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史料、前人著作(四)——納爾沙喜《布哈拉史》


納爾沙喜(Abu Bakr Muhammad ibn Ja'far ibn Zakariya ibn Khattab ibn Sharik al-Narshakhi,一說為約899-959[1]),為10世紀薩曼史家,其生平記述極少,僅知其以阿拉伯語撰有一部《布哈拉史(Tarikh al-Bukhara)》,在回歷三二二年(943-944)呈獻給薩曼王朝埃米爾努赫一世(943-954在位)。其書記載了布哈拉在伊斯蘭征服時期前后的重要史事,以及其周邊地理、風俗人情,特別擁有著相當篇幅的關于薩曼王朝初期歷史的記載,因此一向被視為研究薩曼王朝史的重要史料?;貧v五二二年(1128-1129),該書由庫巴維(Abu Nasr Ahmad al-Qubavi)進行刪減(據其本人所言,為“刪去了無用累贅、讀之令人生倦的敘述”),并譯為波斯語,同時續(xù)寫至回歷三六五年(975);此后該書經過不同人手、不同時間的多次修訂刪補,可以說是一部集合眾多學者之力形成的歷史著作。
最先利用該書的歐洲學者為俄國的萊爾希(P. Lerch),他將《布哈拉史》中記載用于自己有關布哈爾·胡達錢幣的文章中;萬貝里(A.Vambery)所著《布哈拉通俗歷史(A popular history of Bukhara)》一書則讓納爾沙喜書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注意。關于抄本問題,詳見我翻譯的《布哈拉史》英譯本緒論;這里僅簡單提及1897年俄國學者雷科申(N. Lykoshin)對手稿進行校訂并翻譯、巴托爾德監(jiān)制的俄譯本;以及著名伊朗史學者費耐生(Richard Nelson Fyre,1920-2014)在1954年出版英譯本,名為《The History of Bukhara:Translated from a Persian Abridgement of the Arabic Origin by Narshakhi》。他參閱諸多手稿資料,添加了非常詳盡的注釋。此外根據“塔吉克”公眾號文章《【譯介】塔吉克語版<布哈拉史>之前言》中的消息,還有A. 拉蘇耶夫(塔什干,1966)的烏茲別克語本、巴達維(1965年,開羅)阿拉伯語本和2019年的塔吉克語本。此處感謝公眾號創(chuàng)建者@夏冉 的信息提供,大家有興趣也可以關注一下。
關于國內進展:
據說上世紀80-90年代貴州師范大學中亞研究所曾組織人手對《布哈拉史》英譯本進行翻譯,不過并未出版;
據說國內一位叫李萬春的學者已翻譯完《布哈拉史》(尚不知從何種語言翻譯),并已付梓準備刊印。也許可以期待一下……
關于《布哈拉史》英譯本我也翻譯了近乎一半的篇幅,都是涉及薩曼王朝部分的,主要是為以后撰寫薩曼史文章作準備,各位有興趣可移步至布哈拉史英譯本專欄
[1] ?據費耐生在《布哈拉史》英譯本緒論中的注釋10,P. Lerch曾刊登一份來自圣彼得堡的薩馬阿尼(al-Sam’ani)《譜系之書(Kitab al-Ansab)》手稿,里面記載納爾沙喜生于回歷二八六年(899),死于回歷三四八年撒法爾月(959年4月),但費氏認為此說法不準確,仍要再度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