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出行隨筆-南京地鐵體驗記(十一雙節(jié))
Hello,大家好!我是七月!前面寫了一篇關(guān)于深圳地鐵華為站的分析文章,恰好十一出行來到南京,體驗了一番南京地鐵,那就寫一篇體驗分享文,文中多處對比深圳地鐵。本文限于七月的山人拙見,如果說的不對的地方,那一定是你對。

進站閘機不檢測人體通過,為時間控制,所以第一次掃碼進站就沒進來,不過機場地鐵站的站務(wù)小姐姐長的好漂亮,制服也很漂亮,幫我開了閘機成功進站。而且掃碼位置偏低,屬于要彎腰掃碼的程度。

S1線整體安穩(wěn)快速,終點為南京南站,1-3-S1-S3四線換乘,同時也是南京鐵路南站,人流量壓力很大,換成通道上下樓無電扶梯,攜帶重物痛苦不堪。相比深圳地鐵以車公廟為四線換乘,下一站為福田高鐵站,緩解兩站壓力分散人流,或許為更優(yōu)選擇。
1號線車廂來自中國南車A型車,廂體兩側(cè)為立面,與深圳地鐵3號線龍崗線相同,相較于采用B型車的S1線,空間較小。但廂內(nèi)設(shè)計與深圳地鐵相比更為簡潔,空間壓抑感有減弱。

1號線車廂內(nèi)為暖色光,這和我記憶中的地鐵差異巨大,不知是有意為之還是因為車廂型號較老。1號線S1線地面站均較多,1號線為半高屏蔽門,下車前就開始擔(dān)心1號線站臺溫度。

在第二天一早,吃了昨天買水麻煩的虧,早早買了瓶水,景甜的普通礦泉水,進站時驚訝的是南京地鐵是不檢水的,或者描述為手持液體不檢,這或許存在攜帶酒精等其他不安全液體的隱患。

在新街口站可以實現(xiàn)1-2號線換乘,在1號線新街口站廳層,走往2號線換成通道,存在出現(xiàn)手遞手的可能。1號線出入口無玻璃蓋頂,雨天乘客只好打傘行走至接近站廳位置再收傘,致使出入口和站廳地面濕滑,離壁溝積水較多,保潔壓力增大且不夠美觀整潔。無玻璃蓋頂還使得外地游客在到達地鐵站附近后,尋找發(fā)現(xiàn)出入口顯得比較困難。

正在看文章的你目前所在城市,地鐵站有沒有什么問題呢?可以在評論里和七月分享哦。
謝謝大家,我是七月,本期就聊到這里。后續(xù)有意瀏覽各類文章或視頻,可以關(guān)注我的賬號,我會持續(xù)更新。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