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名立萬合天宜——我對這一案的一些猜測
萬合天宜出息了。
終于終于出息了。
相比于上次更像是玩票的作品,這一次的答卷保留著一貫的跳脫喜劇風格,而又不失正劇的嚴肅風采。
在早期互聯(lián)網(wǎng)卷出來的團隊里面終于有混明白的了。
深感欣慰與有榮焉,仿佛我的青春也沒有白費。
但我不是來評價萬合天宜的。
我們回到揚名立萬。
這是一部合格之作,本子嚴格細膩,內(nèi)核頗有劇本殺的風采。
但或許是刻意為之。
我看到了一個劇本外面的故事。
主人公,李家輝,也就是我,是一把槍。
一把不由自主,被人利用的槍。
我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內(nèi)心里總是有自己的一腔熱血和踐行的一身正氣。所以我畢業(yè)后做了一名記者,在這個昏昏欲墜的世道里,力求證得一點清明。
或者說,我是個二愣子。
別人不敢報道的軍政部弊案,我過去就給他掀了起來。
沒啥別的,因為我能看到真相,所以我要說出來。
所以我成了一名編劇。
所以我被叫來參加了這次創(chuàng)作。
不是因為我業(yè)務(wù)能力多么高超,
或許只是因為我是一個情商低智商湊合的二愣子。
于是我這個二愣子,被路子野叫來給他排劇本。
我們這一趟的玩具車隊里面,有著名影星關(guān)靜年、著名導(dǎo)演鄭千里、著名女演員蘇夢蝶、著名動作打星陳小達、和兩位來路不明的神秘人(齊樂山、海兆豐)。
隨著故事展開情節(jié)發(fā)展,這些朋友的真實面目一一被揭露出來,就如同鄭導(dǎo)在他其中一個設(shè)想里說出來的:
人人內(nèi)外都是兩個角色,這么做一定出彩!
確實,因為人人都有自己的偽裝和痛點,即使那或許不是秘密。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片子里的人物名稱都包含著一點意向。從”賈王薛史、元迎探惜“開始,我們就對人物姓名這一簡便好用的自我介紹非常著迷。
李家輝,主角,帶著一股子港臺記者跑的快的風格。
鄭千里,偏俗氣,不知道是不是通了掙錢的意向。
海兆豐,小警察,文職,瑞雪兆豐年,這倒很符合起名習慣。
齊樂山,騎兵,牽馬的,兇手,仁者樂山,暗示此人或許為一個正面角色。
這三個人意向相對較為簡單。
陸子野,路子真的很野,他拿到了人犯拿到了兇宅,如果是他自己實現(xiàn)的這一切,那他的路子很野,如果他是推出來的代言人,那他的來路很野。同時野這個字又給人物帶來了一絲狂放不羈的野心家的韻味,叫起來不拗口,不出戲。
陳小達,民國時期動作打星,遠赴海外弘揚武學,A小B的名字格式配合這樣的人物背景,人人都會想起李小龍這個名字,這里或許是作為彩蛋出現(xiàn),但聯(lián)立上下,卻讓我覺得小達或許并不簡單,在這部戲里也許本意并不是作為劇情推動和搞笑工具人出現(xiàn)。(其實我覺得叫陳阿達也行)
蘇夢蝶&夜鶯,這兩個人聯(lián)合來講,是因為這兩個人的身份比較相似,名字的意味也類似,夢蝶去指莊周曉夢,夜鶯指代國王的歌鳥,但是這兩個人的名字,很有可能不是真名。歌女賣藝很有可能要取一個藝名,這兩個名字與其說是父母給的,卻更像是風塵場所的專屬(夜鶯這個在諜戰(zhàn)劇里也經(jīng)常被用作代號,和”老鬼“一樣經(jīng)典,這可能指向另一種故事,但是我?guī)缀鯖]有看出旁證,暫不予理會)。很有可能是假名。
而如果這樣來看,這四個擁有強烈意向的名字,就都可能存在假名的可能性,這里面,或許還要再加上一個成名已久的關(guān)靜年。經(jīng)年靜好,帶著一股子千年王八萬年龜?shù)钠椒€(wěn)中庸,為人油滑,成名已久,不可謂不老練。
這五個人,有可能是有假身份的。
但現(xiàn)在說來還為時過早,我們回到宅邸里繼續(xù)進行。
舞臺搭好了,角色齊全了,故事就該開演了,復(fù)盤下來,整個故事里有三個人一直左右了故事的進程:齊樂山、路子野和陳小達。
是的,其余的人等,鄭導(dǎo)、夢蝶、小警察、甚至是作為主角的我,對于劇情的發(fā)展和轉(zhuǎn)折在多數(shù)情況下,是被牽著鼻子走的。
我們先來談?wù)匌R樂山,這是整個故事里放在最前,也是展示的最明顯的一個角色,他目的性極強,但目的卻不明晰。在這部劇里,如同《嫌疑人X的獻身》一樣的,我們一直在揣測他的殺人動機。
齊樂山給我們講了幾個故事,一個為財、一個為馬、一個為人,我都不信。
為財?shù)墓适?,是用來掩蓋為馬的,但做的也太漫不經(jīng)心了些,細節(jié)一問三不知,甚至連拿點值錢物件作為證據(jù)的動作都欠奉,很難說是認真準備了一個故事用來應(yīng)付他人,這樣的行為,甚至可以說內(nèi)心里實際上是期望有人來發(fā)掘真相的。我們甚至不需要對此進行分析。
