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我們選擇希望

相對于大劉的原著,除了“流浪地球”這一主題框架,整個電影完全是個全新的故事。不過,因為原著小說的視角更為宏大,為了故事性和觀賞性做出的改編無可厚非,但是原著的精神內(nèi)核還是保留了下來。
原著的故事其實更加黑暗和絕望,大劉更喜歡批判人類的人性黑暗面,而且《流浪地球》本身也是末世系列的其中一部。電影版要更“正能量”一點,更多的關(guān)注人性的閃光點。但是我想這也是大劉所推崇的,人類縱然有著再多的劣跡,但人類本身也是這顆星球上最偉大的創(chuàng)造。
回歸電影本身,選擇了講述“流浪地球”計劃的前兩個階段,即“逃逸時代”。雖然很多人認為叛軍才是最大的看點,不過,我還是更相信希望,“流浪地球”計劃的本身才是人類最偉大的體現(xiàn)。
正如電影一直所宣傳的,“無論最終結(jié)果將人類歷史導(dǎo)向何處,我們選擇希望”。促使地球成功逃逸的不是所謂的超級英雄,而是一百五十萬人的全球救援和無數(shù)人的自我犧牲?!傲骼说暮匠烫L太長”,歷時二千五百年的“流浪地球”計劃的成敗永遠是未知的,但是只要人類還存在,就一直會有希望。
我很喜歡《科技猿人》里的一段話“地球,也只是浩瀚宇宙里一顆小小的,所謂藍色的彈珠而已,那么國家之間比來比去又有什么意義,對于整體人類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發(fā)展出可控核聚變,沖出地球,移民宇宙”。
我希望《流浪地球》會是中國科幻片的起點,而不是不可逾越的豐碑,畢竟有大劉的原著珠玉在前和國內(nèi)已經(jīng)成熟的特效制作團隊,只需要一個用心講故事的導(dǎo)演,就可以拍出富有中國精神內(nèi)核的科幻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