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1道可道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3不尚賢 4道沖 5天地不仁 6谷神不死 7天長地久 8上善若水
9持而盈之 10載營魄抱一?
11三十輻共一轂 12五色令人目盲 13寵辱不驚 14視之不見 15古之善為道者 16致虛極
17太上 18大道廢 19絕圣棄智 20唯之與啊
21孔德之容
22
22.1曲則全 枉則直
22.2洼則盈 敝則新
22.3少則得 多則惑
22.4是以圣人抱一 為天下式
22.5不自見 故明
22.6不自是故彰
22.7不自伐 故有功
22.8不自矜 故長
22.9夫唯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2.10古之所謂曲則全者 豈虛言哉
22.11誠全而歸之
22
1曲則全 枉則直
2洼則盈 敝則新
3少則得 多則惑
4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
5不自見故明
6不自是 故彰
7不自伐故有功
8不自矜故長
9夫唯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10古之所謂曲則全者 豈虛言哉
11誠全而歸之
二十二章 1
1曲則全 枉則直
2洼則盈 敝則新
3少則得 多則惑
4是以圣人抱一 為天下式
5不自見故明
6不自是故彰
7不自伐故有功
8不自矜故長
9夫唯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10古之所謂曲則全者 豈虛言哉
11誠全而歸之
二十二2
1曲則全枉則直
2洼則盈 敝則新
3少則得多則惑
4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
5不自見故明
6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9夫唯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10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二十二章3
曲則全 枉則直
洼則盈 敝則新
少則得 多則惑
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二十二章4
曲則全 枉則直
洼則盈敝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二十二章5?
曲則全枉則直
洼則盈敝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二十二章6
曲則全 枉則直
洼則盈敝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不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二十二章7
曲則全 枉則直
洼則盈敝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二十二章8
曲則全枉則直
洼則盈敝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二十二章9
曲則全枉則直
洼則盈敝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二十二 10
曲則全枉則直
洼則盈敝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xiāng)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wèi)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學而 為政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xiāng)黨第十
學而 為政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 雍也第六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 鄉(xiāng)黨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