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孤獨感,當我十五歲,一個人,在異國他鄉(xiāng)

???up,可能給不了一些建議,畢竟我也因此患上了焦慮與抑郁。長期的孤獨往往是被迫的,可能是與身邊環(huán)境的格格不入,是獲得看世界的另一種眼光,是缺乏愛或者說是感情,是敏感地察覺殘缺。也許需要破壞過去的環(huán)境,讓自己忙碌起來(忙碌過后可能是無助的空虛感),它本身就是難以消除的,“你的每一個生命年代僅僅屬于你,你必須獨自承擔歲月在你的心靈上和身體上的刻痕?!?/p>
???算是我胡言亂語的建議,我自己是看書,在書里面看看不一樣的東西,屬于世界和人類璀璨的知識的東西;還有練字,可能那時候會聚精會神在這里,有個晉升的目標;最好的可能是有幾個朋友吧,能滿足分享欲,讓存在變得有意義,有人在意。這社會就像一片蓮藕,總會相連。
??(以下是過去在空間里談論這件事的一些話,可能給不了什么,非常抱歉)
???刷視頻看見了史鐵生《務虛筆記》的一段對話:
???“一個真正想死的人,不會再計較人們說什么,一個拿死說來說去的人,以我的經驗來看并不是真的想死,而是.……”
???“而是什么?”
???“而是還在…還在渴望愛?!?/p>
???是F醫(yī)生(角色之一)的對話,作者說可能會是三種對話情況。這就不去考慮那些情況,我只是查資料看看真?zhèn)?,不可否認是好書,但現(xiàn)在不太適合大家。
???通過對話,我想到了周國平在他的一本思想精華集合的書《人生哲思錄》(19年最新版),在里面的“愛與孤獨”這一篇就寫了類似的一些話。
???這本書也能回答之前有人對我的看法,那看法很精辟,讓我反思了好久:
????
????“其實你心里根本沒有愛,誰陪著你,你就愛誰,不是嗎?”?
????Ta說得沒錯,我確實是這樣的人……因為我受到生活至今的環(huán)境影響,具體內容在另一個地方上敘述過,也給了一部分人,在此就不繼續(xù)贅述。
????而在周國平的這篇內容中,有這些句話:???
???“愛和孤獨是人生最美麗的兩支曲子,兩者缺一不可。無愛的心靈不會體味孤獨,未曾體味過孤獨的人也不可能懂得愛。”
???“原來,孤獨也是一種愛。
???“在最內在的精神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愛不能消除這種孤獨,但正因為由己及人地領悟到了別人的孤獨,我們內心才會對別人充滿最誠摯的愛”
???“孤獨源于愛,無愛的人不會孤獨?!?/p>
???給予出別樣的思路,理清楚了兩者的關系,也便回答了那個看法。
???不單單是周國平,例如哲學家尼采也是描寫孤獨,他的孤獨不是純粹單一的無痛呻吟,在此上,他的愛不是來自亙古不變的愛情,而是友誼,但因為他極致的孤獨與思想(源于他從小開始的童年),讓他自己假想了一個朋友——查拉圖斯特拉
???他描寫孤獨的方式可以從他的詩里看出:
???“像一縷青煙
????把寒冷的天空尋求?!薄豆陋殹?/p>
???“此刻,白晝厭倦了白晝,
????小溪又開始淙淙吟唱
????把一切渴望撫慰,
????天穹懸掛在金黃的蛛網(wǎng)里,
????向每個疲倦者低語:“安息吧!”
????憂郁的心呵,你為何不肯安息,
????是什么刺得你雙腳流血地奔逃……
????你究竟期待著什么?”《最孤獨者》
???他的孤獨讓他幻想出查拉圖斯特拉,寫出《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酒神頌》、《查拉圖斯特拉的格言和歌》。
???還有一個描寫孤獨極致的作家——村上春樹,他的作品多數(shù)都是來自青春中那種悲痛欲絕的孤獨,來自精神深處。他的語言和內容如此平淡,但充滿現(xiàn)實的壓抑。最廣為人知的是他的《挪威的森林》,還有他的一本描寫孤獨的短篇小說集《列克星敦的幽靈》,里面的列克星敦的老人(沒有人的陪伴)、綠獸(暴力獵奇)、冰男(北極的孤獨與格格不入)等人物。
???我的心理狀態(tài)導致渴望愛,以至于孤獨。所以開始看書,但書籍并不能解決問題,只是讓問題更加條理化。我用無數(shù)的書籍汲取教訓,梳理來自個體的思維。因此我清楚我的問題,但這么多年環(huán)境的影響根深蒂固,難以解決……
???只能順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