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地之始,萬物之母/ 母親與弦理論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譯文:世間的道路可以通過溝通開辟出來,并非是固定的道路。
老子:道在這里可以引申為規(guī)則,規(guī)律。
參考:

可:斧柄表聲,“口”字表示言語許可、肯定。即道路通過溝通這把“斧子”開辟出來。
原文:名可名,非常名。
譯文:所取的名字也可以是被修改的,并不是只有一種名字。
老子:我給舉個例子,中國人管妻子叫妻子,外國人管妻子叫wife,發(fā)音不同意義相同,都是一種關(guān)系的指代。
參考:

名:在古代,晚上看不清楚事物,靠呼叫名字來辨別彼此。所以名是描述一種情況而取的名字,不同情況可能會有不同名字。比如我之于父母是子,我之于愛人是妻,是相對的。
原文:無,名天地之始。
譯文:天地的開始源于一場有韻律的舞動,而這舞動是充滿聲音的。
老子:我通過冥想和觀察,發(fā)覺人頭頂上面的空間和腳踩的土地的來源,當先民問起來的時候,我就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描述給他們。
參考:

無:是“舞”的初文,本義為跳舞,跳舞是有韻律和節(jié)奏的動作。

始:口字上面是靈魂。嘴巴代表發(fā)出聲音。靈魂通過聲音的震動進入女子體內(nèi),是為開始。
l 《說文解字》:“說也。從口、?聲 [1] 。”。胎兒已經(jīng)形成是?之范式???、?兩范式疊加。胚胎的雛形是臺之范式。
原文:有,名萬物之母。
譯文:有種存在能把這種韻律的聲音舞動轉(zhuǎn)化出來變成我們可以見到的實體,我們把這樣的存在稱呼為“母親”。
老子:如你的媽媽,動物的媽媽,能將這一過程轉(zhuǎn)化出來的人,被我們稱呼為“母親”,你也是你作品的母親。
參考:

有:用手拿住這塊肉。
我問老子:為什么“有”是用手拿住肉呢?
老子:月亮代表晚上,指代不可見的時段。肉,表示人類大多數(shù)在夜晚受精,從而創(chuàng)造了新生的肉體。能把這種無可見的震動拿住,轉(zhuǎn)化為可見,就出現(xiàn)“有”了。
趣味擴展:物在古代為雜色牛。
原文: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譯文:所以我們通過觀察衣服的舞動,就能看出來織布人的巧妙的設(shè)計和心思。
老子:在古代用織布機織布,布匹之間交疊的線的粗密和花紋會反映出來織布人在生產(chǎn)出衣服時候的精神狀態(tài)和心靈震動。
參考:

常:在這里表示衣服。
原文:常有,欲以觀其徼。
譯文:我們可以根據(jù)衣服生產(chǎn)出來后的樣子,判斷它的功能和適配。
老子:在古代,衣服被根據(jù)它的樣式來區(qū)分功能。民有民服,兵有兵服。所以通過拿衣服給人們打比方,讓先民看到萬物都有其作用。
參考:

徼:巡查,巡邏。在這里表示穿著衣服去巡邏,這樣的衣服有這樣的功能。
趣味拓展: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服裝
https://wenku.baidu.com/view/d0d61a3d95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0?aggId=d0d61a3d95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0
比如:深衣有12片,以應(yīng)12個月;周代青銅盔和青銅胸甲,甲片衣與布衣不同,做打仗用。
原文:?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譯文: 這種看不見的舞動或者震動,和這種存在,同時來自宇宙,但是被描繪的名字不一樣。
原文:同謂之玄。
譯文:但是他們都可以被看成像是絲線一樣的存在。
參考

玄:會意字。金文是一束絲的樣子,絲在染色的時候扎成束,然后晾曬,晾曬時要懸掛起來
原文: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這種絲線疊加絲線,就是通往美好的路徑啊。
老子:我觀世界和宇宙,發(fā)現(xiàn)了世界和宇宙是由震動引起的,這種震動是一種能量,而這種震動經(jīng)過轉(zhuǎn)化變成一種實體,讓人贊嘆不已。我觀生活和自然,發(fā)現(xiàn)這種轉(zhuǎn)化隨處可見,便拿來做比方,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大米啊,我們只做這種觀察,我們不是科學(xué)家,我們提供一種觀察基礎(chǔ),讓合適的人拿他來發(fā)展吧。
趣味拓展:
弦理論,聲音,音樂,和弦,共鳴,舞蹈
地字:古為土和蛇,震動出蛇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