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不再流浪》Vol1:高架盲貓歷險記


2018年8月3日,中午11點多,我收到老公的微信。
?—— 老婆,我剛看到度假區(qū)高架有只貓。
?—— 你又帶回來了?
?—— 沒有,我在中間車道不好停車。
?—— 好像有一個高架救貓的組織,你給人家打個電話,看看能不能救?
?—— 他們說浦東高架沒有人手,暫時沒法救……?而且我確定那只貓還活著,要不,你先去看看?你看那么多人開車路過了,就偏偏給我瞅到它還活著,這么熱的天,高架上沒食物沒水,再等下去,不知道牠小命還保不保得住哦。
?—— 好吧,我這就去。
2018年8月3日,中午12時余,我在高架上抓住了那只貓。

從收到這個消息,到出發(fā)去看情況之間,我是有過一絲抱怨的。
家中已有17只貓狗,除了4只狗狗是“正規(guī)”寵物,其余都是從不同途徑救助、領(lǐng)養(yǎng)來的。算算這些年,我們前后救助了30多只流浪兒,長得漂亮一些,性格乖巧一些的陸續(xù)有了新家,“砸”在手里的都是“老阿姨”、瘸娃、聾娃。時間久了,既來之則愛之,我對牠們的心思也從同情、憐憫變成了家人一般的感情。
每個有故事的娃都會有一段心酸的經(jīng)歷,看著牠們在我身邊圍繞,身體殘疾,心理卻越來越健康,個個表現(xiàn)出無比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安穩(wěn)。那些心酸漸漸也就淡了,淡化在朝夕相處的濃情里;漸漸,我也習(xí)慣讓自己安于這份福報,被這許多生命依賴著,覺得自己對牠們挺重要。
于是,便想著好好地在家擼著貓狗,好好地給這群孩子養(yǎng)老送終之后,我就可以“解放”,可以自在地過退休生活了。
但收到老公的這條信息后,我暗自思忖:這是又要“添丁”的節(jié)奏了嗎?
我不是什么專業(yè)救助人,也挺厭煩別人如此稱呼,本是力所能及的發(fā)心驅(qū)使,卻硬是給貼上了道德標(biāo)簽,搞得好像被一群不知所謂的圍觀者盯著,要不給你樹碑立傳,要不送你下十八層地獄……
抱怨雖猶在,但家人的默契更實在。
在不降低家人生活品質(zhì)的前提下,管天下流浪貓狗的能力不夠,可“惜取眼前貓”的勇氣從未減半分。

驅(qū)車去高架的一路上,我腦補了各種可能性:貓若在原地,救,該怎么救?我沒經(jīng)驗?。徽胰司??找誰呢;不救?那我去干嗎?如果貓不在那兒了,會去哪兒了?被人帶走了嗎?是好人家嗎?找不著下落,不光我肯定得失眠,老公也會寢食難安……如果貓已不幸變貓餅了,要不要收拾善后?可是我女流一介,實在沒膽量面對血肉模糊……我會直接癱倒在地吧?就算牠還活著,我會有膽量在高架上抓貓嗎?
假設(shè)了無數(shù)種可能,但事實證明一切都是多想了,身體比思緒誠實而直接多了。
當(dāng)看到牠的那一刻,萬般糾結(jié)灰飛煙滅,我麻利地踩剎車、按雙跳,然后抓了塊毯子,看看前后沒車就直奔過去。

抓到牠雖然費了一些精力,好在整個過程短平快;所幸當(dāng)時路上的車不算多。
但近距離的第一眼,我被牠的面目嚇了一跳:眼睛呢?!

