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過1500名師生遭殃,除了牛奶,還有哪些食物容易造成中毒?
日本富士市16所中小學和5所幼兒園,累計已有超過1500名學生和教職員工出現(xiàn)腹瀉、腹痛等癥狀,之后被查明是問題牛奶導致的的集體食物中毒。
那么,除了牛奶,還有哪些食物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呢?
1.?豆角:豆角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菜色,但就是這么稀松平常的豆角背后也隱藏著中毒的風險。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豆角的種類越來越多,同時大棚等種植技術也在進步,豆角產(chǎn)出量大,人們吃豆角的頻率自然也隨之增加,吃得越多,越容易放松警惕,一旦加工烹飪時沒有徹底煮熟,豆角中的皂素毒、植物血凝毒素沒有被完全破壞,人吃了就容易中毒。

2.?發(fā)芽土豆:正常的土豆當然沒有讓人中毒的風險,可如果因為保存不當,土豆發(fā)芽了,那么土豆內(nèi)的龍葵堿含量會迅速增加,而這種物質(zhì)極其容易導致食物中毒。
3.?新鮮黃花菜:黃花菜是山野間最常見的野生食材之一,但是你知道嗎?有時候,菜太新鮮了也不是件好事,黃花菜就是這樣,正因為它新鮮,所以內(nèi)部還含有大量的秋水仙堿未被排出,秋水仙堿本身無毒,但進入人體后會被氧化成毒性極強的二秋水仙堿,進而導致食物中毒。

4.?甘蔗:市面上的甘蔗基本上都是經(jīng)過保鮮處理的,因此在保存過程中如果發(fā)霉,誤食后就可能會造成霉菌中毒,導致視神經(jīng)、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損,嚴重者甚至還會雙目失明,或者患上全身痙攣性癱瘓。所以挑選甘蔗時,對于那些表面帶“死色”,切開后斷面呈黃色或豬肝色,聞起來有霉味,咬一口帶酸味、酒糟味的甘蔗,一定要避開,即使已經(jīng)買下來了,為了安全著想,最好不要食用。
5.?野生蘑菇:誤食有毒的野生蘑菇導致食物中毒的新聞每年都在發(fā)生,特別是兩廣地區(qū),蘑菇種類非常多,許多蘑菇又長得極其相似,僅憑肉眼難以辨認,很容易將毒菇當成可食用菇,所以對于野蘑菇,一定要慎重采摘。

6.?生豆?jié){:豆?jié){的營養(yǎng)價值自然不必多說,但是也要注意,生大豆中同樣含有有毒成分,如果豆?jié){沒有煮熟就被端上餐桌,豆?jié){中的皂素等有害成分沒有被完全破壞,飲用之后就會引起中毒。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豆?jié){和其它食物不同,它還有一個“假沸”的過程,就是看起來好像燒開了,熟透了,但其實還沒有,很容易迷惑對豆?jié){不熟悉的人,導致誤食中毒,所以對于豆?jié){我們必須在“假沸”后繼續(xù)加熱10分鐘左右,這樣才能達到可食用的程度。
7.?木薯:木薯雖然富含淀粉,但也同樣含有毒素,而且新鮮塊根毒性更大,因此,食用木薯一定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能攝入生的或未煮熟的木薯,當中的亞麻仁苦苷、亞麻仁苦苷酶經(jīng)胃酸水解后會產(chǎn)生游離的氫氰酸,造成人體中毒,如果食用150~300克生木薯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所以為了防止木薯中毒,一般都要在食用前去皮,并用清水浸泡一段時間,使有毒物質(zhì)充分溶解。

8.?木耳:首先,鮮木耳是不能吃的,因為鮮木耳中含有一種有毒物質(zhì),不能直接食用,必須經(jīng)過暴曬,等有毒物質(zhì)分解后才能食用,所以我們?nèi)粘I钪谐R姷亩际歉赡径蛑匦屡莅l(fā)的木耳。
其次,久泡的木耳也不能食用,干木耳本身無毒,但如果浸泡時間太長則容易被椰毒假單胞桿菌污染,然后這種細菌又會產(chǎn)生致命毒素,最終引起食物中毒。
而且,這種致命毒素一旦產(chǎn)生,一般烹飪方法都不能破壞它的毒性,即使加熱后食用仍然可以發(fā)揮毒效,非常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