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銳龍 5000 U/H系列移動處理器高調亮相:性能續(xù)航全面提升,功耗控制更進一層


AMD(美國超威半導體公司)在去年發(fā)布了基于 7nm 制程工藝和 Zen 2 架構的銳龍 4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以其極佳的 “性價比” 在筆記本電腦市場上獲得了較好的口碑與銷量,在輕薄本乃至游戲本領域成功開拓市場并站穩(wěn)了腳跟,銳龍 4000 系列也實現(xiàn)了 AMD 處理器在筆記本領域歷史上最快的銷量增長。

今年 1 月的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作為半導體巨頭的 AMD 再次發(fā)布了旗下銳龍 5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重點推進 Zen 3 架構在筆電領域上的應用,并在 4000 系列的基礎上提高電池續(xù)航,而且銳龍 5000 系列也是唯一能夠應用于超級本的 8 核處理器。
一、AMD 銳龍 5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的架構設計

AMD 銳龍 5000 系列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 Zen 3 架構由臺式機平臺到筆記本平臺的部署。從架構上看,4000 系列和 5000 系列處理器的 SOC 外圍架構完全一致,正因為有了共同的架構,就可以很快地實現(xiàn) Zen 2 到 Zen 3 的平臺過渡,有效減少了 PC 平臺處理器代際切換的耗時,從 9-12 個月下降到了如今的 3 個月。

最早在 Zen 2 架構上,一共有兩個 CPU Complex,每個 CCX 整合了 4 個 Zen 內核,四個核心共享 L3 緩存。而在 Zen 3 架構上,整合成了一個單塊的 CCX,八個核心共享容量翻倍 16MB 的 L3 緩存,這種大核心設計能夠降低 CCX 之間的延時問題,提升單線程游戲的性能。在版圖設計上,Zen 3 架構的多媒體、CPU 的部分都全部連接到 Infinity fabric,這和 Zen 2 架構保持了一致,所以讓 OEM 廠商能夠很快地從 Zen 2 過渡到 Zen 3。在內存控制器方面,AMD 銳龍 5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增加了對于 LPDDR4X 內存的支持,能夠提升內存容量、降低功耗、提升性能。

在圖形處理方面,AMD 銳龍從 3000 系列到 5000 系列的迭代都實現(xiàn)了性能的大幅提升,GPU 的峰值頻率提升了 350MHz,在顯卡運行所需的最低電壓方面進行了優(yōu)化,讓核心盡可能地在高性能的水平運行,在系統(tǒng)低功耗的狀態(tài)下也能夠為 GPU 分配更多的性能。

此次 AMD 還加入了一項 CPPC(協(xié)同處理器性能控制)技術,首先這項技術能夠讓處理器自行掌控所需電壓、頻率來運行,并隨時都保持這樣的狀態(tài)。CPPC 擁有比系統(tǒng)控制更快的響應能力,可以更精準調優(yōu)電壓和頻率。在低的功耗水平上提升性能,以此帶來了更持久的續(xù)航表現(xiàn)。其次,CPU 完全掌控頻率調節(jié),也能夠讓核心提頻到更高的水平,在無需高頻時又可以快速恢復睡眠狀態(tài),相比于過去的由系統(tǒng)控制的速率提升 20 倍。最后,CPPC 技術可以讓系統(tǒng)更智能,讓用戶在處理陣發(fā)或者小用量的場景時能夠把任務分配給功耗最低、啟動時間最快的核心,運行完成之后又可以快速進入睡眠狀態(tài)。

銳龍 5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還有一項重大的優(yōu)化,每一顆的 CPU 核心都能夠自行獨立選擇所要運行的電壓,而 4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的電壓則必須要跟核心保持一致。獨立控制電壓好處在于面對混合型工作負載的場景,可以針對性地啟用系統(tǒng)的性能,延長整個系統(tǒng)的續(xù)航時間。

當然這些功耗優(yōu)化的背后,離不開 AMD 和 OEM 廠家的合作,去選擇一些低功耗的顯示器、內存等硬件配套以及低功耗的電路設計。在實際表現(xiàn)中,銳龍 7 5800U 相比于 4800U 在待機、休眠、視頻播放等多種場景下續(xù)航提升顯著,在日常使用時的續(xù)航高達 17.5 小時,在視頻回放時的續(xù)航能夠達到 21 小時。
二、AMD 銳龍 5000 系列處理器型號總覽
AMD 銳龍 5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此次一共推出了 14 款不同型號來平衡性能、價格和功耗??紤]到了目前筆記本市場對于定價比較敏感,所以這 14 款處理器也涵蓋了 Zen 3 架構和 Zen 2 架構,Zen 3 架構的處理器更加注重性能,Zen 2 架構的處理器兼顧性價比。這 14 款移動處理器被分成了面向注重續(xù)航輕薄本的 U 系列,以及更加強調性能游戲本的 H 系列,其中 H 系列還有 HS 和 HX 的細分領域。
AMD 5000 U 系列移動處理器中包括了銳龍 7 5800U/5700U、銳龍 5 5600U/5500U、銳龍 3 5400U/5300U,在輕薄本的處理器上實現(xiàn)了既有較高性能的單線程,也有較高性能的多線程表現(xiàn)。相比于上代 4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無論是單線程性能、多線程性能、日常的生產(chǎn)力場景方面,均有顯著的改善。

2021 年 AMD 銳龍 5000 H 系列移動處理器將繼續(xù)深耕入門至中端的游戲本,包括銳龍 7 5800H 和 銳龍 5 5600H。面向旗艦級的游戲本平臺,AMD 豐富了 HS 系列移動處理器,加入了銳龍 9 5980HS/5900HS、銳龍 7 5800HS、銳龍 5 5600HS 共四款處理器。此外 AMD 今年還推出了全新的 HX 系列移動處理器,主打不解鎖便可超頻的極限性能,涵蓋了銳龍 9 5980HX 和銳龍 9 5900HX 兩款。

在今天,搭載 AMD 銳龍 5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的筆記本平臺已經(jīng)可以實現(xiàn)幾年前高端臺式機處理器才能到達的性能水平,足以說明這幾年 AMD 在移動處理器性能方面的高速提升。

總結一下,AMD 今年初發(fā)布的 14 款 AMD 銳龍 5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覆蓋了筆記本平臺的高中低全價位,在單核和多核性能、功耗控制、I/O 延遲降低、內存優(yōu)化、續(xù)航表現(xiàn)方面都帶來了大幅的提升。對于合作廠商和消費者而言,可以更具針對性選擇適合的低功耗處理器、高性能處理器以及超頻處理器,輕松享受到處理器迭代所帶來的體驗革新。相信在今年的筆記本市場上,AMD 移動處理器將占據(jù)更多的主動性,獲得更好的市場銷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