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國統(tǒng)區(qū)文學(小說)
1、從抗戰(zhàn)小說到諷刺暴露小說:
A/丘東平(1910.5.16-1941.7.28),廣東海豐人。作品具有七月派作家的現(xiàn)實主義風格,充滿對生活的苦難和人的心靈的直視力量。小說集《沉郁的梅冷城》《第七連》
都發(fā)表在胡風主編的《七月》上,這些作品充分體現(xiàn)了民族的抗戰(zhàn)意志,“展開它,我們就象面對著一座晶鋼的作者底雕像,在他底燦爛的反射里面,我們底面前出現(xiàn)了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受難的以及神似地躍進的一群生靈”(胡風)。
《通訊員》《一個連長的戰(zhàn)斗遭遇》
創(chuàng)作抱負“我的作品中應(yīng)包含著尼采的強者,馬克思的辯證,托爾斯泰和《圣經(jīng)》的宗教,高爾基的沉著的描寫,鮑特萊爾(波德萊爾)的曖昧,而最重要的是巴比賽的又正確、又英勇的格調(diào)?!庇⒛暝缡藕?,這種抱負在路翎那里得當繼承和發(fā)揚。
B/張?zhí)煲恚?906-1985)《華威先生》《譚九先生的工作》《“新生”》,茅盾《腐蝕》,張恨水《八十一夢》《五子登科》《魍魎世界》,蕭紅《馬伯樂》。建國后童話《大林與小林》《寶葫蘆的秘密》《禿禿大王》。
2、左翼小說向社會-心理現(xiàn)實主義的拓展:
A/抗戰(zhàn)及40年代左翼小說家,重要代表是茅盾、沙汀、艾蕪(社會剖析派)。
沙?。?904-1992)出生于四川安縣一個破落的封建家庭。1940年回重慶發(fā)表短篇代表作《在其香居茶館里》。1941年皖南事變后避居故鄉(xiāng)山區(qū),寫出《淘金記》、《困獸記》、《還鄉(xiāng)記》3部長篇以及其他作品。
擅長描寫四川社會風習,渲染場面氣氛,捕捉人物的典型細節(jié)。他的小說以極強的幽默感和濃烈的地方色彩著稱。
B/路翎(1923-1994),生于江蘇南京。原名徐嗣興。少年亡父,故改隨母姓,寄居于舅父的封建大家庭中,抗戰(zhàn)逃難中接觸到蘇聯(lián)著作,開始嘗試寫作,思想左傾,高二時因?qū)懽餍麄骺谷盏摹秾崙?zhàn)日記》被學校開除。1937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7歲時以短篇小說《“要塞”退出以后》《一個青年經(jīng)紀人底遭遇》受胡風賞識而于文壇初露頭角,自此成為三十年代七月派的主力作家。長篇小說《財主的兒女們》胡風極其莊嚴地宣布:“時間將會證明,《財主的兒女們》的出版是中國新文學史上一個重大的事件?!?/p>
內(nèi)容:封建家庭出身的知識分子的心路。上半部寫蘇州巨富蔣捷三家族的崩潰。下半部寫這個大家庭釋放出來的精靈,蔣家兒女們在抗戰(zhàn)期間聚散無常的生活道路和心靈軌跡。
人物:蔣捷三【蔣蔚祖-金素痕,蔣少祖-趙景惠、王桂英,蔣純祖-陸積玉、黃杏清、傅鐘芬、高韻、萬同華;蔣淑珍-傅蒲生,蔣淑華-汪卓倫,蔣淑媛-王定和,蔣秀菊-王倫?!?/p>
總體特征:
a、末世之感;
b、全知視角與各種人物內(nèi)視角的轉(zhuǎn)換,充滿內(nèi)心獨白、心理活動與情緒跳躍、心理臆想;
c、蜂擁著大量表示情感的形容詞和副詞(憤怒地笑著,文弱的憂愁的臉),焦灼蕪雜感;
d、戰(zhàn)爭與浪漫,青年人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嘲笑、哄笑、傲慢、輕薄、膚淺、憂愁、煩悶;
e、南京-上海-武漢-重慶,橫斷面式的展示。
中篇小說《饑餓的郭素娥》郭素娥、劉壽春、張振山、魏海清。這是一部充滿心理性格之力度的作品,它通過一個受著肉體的饑餓和精神的饑餓的煎熬,而又始終固執(zhí)、并且絕望地追求生命價值的女人,牽連著一個流浪漢型的工人和一個農(nóng)民型的工人,在他們的性格碰撞中,幾乎不知節(jié)制地迸射出所謂原始強力的生命火花?!段伵T谇G棘上》黃述泰、秀姑。
3、錢鍾書的《圍城》及其現(xiàn)代性探索
A、簡介,中外文學淵源及文學姿態(tài)
