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陷入自我感動的導(dǎo)演是拍不出喜聞樂見的故事的
??這兩天B站上線了深海,因為看見過一些影評人的安利,今天終于看了,結(jié)果,出乎意料地大失所望。
??一個字,爛,兩個字,爛透了。
??果然,國產(chǎn)動漫還是沒有擺脫只卷特效而劇情擺爛的魔咒,甚至在我看來,《深?!返膭∏椴糠诌€不如前一段上映的《楊戩》。雖然后者劇情上有著邏輯上的硬傷,但它最起碼有最基本的起承轉(zhuǎn)合,除了最后結(jié)局的所謂“輪回”和可憐的無辜被隊友背刺的申公豹讓我一臉懵逼以外,這個劇情起碼講了一個勉強能讓我爽到的、對抗強權(quán)的故事。
??但是深海的劇情,只能說,一句話就概括完了。兩個小時的電影,講了一個一句話就能概括絕大部分信息的故事,實在是一種大炮打蚊子的操作。
??一個家庭不幸而患上抑郁癥的小女孩在掉進海里之后被一個萍水相逢的男人救了,男人因救人而死,女孩做了一個光怪陸離與現(xiàn)實間形成了種種映射的夢,并在夢里得到了救贖。
??是的,就是這樣一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俗套到不能再俗套的故事,導(dǎo)演使用了一大堆無效的鏡頭堆砌,足足講了將近兩個小時。
??其次回到故事本身,即使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深海》依舊能出現(xiàn)邏輯上的硬傷。
??這個電影宣傳的基調(diào)我可以理解為一個“溫暖”與“被救贖”的故事。但眾所周知,拋開劑量談毒性的都是xx,你溫暖,行,你救贖,也可以,但也要有個限度吧?
??男主用生命保護女主,這已經(jīng)不能說單單“溫暖”的范疇了,這是犧牲,是見義勇為。
??再從女主的角度來看,是,你的性命被拯救了,可拯救你的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然后……你看開了?不抑郁了?被救贖了?
??這種事情,發(fā)生在任何正常人身上,都應(yīng)該會懷著負罪感,想著為什么要拖累別人?為什么死的是一個無辜的人?為什么死的不是自己?沒有人會覺得自己是會被救贖吧。更何況女主是一個抑郁癥病人!合著女主在男主死了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男主這個人死了,我多后悔或者我要負起責(zé)任,而是男主生前對她說的一堆“要發(fā)自真心笑”啊的車轱轆話?
??那男主是個什么純純倒霉的大冤種。
??單純只看這個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見義勇為、舍生忘死的故事,導(dǎo)演卻非要生硬地把鏡頭轉(zhuǎn)移到“抑郁癥”上。在人命關(guān)天的頭等大事上,“抑郁癥”一定是那個聲量較小的話題才對。試問,如果把“抑郁癥”換成別的什么原因,比如“理想破滅”啊,“做生意失敗”啊,或者“失戀”啊,還會有這么多噱頭來給宣發(fā)制造討論度嗎?
??拋開劇情只談抑郁癥的話,抑郁癥它是一種病,是需要看醫(yī)生吃藥的病,不是你犧牲一條人命并且讓那人臨死前祝福你“笑都是法子真心的”就可以治好的!如果想觸碰“抑郁癥”這個話題,為什么說一套做一套,從父親嘴里表達出“并不是笑一笑就能好”的觀點,卻讓男主救贖女主并希望女主發(fā)自真心笑這條線貫穿電影始終?并且電影完全沒有提到女主吃藥啊之類的情節(jié),這部電影真的不是在加深刻板印象嗎?
??
??有人說我劇情很好,伏筆很多,說不好的人就是沒看懂。那再看到電影的伏筆,額……這玩意兒也叫伏筆?
