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花去看你
扛花去看你
窗外,暖風(fēng)細(xì)雨培育著春天。我在屋里看老樹的畫,白衫男子,戴禮帽,幾分倜儻。他肩扛一棵花,緋紅的花朵,開得顛顛蕩蕩,密密匝匝。軟綿綿的春風(fēng)拂耳向后飄,男子立在一江茫茫春水岸,腳底草色淺綠。題字點(diǎn)亮意境,老樹寫:待到春風(fēng)吹起,我扛花去看你。
成年人有情懷,未必就能實現(xiàn),大多數(shù)時候,會被絆著束著壓抑著。哪個男子會扛如此大棵花?這畫多少帶著理想主義色彩。
老樹的創(chuàng)作談,讓我心里咯噔了。
老樹說起讀小學(xué)時,春天,同學(xué)們?nèi)W(xué)校,都會捎帶一些花,插在墨水瓶里,擺教室窗臺。等長大點(diǎn),有力氣了,他拎上斧頭,跑到山里砍了一棵特別大的山花,扛回家。沒地方插,就把它杵進(jìn)養(yǎng)魚的水缸??富ǎ@是親身經(jīng)歷。
這也是我們的集體經(jīng)歷啊。
到了春天,油菜花、紫云英,這是叫得出名字的,還有沒名字的草花,我們像勤勞的小蜜蜂搜集花蜜一樣,尋找自己眼里最美麗的一朵,采上后帶到學(xué)校,插進(jìn)瓶瓶罐罐,把教室,打扮得花園一樣。稚嫩的我在作文本上寫“我們的教室,蕩漾在五彩的朝霞里”,老師將句子用紅筆劃出,批注“好”。這個“好”,讓我的小心臟撲撲狂跳,跟后來第一篇文字在報上刊登一樣激動。
那時春游,老師領(lǐng)著無非去離校不遠(yuǎn)的山包包,男女同學(xué)小山雀一樣嘰嘰喳喳鉆進(jìn)叢林,選最耀眼的映山紅,大棵大棵掰倒,紅紅紫紫抱滿懷,浩浩蕩蕩回。教室里的瓶罐口徑可容不下,一部分帶回家,媽媽做腌菜的甏和罐,高高低低插上,擺院里。美好的春天,進(jìn)駐了我家。
老師沒教我們什么是美學(xué),更沒有書本和電視啟發(fā)。惟有來自大地的涵養(yǎng),小小人兒感受到春天的甜蜜可喜,活著的美好。我們對美的意識渾然天成。
雨水落,暖風(fēng)吹,燕子“喈喈”叫著穿柳簾。等剝掉老棉襖里的絲棉,只穿兩層夾衣,我們拿上剪刀和苗籃,去田埂剪馬蘭頭,但更歡喜扯上棉線去放風(fēng)箏。撒開雙腿在田埂上跑,一步一步松軟滑膩,有踩著水泡泡一樣的失重。一不小心就翻倒在麥田里,而麥田,真是綠得讓人牙根都酥軟了,軟厚,微濕,面粉團(tuán)一樣的孩子,哪里會摔疼。順勢在上面咕嚕咕嚕打幾個滾,攤開四肢躺著,陽光刺目,閉眼留一條縫,暖意沒有因為虛上眼而稍減。何止是暖,簡直是熱,夾衣也剝掉了,就剩單布衫,身體松快得像要長出蝶翅一樣。從田野回來,不光頭上帶著草屑,衣服有深淺不一的草漬,人也會有一股青草的甜香、土的腥味,那是春天的氣息、大地的體香。
并不知道這種行為,有個文雅的說法,叫接地氣、踏青。
一切都自然而然,平常樸素,然而正是這樣的平常樸素,構(gòu)成了我們生命最重要的部分。
“你”已成了我回不去的原鄉(xiāng)??富ǖ睦蠘?,隔著一江水,也無處覓渡。記憶卻如地底潛流的水,看不見,卻滋養(yǎng)著我們靈魂。
? ?作者:阿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