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鈍評獎|銳等獎鈍評作品
?
你這餃子皮包漏了吧——鈍評《一張世界地圖》
?
?
開頭的描寫手法過于明顯。一眼看出是在模仿大劉。但只模仿到了皮毛?;蛘哒f,沒有那功底別瞎學。最明顯的一次敗筆是籃球賽的切入。
?
大劉的“宏細節(jié)”不是堆砌細節(jié),而是將個人的細節(jié)生活體驗與宏大時代背景達成聯(lián)系。將一種個人的,偶然的生活經(jīng)驗上升到一種必然性的命運呈現(xiàn)。說人話就是,在這種寫法下,那些偶然的日常有了一種必然的神圣性美感。這種張力是宏細節(jié)寫法的核心。
?
然而,籃球賽的選取沒有體現(xiàn)出細節(jié)上的實感。作者缺乏對日常的觀察和選取能力,導致流露出的日常細節(jié)呆板生硬空洞虛無,充滿機械性,沒有真實感,過度模板化。從后文也能感受到到這種硬湊導致的不合理。就比如說,一個越南普通工人的孩子會跑去看作為相對不知名的美國二級籃球聯(lián)賽的NBAG?作者是不是過于缺乏生活常識了一點。你隨便街上找個人,看看他知不知道NBAG?你寫個NBA都不至于那么離譜。
?
當然,我可以嘗試為作者辯護一下。也許憑作者的常識,可以認識到上述寫作的不合理性。或許作者的這種設置是為了故事發(fā)展而做出了必要的犧牲。但想來想去,有什么地方需要靠這種不合理來解決的?大概就是為了讓前后文聯(lián)系在一起吧。但我沒有看出這種前后文聯(lián)系起到了什么劇情目的。而且如果是為了這點事情而寫出這種不合理劇情,而不仔細構筑一下情節(jié),那我只能為作者的敷衍了事表示遺憾。
?
本文的敘事可以看作一種雙線敘事。一條線是校園線,以主角遭受校園霸凌的始末為線索推進。另一條是世界線,以世界各個角落人們在倒計時下的反應為線索聯(lián)系在一起。但兩條線都有大問題。
?
提兩線各自問題之前,我先說說兩條線之間交織關系和敘事順序的問題。這個問題更大。我注意到,按照故事中的時間,這兩條線在敘事上的時間并非一一對應,而是呈現(xiàn)一種混亂的時間關系。世界線的時間是純線性,從前往后。而校園線,從時間及邏輯上,呈現(xiàn)一種極度的隨意性。我理了半天才理明白,作者用了兩次倒敘。在“二”和“四”兩個篇章中,都出現(xiàn)陳子文寫下63這個情節(jié)。且將其稱為情節(jié)A。在“二”篇章的敘事中,先出現(xiàn)A,再倒敘了A之前的故事,這部分A之前的內(nèi)容我稱之為情節(jié)B(即陳子文轉(zhuǎn)學加第一次受到霸凌)。在“四”篇章中,先陳述了A之后發(fā)生的情節(jié),然后,又跑回去敘述A之前的情節(jié)。而且這部分情節(jié)在A之前,B之后。這部分情節(jié)過完終于接上了A。至此,整個時間線才完整起來。
?
這么一看,似乎時間線還挺有設計感,挺精巧的?
?
精巧個錘子!就這內(nèi)容,需要搞那么復雜的敘事順序嗎?你當你這是《穆赫蘭道》?。窟@種毫無意義的時間順序完全不知道是在干啥。讀者但凡稍微不留意,就會以為陳子文寫了兩次63,然后一頭霧水。
?
然后就是兩線各自的問題。先說校園線吧。行文平鋪直敘令人昏昏欲睡。都說“文似看山不喜平”,但本部分給人一種窒息的平淡??梢钥闯鑫淖譀]有雕琢過,流水賬既視感很強。令人感覺這不是個故事,而像一堆語料。情節(jié)好像在發(fā)展,但每一個情節(jié)進展之間總讓人感覺像一塊千層餅,就只有一種堆疊的關系,而看不出一種發(fā)展因果性。最大的問題就是這條線結尾的處理。機械降神般的處理,使前面鋪墊的矛盾驟然崩塌,像一拳打在棉花上那樣難受。
?
