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zhèn)宜陵“十三座半廟”之一 · 宜陵慈云寺
【寺廟介紹】
揚州慈云寺坐落于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宜陵鎮(zhèn)西首。歷史上的慈云寺,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殿宇共九十九間半,?另有康熙皇帝御筆石匾丹青“敕賜慈云寺”石匾一塊。是當時揚州的大剎、名剎。
2000年,慈云寺在原址附近恢復重建?,F(xiàn)寺院占地30畝,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財神殿、方丈室、齋堂、寮房、放生池等。
慈云寺現(xiàn)為江蘇省四星級宗教活動場所,列入揚州市旅游景點名錄。
【歷史沿革】
宜陵慈云寺是古鎮(zhèn)宜陵“十三座半廟”之一。
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康熙皇帝御筆丹青“敕賜慈云寺”石匾一塊(注:現(xiàn)此石額被列為江都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慈云寺山門殿門上方?)。建有房屋99間半。
至抗戰(zhàn)前其寺規(guī)模仍較大,占地約10畝。周邊三面環(huán)水,南邊為古鹽運河(老通揚運河),東邊是三洋河(現(xiàn)已填沒),北邊是龍泉河(現(xiàn)已成馬路)。
其時寺內(nèi)建筑分布大體情形如下:第一進為山門殿(三大間),兩邊是哼哈二將。第二進是天王殿。第三進是大雄寶殿,向上是文殊普賢殿,再向上是觀音殿,向下是地藏殿,再向下有“萬年臺”戲臺。在觀音殿東邊建有“戒臺”,能夠“放戒”。
2000年,慈云寺在原址附近)恢復重建,現(xiàn)寺院占地30畝,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
整體布局合理,規(guī)模中等。坐北朝南,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財神殿、方丈室、齋堂、寮房、放生池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