a/浸淫古典文化/文學
b/精研外國文化/文學
c/從容、舒己的文學姿態(tài)和人生追求。
B、《圍城》的思想意蘊
a/社會生活層面:抗戰(zhàn)世態(tài)世相,對教育界、知識界的寫實諷刺。-社會批判
b/文化心理層面:反思新知識分子的傳統(tǒng)羈絆。深刻凝重(反新文學,與張愛玲同)。-文化/文明批判
c/哲學思想層面:“圍城”進出展示的人生盲目與荒誕。-生存的反思
C、《圍城》的藝術(shù)特色
a/新舊夾生的人物形象
方鴻漸:懶散而老實,守舊而誠懇,無知而聰明,好言辭而無本事?!芭d趣頗廣,心得全無”,土木-社會學-哲學-文學
b/語言藝術(shù)
比喻--俯拾皆是而出人意料
人物--細膩而形象
心理--貼切形象
警言--機智幽默
c/獨具匠心的象征結(jié)構(gòu)
學業(yè)-愛情-事業(yè)-婚姻
4、戰(zhàn)時小說的浪漫敘事
A、戰(zhàn)時浪漫興盛的背景緣由
a/抗戰(zhàn)本身意味著民族精神的重塑,必然催生理想與激情高漲的時代浪潮;激發(fā)作家的浪漫想象與理想追求。
b/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災(zāi)難壓抑人性,普通人民特別是市民需要緩解壓力,呼吸新生、慰藉心靈、釋放欲望;即使是充滿浮華與虛無的夢幻也是給予靈魂休憩和解脫的好方式。
B、兩種創(chuàng)作的風格
a/探索新的民族精神的形態(tài)。
鹿橋《未央歌》青年學子余孟勤、童孝賢、伍寶笙、藺燕梅。――情調(diào)敘事為主,情節(jié)為輔。
b/“摩登傳奇”式的媚俗敘事。
基本的故事要素:傳奇性情節(jié)、男女情感模式/結(jié)構(gòu)、異域性情調(diào)。――加以都市里的摩登化
徐訏(1908.11.11—1980.10.5)浙江慈溪人,1927.9進北京大學哲學系。大學期間,頗受馬克思主義思潮影響,同時涉獵康德、伯格森。喜歡周作人的文章。1931畢業(yè)留校,并修讀2年心理學,對行為主義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有相當了解。1936,赴法國巴黎大學攻讀哲學,接受伯格森的生命哲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在法期間創(chuàng)作了成名作《鬼戀》改編成電影《人約黃昏》1938回國,1943《風蕭蕭》開始在《掃蕩報》副刊連載,這一年被稱作“徐訏年”?!肮聿拧苯淌谧骷摇?/p>
徐訏的小說是“書齋的雅靜與馬路的繁鬧融合的藝術(shù)”。
“我”(哲學學者)、史蒂芬(美國海軍軍官)及太太(假扮,是盟軍情報人員)-梅瀛子(中美混血,盟軍間諜,重政治搏擊)、白蘋(精通日文,中國間諜,重道德的超越)、海倫(美國女孩,有音樂天賦,重藝術(shù)與人生的升華)-宮間美子(日本間諜,設(shè)計害死白蘋,終被梅瀛子殺死)
通過諜戰(zhàn)與愛情的通俗外表,達到對人的生存困境與生活悖謬的揭示,理智與情感、政治與人性的對立矛盾。
無名氏(1917-2002年)本名卜寧、卜寶南,又名卜乃夫。原籍揚州,生于南京。
中學未畢業(yè)就只身去北京,旁聽于北京大學。自學成名。20世紀30年代即從事寫作??箲?zhàn)時作過記者和教育部職員。1940年去西安獨居華山一年。1944年去重慶,抗戰(zhàn)勝利后到上海,后隱居杭州,從事寫作。1980年代年移居臺北。
1943年,首次以“無名氏”為筆名發(fā)表小說《北極風景畫》,轟動一時?!侗睒O風情畫》、《塔里的女人》【羅圣提、黎薇】曾為中國新文學第一暢銷書。
“無名書稿”共六卷,二百六十萬字,現(xiàn)已出版:《野獸、野獸、野獸》、《海艷》、《金色的蛇夜》、《死的巖層》、《開花在星云之外》、《創(chuàng)世紀大菩提》?!白罱K成了一部超出一般藝術(shù)規(guī)范,將社會歷史、時代精神、文化哲學、倫理道德、人類生存、生命本體,以及宗教信仰等一古腦全熔鑄于其中的、吞吐萬象的綜合性奇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