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容易讀錯的人名-朱儁、闞澤、步騭、蒯越、麹義、張郃

# 朱儁(zhū jùn)
一個草根逆襲的寒門小吏,同時也是漢末名將中的“異數(shù)”!

朱儁出身寒門,養(yǎng)母不易。他因為好義輕財而廣受鄉(xiāng)里尊敬。后來太守徐珪看重他,讓他當了蘭陵令,并且做得頗有建樹。接著,他升任交州刺史,在家兵五千人的幫助下大破叛軍,平定了交州局勢。戰(zhàn)后以功封都亭侯,并成為諫議大夫。184年黃巾起義爆發(fā)時,朱儁擔任右中郎將和持節(jié)之職平定三郡地區(qū)。由于表現(xiàn)突出,西鄉(xiāng)侯這個頭銜也就順理成章地到手了!此外還追加鎮(zhèn)賊中郎將一職。
隨后朱儁率軍討伐黃巾,“聲名鵲起”,被晉升為右車騎將軍并封錢塘侯。當河內(nèi)太守時擊退張燕進攻的部隊;董卓秉政時期曾想提拔他作副手但遭到了委婉拒絕;在荊州流亡期間更是屯軍牟縣等待機會;徐州刺史陶謙等人推選其為太師并向各州牧傳檄相邀討伐李傕、奉迎天子。

然而最終朱儁還是選擇奉詔入京任太仆,并在初平四年(193年)晉升為太尉和錄尚書事,在興平元年(194年)行驃騎將軍事并持節(jié)鎮(zhèn)關(guān)東——可惜因種種原因未能完成任務(wù)。
# 闞澤(kān zé)
闞澤是三國時期吳國學者和大臣之一。

闞澤少年家境貧困只能向別人借書讀取知識。漢末時被舉薦為孝廉并出任錢塘長、郴縣令等職位;孫權(quán)擔任驃騎將軍時曾徵辟其擔任西曹掾;后來闞澤官至中書令和太子太傅,并被賜予都鄉(xiāng)侯爵位?!吧w蜀之揚雄”、“今之仲舒”皆稱譽于其身上。
據(jù)說闞澤對圓周率也有深入研究,《乾象歷注》及《九章》皆傳聞已失傳。
243 年去世后孫權(quán)非常悲痛數(shù)日不食哦!
# 步騭(bù zhì)
步騭,三國時期的大佬,孫吳的重要成員。

他最初逃到江東,幫助討虜將軍孫權(quán)處理政務(wù)。后來擔任了海鹽縣長、車騎東曹掾、徐州治中和鄱陽太守等職務(wù)。210年,他被任命為使持節(jié)、征南中郎將和交州刺史,在平定該地區(qū)之后晉升為平戎將軍并獲得廣信侯頭銜,并且還被遷為右將軍和左護軍以及臨湘縣侯頭銜。在孫權(quán)稱帝之后,他成為了驃騎將軍、冀州牧和都督西陵諸軍事,并駐扎在西陵二十年之久,深受人民愛戴。
246年擔任丞相,在赤烏十年去世。
# 蒯越(kuǎi yuè)
蒯越,東漢末期的人物,出生于襄陽中廬(今湖北襄陽西南)。

演義小說里是蒯良的弟弟。最開始是荊州牧劉表手下的一名士兵,在劉表上位時協(xié)助鏟除了荊州一帶的宗賊組織(由宗族關(guān)系或者同鄉(xiāng)組成的武裝集團)。隨著劉表病逝而與其子劉琮一起投降曹操,并晉升至光祿勛。
# 麴義(qū yì)
麴義是袁紹部下能干厲害的將領(lǐng)!

早年在涼州精通羌人戰(zhàn)法率領(lǐng)著袁紹精銳部隊屢建奇功!其中包括“白馬義從”等優(yōu)秀部隊!《三國演義》里面可惜被趙云斬殺啦~歷史上則因遭到主公懷疑而不幸身亡。
# 張郃(zhāng hé)
張郃是漢末三國時期曹魏的名將,字儁乂(jùn yì)。

他早年參加鎮(zhèn)壓黃巾起義,并在袁紹手下?lián)魯」珜O瓚,成為寧國中郎將。后來跟隨曹操多次征戰(zhàn),在奪取漢中等地方屢建功勛。張郃用兵謹慎、善于布陣和利用地形,深受諸葛亮等人忌憚。最終,在追擊蜀軍時身負重傷去世,被追尊為壯侯。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