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盾與巴托克 | 真實或幻想?領略迥異的民族風情
-貝拉·巴托克-
Béla Bartók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
?匈牙利現(xiàn)代音樂的領袖人物

《譚盾與巴托克之夜》
時間:2022/3/4 周五 20:00
地點:貴陽大劇院·音樂廳
指揮:譚 盾
二胡:譚 蔚
琵琶:韓 妍

票價:15/159/229/499/599
同為作曲家,當代著名音樂家譚盾與匈牙利現(xiàn)代音樂領袖巴托克,都在他們所處的時代拓展了民族音樂的外沿與邊界。他們把民族文化傳遞到世界各個角落,通過不斷挖掘傳統(tǒng)藝術,并將它轉變?yōu)橐子诮邮艿慕Y構理念,完成古典音樂的親民化表達。
貝拉·巴托克出生于匈牙利東部的一個小鎮(zhèn),自幼跟隨母親學習鋼琴,少年時隨作曲家費倫茨·埃凱爾的兒子學習作曲。畢業(yè)后,巴托克結識了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樂學家、教育家柯達伊·佐爾坦,并且從1905年起對民間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收集匈牙利民歌。

之后,他的采樣范圍擴大到東歐各國、埃及和土耳其。巴托克對他所收集來的民間音樂作了科學的比較,分析它們的結構來源以及變遷。

這些研究對他后來的音樂創(chuàng)作有著很深的影響,加上現(xiàn)代音樂的沖擊,他逐漸形成了一種充滿了活力的新鮮的作曲風格。
既融合了古樸的民間音樂因素,反映了宏偉博大的民族意識,又包含了現(xiàn)代音樂的多變與個性。他的作曲風格也由此遠離了浪漫主義風格,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民族樂派作曲家。
《羅馬尼亞民間舞曲》
巴托克極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共由6首篇幅很短的曲子組成


六首小曲代表六種舞蹈
分別是手杖舞、飾帶舞、
踏腳舞、角笛舞、
波爾卡舞和碎步舞,
可以說是集羅馬尼亞舞蹈之大成。
樂曲當中充滿了濃郁的匈牙利民間風情,它使用各種調式與獨特的和聲,給予平常的民謠新的生命,其演奏技巧雖然平易,但需要表現(xiàn)出未標記在樂譜上的民俗音樂情緒相對而言也是頗具難度。

?當他的目光,
?從羅馬尼亞轉向遙遠的東方,長號奏響,
?巴托克想象中的東方神秘土地,
? 正隨著音樂緩緩浮現(xiàn)...??
自古以來,歐洲人對東方這片神秘土地都充滿著好奇。

