,以及知人。是清、是濁的氣息,使人紛爭。是明、是眛的不同,使人分別。
?
每個人的基點、顏色、程度等等,各有不同,讓每個人的良知,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順利推演路徑,找到那相同的境地,完整那個美好、善良的心。
如此一來,便會產(chǎn)生堅信,能夠漸成實力,由於推己及人,有此有彼,建設(shè)扎實,到各個人身上,能安生立命,便可以促進,大眾的和諧與安寧。
為往聖繼絕學(xué)
孔廟,經(jīng)過歷朝歷代到現(xiàn)在,或左旋或右轉(zhuǎn),不在彼就是在此,雖不曾絕斷,卻也有巨大誤會,多少記憶和片段,多少零星不堪?或多少完整宏觀?學(xué)得完整,融會貫通之後,自然在碎片中,也見得成就,宏觀裡,也會有細密精巧。尊復(fù)人心本善的要旨,對應(yīng)不同的呼喚,陳班就列,各個順情帶理,自平賊心,便有門道途徑。周孔制禮作樂,漢唐樂府正教,難得精華,禮樂詩教,正直中通,大雅彰化,完整接續(xù),王道素心。
為萬世開太平
社會是多元,人心是一致。許多表象與內(nèi)理,不同隔閡與差距,都需要完整的論述,有具體做法,跨越時空,持續(xù)推進,穩(wěn)健經(jīng)濟,才會帶動更多理解,促進和平。無論國界、人種,或腳步,皆可嚮往,擁抱世界大同。
當(dāng)代復(fù)興,必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