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不那么出名”的復仇故事「1」
? ? 復仇是人的一種人的本能,中國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復仇故事,如伍子胥鞭尸楚平王、勾踐滅吳、趙氏孤兒、豫讓刺殺趙襄子、施劍翹刺殺孫傳芳等等,這些故事大多數(shù)人都耳熟能詳,今天,我們講一些”不那么出名“的復仇故事。
溫馨提示:本文約1500字,閱讀完成需要3-5分鐘
司馬繇將計就計復仇文鴦
? ? 三國時期,曹魏大將諸葛誕發(fā)動淮南第三叛起兵討伐司馬昭,吳國派曹魏降將文欽率兵救援,但諸葛誕只是閉守壽春,被司馬昭二十六萬大軍重重包圍,兵馬糧草即將耗盡,文欽與諸葛誕因作戰(zhàn)理念不和,在生死存亡之際沖撞諸葛誕而被殺,文欽兒子文鴦、文虎逃出城向司馬昭投降并透露城中虛實,諸葛誕最終敗亡。
文欽和諸葛誕素有仇怨,文欽曾和毌丘儉發(fā)動淮南二叛。曾聯(lián)系諸葛誕一同舉事 但諸葛誕斬殺使者,效忠司馬師,攻滅毌丘儉,文欽不得已逃亡吳國
? ? 西晉建立后,文鴦任平虜護軍,咸寧三年(277年),拜平西將軍,都督?jīng)銮赜褐萑蒈娛拢蕉r卑禿發(fā)樹機能發(fā)動的叛亂(禿發(fā)其實就是拓跋的另一種音譯),名震天下,后來因得罪晉武帝司馬炎,被罷免。

? ? 公元290年,晉惠帝司馬衷即位。當時,皇后賈南風發(fā)動政變,誅殺掌控朝政的太傅楊駿及其黨羽。東安王司馬繇是諸葛誕的外孫,常恨當年文鴦背叛諸葛誕,致使諸葛誕敗亡、夷滅三族,向賈南風進讒文鴦是楊駿一黨,文鴦慘遭滅族,諸葛誕若是泉下得知,自己起兵反抗的司馬家,曲線給他這樣復仇,不知作何感想。
司馬繇是瑯琊武王司馬伷第三子,司馬伷是司馬懿的第三子,司馬師司馬昭的弟弟 諸葛誕曾是司馬家忠實的盟友,所以司馬伷娶了他的女兒。

東安王司馬繇
蕭詧用土袋悶死梁元帝
? ? 梁元帝蕭繹是侯景之亂時梁朝最有實力的藩王,麾下有王僧辯和陳霸先兩員大將,他在父兄蒙塵,社稷倒懸之際,擁兵自重,坐視侯景荼毒江左。公元549年,得知梁武帝餓死臺城后,首先發(fā)兵攻滅自己的侄兒河東王蕭譽與哥哥邵陵王蕭綸,并擊退蕭譽弟岳陽王襄陽都督蕭詧的來犯,迫使蕭詧投靠西魏;之后,再命王僧辯率軍東下消滅侯景。在侯景死后即位,當時蕭繹的弟弟蕭紀也在益州稱帝,想討伐蕭繹,蕭繹一方面求和,一方面請西魏出兵偷襲益州,蕭紀在兩大勢力的圍攻下滅亡,但益州也落入西魏之手。

侯景之亂后時局
? ? 后蕭繹寫信給西魏執(zhí)政宇文泰,要宇文泰歸還益州,言辭十分傲慢,宇文泰大怒,領(lǐng)兵討伐,蕭繹的侄子蕭詧也在其中,蕭繹戰(zhàn)敗后,被侄子蕭詧以土袋悶死以報兄弟之仇,蕭繹在城破之前盡焚十四萬卷書,實屬殺的不冤!
? ??梁元帝蕭繹曾出過文章詳細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鏈接直達。他把失敗歸咎于讀書太多,火燒十四萬卷:梁元帝蕭繹「帝王篇2」

蕭梁人物關(guān)系
王頒掘陳霸先墓
? ? 前文提及的陳霸先,在梁元帝死后,野心迅速膨脹,與另一位大將王僧辯心生嫌隙,王僧辯忠于梁朝不肯屈服于北齊,被陳霸先偷襲所殺,王僧辯之子王頒入北朝。
? ? 公元589年,隋朝南下滅陳,王頒為滅陳的先鋒,在滅掉陳朝后,嚎啕大哭,盡召父王僧辯舊時的部下一千多人,許多人須發(fā)皆白仍顫顫巍巍趕到,感慨道:將軍你從軍滅陳,大功已成,卻哭的如此悲傷,是因為沒有親自手刃陳霸先吧!王頒憤恨,與眾將士掘開陳霸先陵墓,將骨骸焚化成灰,加水喝進肚中,大仇得報,快意恩仇。

陳武帝陳霸先
及陳滅,頒密召父時士卒,得千余人,對之涕泣。其間壯士或問頒曰:‘郎君來破陳國,滅其社稷,讎恥已雪,而悲哀不止者,將為霸先早死,不得手刃之邪?請發(fā)其丘壟,斷櫬焚骨,亦可申孝心矣?!C頓顙陳謝,額盡流血,答之曰:‘其為帝王,墳塋甚大,恐一宵發(fā)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諸人請具鍬鍤,一旦皆萃。于是夜發(fā)其陵,剖棺,見陳武帝須并不落,其本皆出自骨中。頒遂焚骨取灰,投水而飲之。
——《隋書·卷七十二·列傳第三十七·孝義》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