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ERA 8動鐵Skuld耳機試聽:單論頻響曲線這是一條不可多得的動鐵塞
這是一個曾經(jīng)差點做不下去的國產(chǎn)的耳機品牌,不過機緣之下因為打開了日本市場局面,繼而在國內(nèi)HiFi市場也站穩(wěn)了腳跟。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在主品牌即將走不下去的,官方又延伸出一副品牌,和主品牌同樣的命運,其副品牌在日本市場更是一鳴驚人。
這個主品牌叫做KINERA,中文名為王者時代;副品牌叫做QOA,因為誕生背景延伸了QUEEN OF AUDIO(即使國王不在還有王后?。┑慕?jīng)典梗。
不過這是我聽得第三款KINERA耳機,暫時不能概括其音質(zhì)特點,只能說它家的耳機外觀顏值非常漂亮,據(jù)說本身是做代工出身的,有自己生產(chǎn)線的原因。

▲這是KINERA今年的新款Skuld詩蔻蒂,名字來源于希臘神話,所以包裝也是不同于常見包裝,整的像點心盒子,正面的英文除了在契合其品牌系列的內(nèi)涵,同時暗示著它有海外市場。不過講真的,這包裝在國內(nèi)不大實用,不規(guī)則的棱形需要一個碩大的快遞箱,遇上豐巢柜沒大格的時候還沒法寄存。

▲賞心悅目的開箱有木有?除了兩個轉(zhuǎn)接頭,僅僅是耳塞套就送了8對,其中2對記憶海綿,2對硅膠還有4對定制的,有興趣的可以瀏覽購買頁,有詳細(xì)的介紹。如果你覺得耳塞套對音質(zhì)有改善,請一定去看看。

▲異常精美的收納袋展示,真皮材質(zhì),做工不錯,就是容量小的點,勉強裝進(jìn)耳機和線材。

▲此處要注意,這款Skuld的線材上搭的是4.4的頭子,然后配了3.5和2.5的轉(zhuǎn)接頭,估計目的是省錢,一根線就足矣,不過缺點就是套上轉(zhuǎn)接頭,整個頭子就很長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看到標(biāo)配里是用三個頭子來代替線的會不會有吐槽,不過也請放心,Skuld依然是可以換線的,而且線材本身是非常不錯的8股24芯得到合金銅鍍銀線,質(zhì)地柔軟,主線粗細(xì)適中,顏值也配得上腔體。

▲換線方案則是常見的0.78雙針接口,母座有凹槽保護,插拔方便,官方甚至給出了插拔5000+次的使用保證。

▲腔體是國產(chǎn)HiFi耳機常見的公模延伸品,樹脂材質(zhì),個頭中等偏大。腔體上類似彩繪的效果都是在樹脂底層的,配色則是根據(jù)Skuld在希臘神話里的含義來配的。

▲好不好看各位自己說吧,不用擔(dān)心后蓋的文字會脫落,前文已經(jīng)說過它是做在外殼底層的。

▲單元架構(gòu)上Skuld和眾多國產(chǎn)耳機一樣有堆料嫌疑,不過有兩點是區(qū)別友商的。首先在低頻單元上,一般是采用動圈單元,就算是采用動鐵單元也較少采用樓氏的。Skuld的低頻單元依然采用了樓氏的CI-22955,有個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中高頻的銜接順暢。
第二個不同之處在于其中頻用了2,枚樓氏復(fù)合單元32873,但是其高頻用的是定制的SWFK-31736復(fù)合動鐵單元。反常規(guī)的是高頻沒有用樓氏,要知道比解析還是樓氏有特點有優(yōu)勢哈,而KINERA的理由是在其另一款NORN有過成功的經(jīng)驗,而且和樓氏CI-22955搭配有更出色的效果。
讓KINERA最爽的是這種搭配讓Skuld的頻響曲線十分平直,8KH以前的峰谷值相差不超過4dB,對頻響曲線迷信的大可以看看。

▲說感受吧,照例先說推力,從23歐、120dB的參數(shù)上看貌似是可以手機直推的,實際上你要直推也無妨,畢竟現(xiàn)在的調(diào)音的趨勢都能保證無惡聲,更重要的是純動鐵,哪怕推力不足也不會給你解析不足的感覺。
但真要說HiFi級別享受的話,Skuld直推的話還欠飽滿和力度。所以真要是手機直推黨,其實500元內(nèi)有不少圈鐵組合可選。你若看上了Skuld的顏值和可玩性,可以適配一個迷你耳放,個人用華為mate30+乂度Link2試過,改善是立竿見影的。
盡管如此還得重申另一個需要注意的瑕疵,Skuld標(biāo)配線材的插頭是4.4的平衡頭,如果沒有4.4輸出的,還得接轉(zhuǎn)接頭,盡管官方標(biāo)配里都有,但接上轉(zhuǎn)接頭和小尾巴后多少會有別扭。

