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藥中間體廢水等于難處理廢水!我們是如何處理的?
企業(yè)走向生產醫(yī)藥中間體,就走到了難處理廢水的面前:廢水濃度高(有機物、鹽、氨氮等)、組分復雜,且具有高毒性、難生化特點。如果廢水處理工藝設計得不合理,且缺乏整體處理思路,很容易造成出水不穩(wěn)定,且容易出現(xiàn)超標情況。
分質分流處理:醫(yī)藥中間體廢水不僅具有排放水質不穩(wěn)定和排放間歇性等特性,而且污染物的類型也會不一樣,濃度也有高低之分,必須針對根據工藝廢水的特征分別進行預處理(降低后面的廢水處理站的難度)。
比如某企業(yè)的廢水就有高鹽廢水(鹽分濃度為66000mg/L)、高COD廢水(COD濃度為70000mg/L)、高氨氮廢水以及低濃度廢水,這幾個廢水預處理工藝都不同。預處理工藝主要是做到脫鹽、降濃度、提高可生化性、脫氮等,對應的工藝就有蒸發(fā)結晶、化學處理技術、吹脫法等。
喜歡的話,可以點贊,關注,收藏。
預處理工藝:高COD廢水可采取鐵碳微電解和芬頓氧化法的耦合,進水COD濃度在20000mg/L-30000mg/L,經預處理后,廢水中含有的對生物具有毒害作用的雜環(huán)類醫(yī)藥產品和中間體經預處理系統(tǒng)的還原及氧化后,其毒性得到了削減(B/C提高到0.4),同時預處理系統(tǒng)也可去除廢水部分的COD。(混凝沉淀出水COD濃度能穩(wěn)定在12000mg/L)
生化處理工藝:經預處理后的廢水與低濃度廢水一起進入生化處理階段,采用的生物法為厭氧和好氧結合。某企業(yè)的生化處理工藝為“水解酸化+A2/O+MBR”,出水COD濃度和氨氮濃度都能達到排放標準——出水COD濃度穩(wěn)定在300mg/L以下,氨氮濃度穩(wěn)定在15mg/L以下。
出水先進入水解池,在此階段的COD去除率不會太高,主要是漓源水解酸化菌將難降解有機物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質,提高了可生化性;水解池出水自流入兼氧池和好氧池,利用好氧微生物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同時去除廢水中的氨氮;出水自流MBR膜,實現(xiàn)泥水分離,MBR膜能有效截留反應器內菌種,保持較高的污泥濃度,降低污泥負荷,提高去除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