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公亶父 讓地得禮,人類文明軸線初形
? ? ? ? ? ? 古公亶父?讓地得禮,人類文明軸線初形《孔了凡-人類文明史話(草稿 9)》
? ? ?沿北緯35度線,西起天水,中間經(jīng)西安和洛陽,東到泰山南麓的曲阜,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變遷,演變成一條馳名世界的人類文明軸線。這條文明軸線的起點(diǎn)天水因伏羲而形成,那么這條文明軸線的西安,則因古公亶父形成初始輪廓。
? ? ??古公亶父,據(jù)推算,是軒轅黃帝第17世孫?、周祖后稷的第12世孫,周文王祖父?,周王朝的奠基人,也是周禮的奠基人。《詩經(jīng)?大雅?文王之什?綿》“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shí),筑室于茲。”
? ? 《詩經(jīng)?綿》大致意思是古公亶父便率領(lǐng)周族南遷,豳地和附近的自由民,感古公亶父之仁德也趕來歸附。古公亶父精心謀劃和商議,刻龜甲看占卜,定居周原,修屋造房。
? ? ??《史記?周本紀(jì)》記載,“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zhàn),以吾地以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zhàn),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敝茏鍙墓珓⒌焦殴珌嵏?,耕牧在豳。因戎狄部落不斷侵?jǐn)_,古公亶父不忍殺伐,決定避免戰(zhàn)爭,采取和平禮讓的形式,實(shí)施率部遷徙,到達(dá)了周原。
? ? 古公亶父?讓地避戰(zhàn),形成了周國禮讓的社會(huì)風(fēng)氣,后來發(fā)展影響到其子泰伯和仲雍三讓其國,最終讓一代圣君姬昌登上王位。文王之子周公制禮作樂,形成了完備的人類文明治理體系。周朝的都城岐周和鎬京就成了文明之地天水向東的拓展,人類文明軸線輪廓初步成形!(待續(xù))
孔元2574年五月廿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