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歲和47歲奪取世界冠軍,曹薰鉉和趙治勛讓中國三代棋手汗顏
現(xiàn)今世界圍棋賽場流傳著27歲是職業(yè)棋手奪冠的天花板,也就是過了27歲再奪取世界冠軍的幾率會很小了。
之前的天花板是30歲,因為30歲之后的李昌鎬、李世石都沒有獲得過世界冠軍,李昌鎬更是一波九連亞。不過常昊和古力是個特例,常昊在即將33歲時獲得了春蘭杯冠軍,古力在32歲時獲得了他第八個世界冠軍。
不過古力并不是年齡最大的世界冠軍獲得者,1990年,48歲的林海峰獲得了第三屆富士通杯冠軍,并且還連續(xù)是第一和第二屆富士通杯的亞軍。
當時世界棋壇普遍認為40歲才是職業(yè)棋手巔峰時代的開端,所以年輕棋手普遍不太著急,認為機會有的是,超一流再厲害總有老的時候。
不過更年輕的棋手可不這么想。
1989年第一屆應(yīng)氏杯決賽,36歲的曹薰鉉3:2戰(zhàn)勝了37歲的聶衛(wèi)平,獲得了職業(yè)生涯的第一個世界冠軍,拉開了韓國圍棋崛起的序幕。

1991年第4屆富士通杯決賽,36歲的趙治勛因為中國錢宇平的棄權(quán),不戰(zhàn)而勝獲得了職業(yè)生涯中第一個世界冠軍,向世界顯示日本圍棋依然強勢。
1992年第三屆東洋證券杯決賽,16歲的李昌鎬3:2戰(zhàn)勝了50歲的日本林海峰,獲得了職業(yè)生涯中第一個世界冠軍。李昌鎬的勝利標志著70后第三代棋手開始崛起。實際在東洋證券杯奪冠前,李昌鎬就幾乎把老師曹薰鉉的國內(nèi)頭銜都奪走了,比曹薰鉉預(yù)計的時間提前了10年。
1995年,30歲的馬曉春戰(zhàn)勝了聶衛(wèi)平和日本小林光一,獲得了當年東洋證券杯和富士通杯冠軍,這也是聶衛(wèi)平最后一次進入世界大賽決賽,隨后聶衛(wèi)平逐漸淡出了世界圍棋競技舞臺。
所有人都認為屬于馬曉春的時代來臨了。但李昌鎬顯然不這樣認為,他接連四次在世界大賽決賽中擊敗了馬曉春,開啟了李昌鎬稱霸的時代。

2000年,在第2屆春蘭杯決賽中,馬曉春1比2負于日本王立誠九段,再次獲得亞軍,心灰意冷的馬曉春也逐漸淡出了世界圍棋舞臺。
此時,中國只有常昊在艱難對抗韓流,劉昌赫、依田紀基等60后的棋手依然奮斗在世界圍棋舞臺上。
2002年,48歲的曹薰鉉在第六屆三星杯決賽中2:1戰(zhàn)勝了26歲的常昊,讓人無限嘆惋,既有對常昊的“怒其不爭”,也有對曹薰鉉寶刀不老的敬畏,其實,輸棋后的常昊何嘗不是窘迫愧疚無地自容。

不過這還沒有完,2003年,49歲的曹薰鉉又在第七屆三星杯決賽中2:0戰(zhàn)勝了中國的王磊,獲得了個人的第八個世界冠軍。即便是在李昌鎬獨霸的時代,曹薰鉉依然獲得了9個冠軍,讓人不佩服都不行。吳清源大師生前曾說,李昌鎬是努力出來的天才,他的老師曹薰鉉才是真正的天才。即便年屆50,依然是世界頂尖的超一流。
2003年,幾乎淡出了人們視線的趙治勛在第8屆三星杯世界圍棋冠軍賽決賽中,2比1戰(zhàn)勝了18歲的樸永訓奪得了冠軍。.讓人大吃一驚,因為趙治勛這時已經(jīng)47歲了,這次奪冠讓人們對素有“斗魂”之稱的趙治勛充滿了敬意。
而中國圍棋依然在“韓風“凌冽中艱難前行,長夜漫漫,看不到希望在哪里。50后的曹薰鉉和趙治勛依然笑傲在世界圍棋舞臺,中國的50后,60后棋手卻在世界賽場沒了蹤影,只有70后的常昊在苦苦支撐!正是常昊的支撐,中國圍棋最終迎來了2005年之后的爆發(fā)!
年近50歲的棋手還能奪取世界冠軍,放到現(xiàn)在是無法想象的。所以,曹薰鉉和趙治勛都是世界圍棋的斗魂,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