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看,回避型依戀分手后就不愛了嗎?
最近看到有些朋友在談論這個話題,其實我覺得這不能算是一個心理問題,甚至連情感問題都算不上,就好像我們說“甜的東西就都好吃嗎?”?;乇苄鸵缿俜质趾蟮降走€愛不愛?這充其量只是一個個人的經(jīng)驗和推測,并不能適用于所有分手情況,如果強加給回避型依戀,就更沒必要了。
分手后愛不愛的問題,和依戀沒有任何關系,和人格的關系也不大,只和這個提分手的人對另一半的感情深度和分手的場景、理由有關:如果分手是客觀因素被逼的,也就是說不是本身感情出問題而分手的,那么分手后的一段時間應該還愛對方,但是因為有些不可調和的矛盾,不得不選擇放下;反之,如果是因為經(jīng)常吵架、三觀不合、出現(xiàn)原則性問題而導致的分手,那么分手后肯定是不愛的了。

這和回避型依戀有什么關系呢?
如果硬要和回避型依戀扯上一點關系,我們也可以分3種情況來看。
第一種情況,交往不到三個月的回避型依戀
此時的回避型依戀,可能和你還沒有建立穩(wěn)定的親密關系,ta的防御機制打開的概率還很大,此時ta的“分手”,大部分情況是ta的自卑心態(tài)在作祟,覺得自己配不上你,所以,這種情況分手后ta還會愛。這個情況下,你如果想挽回對方并重新建立聯(lián)系,你所付出的代價并不會很大。
從潛意識的角度去看,這個時期的回避型依戀常常會陷入過去陰影的投射,會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躲在角落里的小孩,ta的拒絕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多不喜歡你,而是證明自己很缺乏安全感。

第二種情況,交往了三個月到六個月的回避型依戀
中輕度的回避型依戀者,到了這個時候,已經(jīng)進入了相對平穩(wěn)的階段,回避機制發(fā)動的概率降低,但是與此同時,ta對你的新鮮感和好奇心也逐漸減弱,因此你們之間可能出現(xiàn)既不吵架、也不親密的進程。這時候如果ta提分手,是經(jīng)過了一定的考察和思考之后的結果,理智的成分占比更高,分手后不愛的可能性也比較高,因此挽回的難度相對較高。
如果你在這個階段與ta爭吵比較多,導致了嚴重的長時間冷戰(zhàn),那么可以說對方的忍耐已經(jīng)到了極限。這時候哪怕沒有直接說分手,從態(tài)度上來說都更傾向于分開。

第三種情況,交往六個月以上的回避型依戀
一般而言,交往六個月以上的回避型依戀,如果ta還沒有轉變成安全型,那么ta可能會在后面的很長時間都繼續(xù)保持原狀,因為ta已經(jīng)習慣了這個模式。這個時候ta如果提分手,更多的是出于對你喜不喜歡的評估與考慮,如果在此過程中,回避型確實發(fā)現(xiàn)自己對你的感情淡了,那么可能連“分手”這個詞都不提就直接與你分道揚鑣(斷崖式分手)。因此,這類人的分手是難以挽回的。
但是也有另外一種可能性,那就是你們已經(jīng)處在了非常熟悉的情況中,ta已經(jīng)轉為相對的安全型,那么ta的分手可能只是一種情緒的發(fā)泄,在提分手后可能會產(chǎn)生后悔情緒,那么這個時候ta還是愛你的。

分手后,回避型依戀到底還愛不愛,取決于ta的行為模式和愛你的程度,而不是看ta是不是回避型依戀?,F(xiàn)在,很多朋友連對方是不是回避型依戀都容易判斷錯誤,再套回避型的一些公式,不免錯上加錯。判斷一個人分手后還愛不愛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你們分手時的感情濃度,只要是愛的,即使是重度回避型依戀提分手后也會遺憾和后悔;只要是不愛的,即使是安全型提分手也絕不會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