??在我的理解上,伏筆、鋪墊、暗線這種東西是錦上添花的,比如隔壁球二中MOSS在背后操控著一切的伏筆,或者周喆直與MOSS對峙威懾的暗線,這叫伏筆,而不是shi上刻字,你刻得再好,就是王羲之再世,也是shi。
??但拋開電影本身是錦還是shi的問題不談,《深海》的伏筆和暗喻本身,也算不上巧妙。
??導(dǎo)演恨不得舉個牌子告訴你,這個女孩是抑郁癥,家庭不幸福,男主和女主在遭遇一場海難,男主在救女主。這些東西在電影的前半部分已經(jīng)明明確確地糊在了我的臉上,只要我沒跳過,我就能看出來,那個女孩心理狀態(tài)有問題,中間再穿插上男女主在海面上漂流男主還給女主打起的鏡頭,都這么明顯了,這叫暗示?這有什么看不懂的呢?
??其次再談到深海大飯店中的比喻,那個小海獺名字叫“糖豆兒”,這種導(dǎo)演都寫臉上了,就不能算什么高明的、巧妙的暗喻了吧。那個船長象征女主她爸,還有個什么夫人象征女主后媽,這東西明顯得就像導(dǎo)演張牙舞爪地在你面前跳鋼管舞,手里舉個牌子告訴你這倆人物暗示著什么。還有什么女主從被深海大飯店的員工排斥到被接納,赤裸裸地再暗示女主渴望在現(xiàn)實中也被接納什么的。
那種更無意義的伏筆,比如男主腹部的傷啊,身上的毯子,養(yǎng)的貓,手機啊之類的,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上面如果是雞肋的話,那有些設(shè)定更是xx,什么深海里的生物沾水會變成本體啊,深海中除了大飯店還有什么啊,這一切的一切毫無邏輯,全都用“夢境”來開脫,是否太過于牽強?
??退一萬步說,這種幼稚的、淺顯的伏筆就算一刷沒看出來,經(jīng)人一說也能立馬get到,實在是沒有什么可取的高明之處。
??
??
??笑點呢?過于尷尬。淚點呢?太過刻意和拖沓。說實話,感覺把前面的一個半小時的無效敘事給去掉,該哭出來的也能哭出來。加上一個半小時的鋪墊,這與《獨行月球》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太刻意了吧。男主的死,真的必要嗎?如果結(jié)局是女主也鼓勵男主堅持一下一起活下來,變成雙向救贖就不好哭了嗎?為了be而be,從來都是講故事的大忌。
??那么,能被吹到如此高度的電影,其深度起碼也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級別吧。同樣是在海上漂流,人家有三種甚至以上的理解方法,層層深挖,總感覺還有一些可以探究的東西,動物,自然,宗教,人性,等等。而深海呢?就像一個沒有核的洋蔥,扒開啥都沒有。
? ? ? 說深海是洋蔥都委屈洋蔥了,洋蔥起碼有很多層,深海,兩層?頂天了。
??所以說拋開劇情拋開伏筆談深度,深海也一樣拉胯。
??
??再說它引以為傲的特效,啊,只能說太多的無效技術(shù),這么復(fù)雜的技術(shù)觀感還沒有《楊戩》一類的好,實在是把力氣使錯了地方。畫面足夠絢麗,絢麗到讓人頭暈眼花,甚至讓人產(chǎn)生“畫面很臟”的感覺(謹(jǐn)代表我自己)。還有一些嘈雜的配樂和出戲的配音問題,合著七年磨一劍就光磨水墨3D了唄。
??
??綜上,《深?!肥且徊繌膬?nèi)核到劇情到人物到聲效全面拉胯只有特效能撐一撐門面的爛片。一個自私傲慢的導(dǎo)演陷入無可自拔的自我感動中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作品。但華麗的3d水墨風(fēng)格不能掩飾這種程度的大漏洞,“抑郁癥”的噱頭也不是道德綁架的理由,“觀眾過得太幸福了”不是導(dǎo)演給自己開脫的借口。賠本是對《深海》最好的歸宿,希望國漫也不要不撞南墻不回頭,光特效卷生卷死已經(jīng)不能夠吸引觀眾了,我們需要的是合理的劇情和緊湊的節(jié)奏,而不是導(dǎo)演的自嗨和個人show。
??但我依舊會給深海打出5分,四分給特效,一分給那七年的時光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