為馬的故事,更加離譜,我連復(fù)述的興致都沒有。
再深一層的故事,描寫的精致許多,有了人物,有了情節(jié),有了說得過去的理由。但是有很多東西交待的不清不楚,這里很難說是bug還是故意為之,我認為是故意設(shè)置的懸念可能性稍高一些。首先,深層次的故事沒有任何旁證,夜鶯、舞會、將軍、侍應(yīng),一切都是那么的空放,和刀仙之說一樣,只是單憑人描述的故事。其次,在起先的行動中,齊樂山完全沒有急于在這個屋子里進行什么動作的想法,在海警察玩忽職守的時候,并沒有任何動作,只是聽到了鄭導(dǎo)的”美人兒“之后,開始翻報紙,而與陳小達對話之后,才去打開手銬和腳鐐,這說明他的行動并非應(yīng)當是如同李家輝所猜測的,要藏起某個假發(fā),而是接收到了外界的其他信息,才開始的下一步行動。
這一點,從齊樂山堵門的動作也能看得出來,在調(diào)查已經(jīng)不得不告一段落的時候,他施施然的走上樓,將人堵在屋里,這讓人不得不懷疑他的實際想法,如果想要滅口,那么躲在門后這樣的地方暗殺才是更為正確的選擇。同時,齊樂山偽造了請柬,爬上了通風管道,在通風管道里發(fā)生了什么非常耐人尋味,我們所看到的是李家輝爬進去了,陳小達跟上,齊樂山從另外一個地方也進了通風管。李家輝發(fā)現(xiàn)了出口,陳小達發(fā)現(xiàn)了假發(fā)暈倒,李家輝把陳小達送回來后又進入了管道,齊樂山進入了房間,李家輝出了房間從外面把門打開了。
李家輝回程能夠發(fā)現(xiàn)陳小達,說明陳小達和李家輝走的是一條路,陳小達能發(fā)現(xiàn)的假發(fā),舉著火照亮的李家輝沒道理看不到,這里面很有可能就是齊樂山將假發(fā)放進去的。在幾個鏡頭里,我們可以看到管道里會有一個丁字路口一樣的地方,這里有可能是齊樂山與李家輝未能見面的原因,但裝暈的陳小達很有可能在這里見過齊樂山,借此將假發(fā)引入視線,同時裝暈來避免盤問。
最后,在黑衣南京特務(wù)的身旁,齊樂山笑了笑,說了一句,我記得你說:
你是一個踩滅火苗的人。
然后對著油桶開了槍。
齊樂山要給我們講一個故事,一個能讓我們滿足的故事,一個他想告知他人的故事,他放出了一個火苗,像是在挑釁的問,”這倒是要看你如何去踩“。
接下來,需要講講陳小達,小達是一個天降式的角色,除了路子野,沒人認識他,海外背景,回來參加大事,身份變得簡單而理所當然。他做了幾件事,找酒上樓找到了兇案現(xiàn)場,搬攝像機與齊樂山交談激活了齊樂山,在調(diào)查方向不明的時候為眾人指明逃生出口,帶回了那頂假發(fā),與齊樂山合作打倒了一屋子特務(wù)。
陳小達可以說是牽著這些人的鼻子走,同時,他背景神秘、動作夸張,將自己的一些微妙的反常掩蓋在更大的不正常里,陳小達,是我在整部劇中看得最割裂的角色,他推動劇情進展,他與齊樂山默契配合,他怕鬼膽小,他畏難不前。
如果說他是一個假的性格,他需要確保這些人更多地參與,但又不能偏離路線,他想為這些人指明方向,然后又要把自己徹底的藏下去。那一定說得通。
最后,是路子野,之所以提到他,是因為他是明面上攢局的主家,沒有他就沒有這場戲,有的時候我們太過于追求背后的故事,反而會忽略這樣明面上的人,路子野此人,動機劍走偏鋒,為常人所不為,這里面,或許也是有其他的外力推動,至少,是可能的。
如果基于上述的條件來看,
或許這場故事,只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展現(xiàn)會,
只是為了借我的口,講一些話。
這里還有一些散碎的疑點或許會支持這個想法。
如果夜鶯存在且沒有死亡,通風管里為什么會有那么多血跡。
如果需要藏起來第二個人的存在,最好的辦法或許是給自己來這里的行為一個其他的目的,比如仇殺或者命令,而不是試圖證明自己帶出去的是一具死尸。
身為侍應(yīng)的齊樂山在與其他侍應(yīng)打招呼詢問夜鶯的時候被認作了客人。
在回憶里,三老同時在一個房間里做變態(tài)的事,卻會因為一個侍應(yīng)生送酒而開門,開門后的人手里是拿著酒的,同時三老仿佛復(fù)讀機一樣要求他”出去“,而不是掏出自己保命的手槍或是拐杖。
房間里有很高的雕塑,旁邊也有可以借力的柱子,卻一定要割下畫踩著,畫框后面是空的。
三個商人的死,需要南京的特務(wù)過來消滅痕跡,做的第一件事是拆除房間里的鉤子。
還有一些記不太清了,或許這部電影想說的事很多,但我暫時還沒有想清楚。
或許它也是借著這個機會,說一些不能直接說的話吧。
嗯,最后講一下美中不足,如果平鋪直敘的看的話,節(jié)奏有點平快,反轉(zhuǎn)不夠顛覆,內(nèi)核不夠深刻。如果想辦法深思熟慮呢,線索不是很直接,沒有一錘定音的里世界證據(jù),總讓自己懷疑是不是過度解讀了什么。
不過瑕不掩瑜。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