來不及傷春悲秋,趕緊帶去醫(yī)院做檢查。結(jié)果很快出來:年齡大約2~3歲;眼球萎縮導(dǎo)致雙目失明;全身多個傷口;犬齒斷裂……我突然就有了剜心之痛:娃呀,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在高架上、車輪下保住性命的?!
更驚悚的判斷從醫(yī)生嘴里說出:這是一只做過絕育的公貓,但沒有TNR的耳標(biāo);牠體內(nèi)有抗體,說明是打過疫苗的;牙齒斷裂不像是自然發(fā)生,乃外力所致,比如人為……


剜過的心又被補了千刀,醫(yī)生的話讓我不寒而栗,滿腦子都是一只貓遭受各種虐待的畫面。雖然牠無法告訴我,也不可能會有任何人告訴我這只貓經(jīng)歷了什么,但牠滿身的傷,被丟棄在高架上的事實告訴我:這不是一只生來就流浪的貓。
那你究竟經(jīng)歷了什么:曾有過家,家里有愛你的爸爸媽媽;不小心走失了,被好心人救助卻被某個人渣領(lǐng)養(yǎng),然后遭到這畜生的百般凌虐,然后棄于高架就是為了讓你葬身車輪下?!還是說,迷路的你落入了某個虐貓團伙,他們將驚恐的你拋在高架上,用最殘忍的手段去完成變態(tài)們對死亡的儀式感……
我下意識地晃了晃腦袋,拼命阻止了自己那些恐怖的假設(shè)。小貓在毯子的包裹下漸漸變得安靜,能看見牠的鼻翼輕微顫動,牠在用嗅覺感知周遭,不僅沒有抗拒我伸過去的手掌,還像家貓一般,用力地用腦袋迎上來,輕輕磨蹭。
牠的面龐丑陋而猙獰,深刻記錄著牠曾遭受的非人待遇,但我的掌心撫摸到的卻是柔軟而溫暖,與任何一個無助的生命無異,牠渴望被愛。
那一天,是臺風(fēng)“云雀”到滬的日子,我就叫牠“云雀”,從此我就是牠的媽媽。
帶牠回家后,爸爸執(zhí)意叫牠“小彩虹”,哥哥(我兒子)叫牠“小黃黃”……
不知道家中那些毛娃子會叫牠什么,但不管叫什么名字,也無論牠是什么樣,今后都是我們家的一份子了。

“云雀”很快就適應(yīng)了新家的生活,除了看不見,牠和其他貓沒什么兩樣;其他小伙伴也很快接納了牠,沒有特別關(guān)照,也沒有任何排斥,牠們彼此好奇,也相互依靠。


臺風(fēng)“云雀”過后的天空異常晴朗透徹,露臺上的花依舊紅艷,看著盲貓“云雀”輕嗅花朵的畫面,我心百感萬千,最終化為一句祝愿,祝愿我的“云雀”此生的記憶從那朵美麗的花開始,之后全是花一樣的美麗。


天使語錄
至今想起高架歷險,我還是很后怕的。除了一腔熱情,我沒有絲毫經(jīng)驗,如果驚嚇到牠亂竄,后果不堪設(shè)想,如果造成交通事故,害了自己害了別人,更是害了要救的貓。
雖然慶幸最終牠選擇信任我,但我們真的不能僥幸去依賴所謂的緣分。遭受過虐待的動物本身就會比較敏感、警覺,對人類的信任也如履薄冰,此時,如果一味強求牠們接受救助,難免適得其反。
救助之事,力所能及,不必綁架人人都要成為流浪動物的英雄;量力而行,帶著善意提供能做到的幫助才是最理智的行為。
生而為人,請務(wù)必善良;一念善起,可能會是牠們的奇跡。
另外,我想說的是,我們與動物之間的關(guān)系并非單純的授受,牠們贈予的財富是無形的。每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因為有了牠們,我與先生更懂得相互扶持,牠們是我們最美好的紐帶,有一方忙碌的時候,另一方便會主動地承擔(dān)照料孩子們的義務(wù),“孩子”養(yǎng)多了,還不比別家多點話題、多點責(zé)任感嗎?
你說,誰“救”了誰呢?!?
“云雀”將收到華元品牌贈送的
天使禮盒
感恩!

By
口述/Keke
撰文/小五
編輯/泓小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