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和目標脫軌的其中一種原因是:人們喜歡給自己設限。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在正常情況下,跳蚤可以跳到的高度是自身身高的400倍。但如果給這只跳蚤套一個玻璃罩,跳蚤就會撞在玻璃罩頂上。連續(xù)幾次之后,跳蚤就降低了跳躍高度,最多只跳到罩頂處。繼續(xù)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的跳躍高度也會越來越低。到了最后,即便拿掉玻璃罩,跳蚤再也跳不高了。為什么?
因為它在玻璃罩的“設限”中,為自己設限了。因此,即便取消了外在設限,它也無法突破自己的設限。這就是著名的“跳蚤定律”。
跳蚤本能可以跳自身400倍的高度,爾后在自己的設限下,忘卻了當初本能的實力。
而我們人呢?潛力又有多少?有研究報告指出,一般人平均連大腦潛能的1%也沒用上!有些人越是重壓,越能反彈。
而有些人一旦被生活折磨,就淹沒在起起伏伏的瑣事當中,忘了當初的夢想與堅持的美好。
原來,人生的一切前途都取決于自我的選擇。
修行亦是如此。
選擇正路后,自己提醒自己要勇于堅持。
自己不給自己設限。
用愿力沖破業(yè)力,勇往直前,自然直取菩提。
筆者曾在南無始祖報身佛的一盤法音里恭聞到,能海法師向降巴格西求學密法,他背著水一天來回走八十里山路,才能得聞一句法義。第二天再去,又聽聞一句。這樣堅持了半年多,能海法師才學完那部法。降巴格西用這種方式鍛煉了能海法師的恒心,磨煉了能海法師的毅力,同時讓能海法師對佛法生起純凈的恭敬之心。
修行之路,不僅要堅持,還要打破自我的設限。
常聽到身邊學佛的朋友說,這個很難,那個很難,戒殺難,戒色難,戒貪難,戒嗔難……
有些人,還沒開始修,就自己把自己難倒了,自己給自己設限了。
他們忘記了,每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但他們卻常常自己設限,認為修行很難,而忘記自己佛性之“本能”,也就只能永遠在輪回中打轉,無法跳出“三界”之囚籠。
就猶如跳蚤給自己設限后,就忘記了自己的本能,以致最后越跳越低,永遠被囚在玻璃罩中一樣。
當然要真正修行確實很難,但如果我們今生沒有解脫,對比一下,是累生累世繼續(xù)輪回所受苦多?還是今生依教奉行,放下執(zhí)著,突破自我所受苦多呢?顯然繼續(xù)輪回比今生突破要苦上百千萬億倍吧。
正是“此生不向今生渡,更待何時渡此身?”
因此,我們既不好高騖遠,也不眼高手低,從腳踏實地出發(fā)。我們做好身邊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關心身邊每一個有緣眾生,從發(fā)四無量心轉入菩提心的修持,落實于每日點滴中,長此以往,沉淀之后必有勢如破竹般的力量。
我們要打退人生路上的“攔路虎”:逃避與放棄,設限與退縮。
人生不設限,突破舒適圈,必然迎來更好的自己!
撰稿:悅色
編輯:佛前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