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發(fā)于張掖七彩丹霞與中山橋(2023年7月11日)
趙光發(fā)于張掖七彩丹霞與中山橋(2023年7月11日)
張掖七彩丹霞以交錯層理、四壁陡峭、垂直節(jié)理、色彩斑斕的特點出名。這里的地貌發(fā)育于侏羅紀至第三紀的水平或緩傾的紅色地層中,經結構運動、流水與風力的侵蝕作用而形成,是中國獨有的彩色丘陵。
七彩丹霞的色彩隨時間、天氣和光線變化而變化,晴天時在陽光的照射下,遠處山體像燃燒的火焰般炙熱,雨天時則會出現(xiàn)別樣的風味。隨著時間的推移,色彩也會產生變化,早晚溫差大,顏色也就不一樣,有的如海浪翻騰,有的似巖漿噴涌,極富于動感。這是因為不同時辰不同角度的陽光照射,使波長不同的紅色光線在衍射時,透射、反射在不同的位置上,形成了不同的顏色。
在張掖七彩丹霞景區(qū)內,有四個觀景臺,每個觀景臺都有不同的特色和景觀。其中,四號觀景臺是最大的一個,可以乘坐景交車前往。在四號觀景臺內部還有三個小景點,分別是火海、紅海和黑海?;鸷J且黄t色的丘陵,紅海則是一片黃色的丘陵,黑海則是一片黑色的丘陵。這些丘陵地貌色彩斑斕,形態(tài)各異,讓人感到非常震撼和壯觀。
此外,在張掖七彩丹霞景區(qū)內還有許多步行路線,可以讓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這個景區(qū)的特色和風貌。其中,最著名的的一條步行路線是“神仙腳印”,這是一條長約3公里的步行路線,可以讓游客近距離地觀察七彩丹霞的獨特地貌景觀。
總之,張掖七彩丹霞以其交錯層理、四壁陡峭、垂直節(jié)理、色彩斑斕的地貌特點,以及隨著時間、天氣和光線變化而變化的色彩變化,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