世界線這邊,作者選取了描繪三個世界各地人類在倒計時面前反應的故事??梢钥闯霰舜酥g的聯(lián)系與因果設計。但聯(lián)系太淺了。幾乎就是三個互相獨立的小故事,像故事之海中幾塊零碎的小孤舟。過于碎片化的敘事使故事情感平淡,戛然而止、意猶未盡。在世界線里,最深的聯(lián)系就在于每次結尾的那片天空。呈現(xiàn)了一些必然性的命運體驗,深入雕琢下,可以引發(fā)不錯的審美體驗。但可惜的是,三個故事結尾處的云霧還是缺了些氛圍感。
?
結合兩條線來說,本篇故事最大的問題出在敘事方法上。一篇好的故事,其內(nèi)在的矛盾應該內(nèi)蘊于故事本身。由故事本身就可以讓沖突自行展開。當然,這里不是說一篇故事應該在開頭就透露所有信息。而是說,在情節(jié)的推進上,應該讓情節(jié)進展順應故事內(nèi)在的矛盾。
?
而本文在情節(jié)推進上采用了一種“拋擲”的方法。故事內(nèi)在的沖突可以說很弱。世界線的核心矛盾是倒計時下的恐慌,而三個獨立小故事使情緒沒法積累。第三個故事作為結尾缺少對倒計時本身的呈現(xiàn),使力落在空處。校園線的矛盾展開問題前面已經(jīng)說過了??偟膩碚f,本文不是按照矛盾處理故事,而是不斷拋出新信息、新人物、新場景來拖著故事走。這一點在世界線上體現(xiàn)得更為明顯。這導致本文故事結構薄弱、轉(zhuǎn)折生硬、人物扁平。
?
談了那么多缺陷,稍微談談優(yōu)點。我認為有一處我個人是可以欣賞一些的,那就是本文的結尾。雖然結尾突兀而荒謬,但這種荒謬偶然間也透露出一種趣味,一種黑色幽默。陳子文這個孩子的行動導向了他還不能理解的結局。有一種根本之惡的味道。說人話,就是起碼可以圖一樂。
?
總結本篇文的評價,核心問題就是敷衍。但凡作者多雕琢幾下行文和敘事結構,也能算是一篇合格的作品。深入安排下幾個部分的因果結構關系,多鋪墊一下場景,勉強能構上精品。但現(xiàn)在來說,故事過于粗糲,只能說是圖一樂了。還望作者對自己的故事上心一點。你怎么對待文字,文字就怎么對待你。
?
?
?
人類,太人類——鈍評《銀河系輪盤賭》
?
?
作為一名很注重故事真實感的科幻讀者,我對任何涉及外星人的作品都有一種期待。我很期待作者能對外星人有一種合理的想象??上У氖牵蟛糠诌@類作品筆下的外星人不過是套皮的人類,外星人與人類的區(qū)別甚至沒有人與黑猩猩的區(qū)別大(當然,我討論的是有智能的外星人)。
?
就我個人的審美偏好來說,我不是很在意科幻作品中的技術理論能否實現(xiàn)。畢竟對我這種普通知識水平的讀者來說,天使粒子和魔法粒子也看不出什么區(qū)別。我更看重的是故事設定在其內(nèi)部的自洽性。
?
所以說,我認為對于作品中與人類如此相似的外星人,起碼要有什么來解釋這種相似。起碼胡扯個文明同頻或生物進化指向理論,這樣我不帶腦子讀也就算了。否則,沒有解釋的話,這種相似的外星人會給我一種強烈的違和感。
?
我一直覺得,科幻作品也需要一些哲思。對于某處相異于人類的文明,對其社會制度的推演會需要一些社科知識的介入。
?
當然,我也理解,一方面在這種短篇里對外星人進行過多設定費時費力,確實也影響故事展開。另一方面,要求作者都描寫出《盲視》級別的外星人也不現(xiàn)實。但我認為,對于這種外星人的描繪,應該要有一些區(qū)別于人類的異質(zhì)感。
?
對于本文其它部分,比如說量子力學的部分,因為我不確定自己是否看懂了,因此不做過多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