作曲家們帶著對東方的好奇創(chuàng)作了一些他們認為的“東方音樂”作品,比如巴托克的?神奇的滿大人?。
這部作品在管弦樂的技法,節(jié)奏的處理,以及音色、色彩、配器層次等各方面都成為了20世紀交響樂的典范,整部作品在節(jié)奏和戲劇性的呈現(xiàn)方面,都極為精彩。盡管這部作品最初是一百年前為一部獨幕芭蕾舞劇所作,但音樂卻以永恒的姿態(tài)留存在交響樂的經典曲目庫里,成為全世界各大交響樂團必演曲目。
?本場音樂家?
本場指揮 譚盾
Conductor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親善大使譚盾,畢業(yè)于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并獲得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音樂藝術博士學位,現(xiàn)任紐約巴德音樂學院院長、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榮譽藝術指導、2022年第19屆杭州亞運會音樂總監(jiān)。譚盾一直以傳遞世界和平、綠色環(huán)保為音樂家的修行,他的藝術和音樂對世界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并贏得當今世界最具影響的藝術大獎,其中包括威尼斯雙年展藝術終身成就金獅獎、格萊美獎、奧斯卡獎、德國巴赫獎、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俄國的肖斯塔科維奇大獎、美國格文美爾大獎。
?
作為一名有思想、有創(chuàng)造力的中國作曲家,譚盾創(chuàng)作了很多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音樂作品:其包括《敦煌·慈悲頌》;有機音樂《水樂》《紙樂》《垚樂》及打擊樂協(xié)奏曲《大自然的眼淚》;多媒體協(xié)奏曲《女書》《地圖》;網絡交響曲《英雄》;歌劇《秦始皇》《馬可波羅》《茶》《九歌》《Water Passion:馬太受難曲》;電影音樂武俠三部曲《臥虎藏龍》《英雄》《夜宴》;以及小提琴、大提琴、鋼琴協(xié)奏曲和民樂等一百多部音樂作品。譚盾還受邀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中國世博會、2016年上海迪士尼開幕創(chuàng)作音樂,并在全球轉播開幕式音樂會,獲得了六千五百萬人的點擊量和收視率,刷新了世界音樂會轉播記錄,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2019年應邀成為貝多芬250周年全球慶典音樂大使;2020年疫情期間,他為全球遇難者創(chuàng)作《Prayer and Blessing:武漢十二鑼》,連線武漢、上海、紐約直播并贏得全球7000萬收視率。
?
作為一名和平的音樂使者和環(huán)保衛(wèi)士,他曾指揮世界眾多著名樂團:費城交響樂團、荷蘭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管弦樂團、倫敦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洛杉磯愛樂、法國國家交響樂團、日本NHK交響樂團、英國BBC交響樂團、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團、慕尼黑愛樂、意大利圣切契利亞管弦樂團、美國大都會歌劇院樂團等。紐約時報曾評譚盾為“國際樂壇最重要的十位音樂家之一”,并被全球最重要的十家華文媒體評為影響世界的十位華人之一,2014 年還被“中華之光”評選為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譚盾還曾擔任美國卡內基音樂廳中國委員會主席,荷蘭尼德蘭交響樂團終生榮譽指揮,中國青年交響樂團藝術總監(jiān)指揮,費城交響樂團巡演創(chuàng)意總監(jiān),英國BBC交響樂團駐團作曲家與指揮,英國倫敦巴比肯中心現(xiàn)代藝術節(jié)總監(jiān),美國“Tanglewood”國際現(xiàn)代音樂節(jié)的藝術總監(jiān)。
二胡 譚蔚
Erhu

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二胡青年教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協(xié)會胡琴專業(yè)委員會理事,中央電視臺“新十大青年二胡演奏家”。畢業(yè)于中國音樂學院,先后師從于劉虹老師、曹德維教授,并得到安如礪教授的悉心指導。
她曾獲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二胡比賽金獎及中國作品最佳演奏獎,第六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二胡比賽銀獎第一名等。曾受譚盾先生邀請與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上海民族樂團在上海大劇院、國家大劇院首演二胡協(xié)奏曲《臥虎藏龍》。先后與德國音樂節(jié)Schleswig Holstein交響樂團、新西蘭交響樂團、悉尼交響樂團及墨爾本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杭州愛樂樂團、廣州交響樂團等知名樂團合作演出了大型二胡協(xié)奏曲。多次在杭州、北京、阿姆斯特丹、悉尼、堪培拉等地成功舉辦個人獨奏·重奏及師生專場音樂會,開展教學公開課、公益講座等活動。應邀出訪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十多個國家及港、澳、臺地區(qū)參加重大藝術節(jié)及文化交流活動。
琵琶 韓妍
Pipa

剛與中國愛樂樂團、深圳交響樂團及上海交響樂團合作過的青年琵琶演奏家韓妍,畢業(yè)于中國音樂學院,師從琵琶演奏家董楠、楊婧教授,曾受劉德海、湯良興、俞良模等名家指點,現(xiàn)任上海音樂學院青年琵琶教師,上海音樂家協(xié)會琵琶專業(yè)委員會會員。曾多次獲得國家級重要獎項。
?
韓妍多次以獨奏家和室內樂演奏家身份出訪世界各地。曾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華文化講堂——中西弦韻”活動出訪泰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2020青島音薬周”杭蓋樂隊與交響樂專場音樂會特邀琵琶演奏家等。曾受邀參加中央電視臺《風華國樂》錄制、北京電視臺《跨界歌王》錄制;錄制并出版琵琶室內樂專輯《邂逅》、《彈指之間》。2022年,她將與譚盾老師在貴陽交響樂團及在天津茱莉亞音樂學院與著名的上海四重奏合作。
?
?近期音樂會?



入場提示:
為確保防疫管控效果,入場前請自行佩戴好口罩,我們會對入場觀眾進行掃碼、測溫、登記信息等方式進行管控。
關注我們|Follow us
微信公眾號|貴陽交響樂團新浪微博|貴陽交響樂團
Facebook|貴陽交響樂團Bilibili|貴陽交響樂團貴陽交響樂團官方網站|http://www.gyso.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