▲低頻方面,樓氏CI-22955的表現(xiàn)不錯,下潛比較深,彈性雖然不快,但好在自然,個人搭配的乾龍盛QA390,低頻飽滿、干凈,量感充沛不足以轟頭,不管是西方架子鼓還是東方大鼓,聲底渾厚有力,凝聚感讓人記憶深刻,整體的器樂分離感也處于良好狀態(tài),整個低頻的聲場不錯,如官方所說,橫向和縱向都是規(guī)整的,加上干凈利落的解析,其低頻是可以勝任各種曲風(fēng)的,哪怕是電子樂為主的ACG。
人聲方面第一感覺是偏淡的,哪怕是QA390推力遠(yuǎn)超Skuld所需的推力,它也沒有發(fā)硬或者過亮現(xiàn)象,屬于整體偏淡略有偏暖,密度感中規(guī)中矩,男聲無明顯醇厚感跡象,解析也較自然,而且還不甚干澀,有監(jiān)聽風(fēng)格既視感。
其實我之前還用乂度的膽石機試過,要比在QA390上多一點溫潤,加上其它播放器隨機測試,我感覺這耳機是容易受前端影響的,但大體風(fēng)格還是有些偏監(jiān)聽的,解析雖強,但不像TFZ那種超強解析。
聽完其中低頻再聽高頻就會更加確認(rèn)這副Skuld的平淡和均衡風(fēng)格了,不過相比較中低頻的調(diào)教,我反而覺得其高頻更有穩(wěn)重大方的氣質(zhì),這一點要和AKG K3003作對比。
先說其高頻感受吧,亮度和厚度很自然,通透感是一目了然的,器樂分離、解析包括器樂定位都是顯而易見的出色,延伸感沒有給我驚喜,但器樂泛音和層次感是比較鮮活的,且整體通透之余有些鮮活感。

▲之所以來對比K3003,一來是我手頭并沒有什么堪稱經(jīng)典的純動鐵耳機(市面上也很少),二來是兩者高頻上的有點意思,加上各位也可以看看圈鐵和純動鐵的區(qū)別。當(dāng)然你若說我有蹭車之嫌疑,我也不否認(rèn)。
為了更有參照,我的前端選用的是乾龍盛QA361的單端輸出,在易推性上還是Skuld更勝一籌,不過在低頻上K3003的動圈單元展現(xiàn)出的還是要自然點。SKuld更有力道,下潛更深,但彈性展現(xiàn)出的自然感不如K3003有韻味,前者干凈利落,器樂分明,聲場出色;后者穩(wěn)健舒展,雖然聲場不如Skuld,但層次感良好,氛圍舒適,聲底和量感并無明顯瑕疵。
人聲方面是可以拉開距離的,SKuld的解析明顯更勝一籌,雖然有動鐵慣有的解析力度和亮度,但還是很自然,密度感展現(xiàn)出來的飽滿度也是比K3003有勁,兩者相同之處是都有些偏淡且有點偏暖,不過K3003的溫潤感稍多一點。
女聲方面,這次Skuld表現(xiàn)的暖聲更為明顯,解析并沒有那么突出,不過齒音較為自然,K3003的齒音則顯得有些明顯,沒有Skuld那么亮,但有偏冷趨勢,兩者自然比不了孰強孰弱,都有受眾群。
高頻方面K3003的厚度是給人如履薄冰的感覺,容易受前端影響造成弦樂刺耳,Skuld其實厚不了多少,但在這點上明顯要穩(wěn)健許多。而且后者動態(tài)比較足,哪怕更好推,更亮,但通透感是保證的。相同之處是兩者都有不錯的音樂味,K3003則還需推力,Skuld的表現(xiàn)不如在QA390上那樣穩(wěn)健,入耳有些刺激過度。

▲整體總結(jié)部分
從Skuld的頻響范圍5-5KHz其實可以猜得出來它是把兩端都拉伸了,所它的下潛是比較深的,高頻延伸感也很高,再者其主打均衡和偏監(jiān)聽的調(diào)音,難度是比較大的。
其低頻還好,不怎么挑前端就有非常不錯的表現(xiàn),只是相比動圈單元的低頻在彈性上沒那么自然,如果喜歡打擊樂可加成。其中高頻尤其是高頻我個人覺得是需要前端配合的,之前在膽石機上試過還不錯,這次一番折騰下來,在乾龍盛QA390最為滿意。
在器樂上盡管Sklud并沒有把純動鐵的解析用過度,不過因為易推,那韻味其實相比動圈還是欠點,但如果是喜歡電子樂和ACG的可以成為心頭好。
人聲方面是偏淡的,略有偏暖,但不明顯,有監(jiān)聽風(fēng)格,和官方有出入的是我并不覺得是女聲塞,只不過女聲齒音控制較為自然,解析感更強,男女聲是均可駕馭的。
我個人的整體感覺是這副Skuld是有野心的,調(diào)音造詣我沒法斷定水平,但它在平衡純動鐵的監(jiān)聽與大眾的通俗口味,有機會試聽的老燒們一定要試試,或許會讓你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