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只有中國的平安夜要送蘋果?


大家好,昨天是平安夜,首先是遲來的祝大家平安夜快樂!
眾所周知,在我們國家,平安夜送蘋果是比較常見的節(jié)日習(xí)俗:

不好意思放錯圖片了,是這種:

這是我今年在公司收到的平安果,非常精致:

在國內(nèi)“平安夜送蘋果”的氛圍中,不少人會誤以為“國外過平安夜同樣也是送蘋果”。
事實果真如此嗎,國外也送“平安果”嗎?
國外平安夜送蘋果嗎?
讓我們仔細(xì)想想平安夜送蘋果的邏輯:
因為:平安夜與蘋果諧音;
又因為:蘋果與平安諧音
因此得出結(jié)論:平安夜要送蘋果。

這邏輯乍一看沒什么不對的地方,但問題是:人家老外也不說中文啊,咋知道諧音梗這種東西呢?
再說回平安夜本身,其英文原單詞為“Christmas Eve”。
直譯過來就是“圣誕前夜”。
只是因為一首德國民謠《Silent Night,Holy Night》,國內(nèi)才譯為“平安夜”。
因此國內(nèi)送蘋果的習(xí)俗,大概是跟國外沒什么關(guān)系的。

外國人過平安夜的方式,大抵都是團聚在一起,與家人共享晚餐,一起拆圣誕禮物等等。
但要摳細(xì)節(jié)的話,各個國家都大不相同:
美國的圣誕大餐中還有一樣特別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
上面有一層奶油,并放上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別有滋味:

在丹麥,當(dāng)圣誕大餐開始時,人們必須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才能開始吃別的東西。
如果誰能吃到那枚唯一完整的杏仁,誰將是來年運氣最好的一個人。
通常大人們會將這枚杏仁,放在最小的孩子的碗里讓他們高興(這不就是我們湯圓/餃子里包硬幣那套路嗎?)

當(dāng)居于北半球的人們,在寒風(fēng)呼嘯中歡度圣誕節(jié)時。
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卻正是熱不可耐的仲夏時節(jié)。
澳大利亞熱情如火的“仲夏圣誕節(jié)”,既有熱帶風(fēng)情的慶祝方式,也融合了歐洲傳統(tǒng)圣誕節(jié)的經(jīng)典元素。

沒有雪?用沙堆雪人!
盡管戶外人們頂著火辣辣的太陽,但商店櫥窗里卻精心布置了冬日雪景。
這就構(gòu)成了澳大利亞特有的節(jié)日圖景——冰火兩重天!
這種酷暑和嚴(yán)冬景象的強烈對比,恐怕在西方國家是獨一無二的。


可縱觀西方國家慶祝圣誕節(jié)的傳統(tǒng),我依然沒能找到一絲“蘋果”的影子在其中。
仿佛如無中生有一般,近些年“平安夜送蘋果”越來越成為了我們的共識。

【平安夜的蘋果】席卷了中華大地,讓每一家水果店門前,都擺上了盒子裝的高價蘋果。
雖然我還蠻喜歡在平安夜收到蘋果,但我還是要問:
為什么只有中國的平安夜要送蘋果呢?
為什么只有中國的平安夜要送蘋果?
關(guān)于這個問題,我有兩個見解。
第一,中國人特別重視諧音梗,包括我本人

我國地大物博,以下例子可能不太準(zhǔn)確
請一定要注意
尤其是我們的爸媽,為了討個“好意頭”,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比如洞房花燭夜,他們把花生紅棗和蓮子放在被子下面,寓意“早(棗)生(花生)貴子(蓮子)”:

比如說開學(xué),孩子要帶“蔥+菱角+梨子”大禮包,討個“聰明伶俐”的好彩頭:

至于到新春佳節(jié),那就更不得了了。
一定要吃魚,寓意“年年有余”:

一定要吃雞,寓意“大吉大利”

在北方,少不了一頓【餃子】,寓意“更歲交子”,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有的地方還會吃【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廣東地區(qū),一道豬手,就能讓你新的一年“橫財就手”(粵語諧音):

一道發(fā)菜蠔豉,新的一年“發(fā)財又好事”。
加上生菜,又可以“和氣生財”:

說白了,我們吃貨國人喜歡給每個節(jié)日都賦予一道或幾道標(biāo)志的食物,以寄托自己的美好祝愿。
月餅、湯圓、粽子,大抵如是。
因此,平安夜送蘋果,就變得不難理解了。
這并不是什么不好的傳統(tǒng),不是嗎?
第二,是商家的過度營銷
恰好今晚平安夜,我隨便打開一家水果店看了看價錢:

老實說,這價錢真的蠻恐怖的,只是多了一層外包裝,不是嗎。
商家與媒體的套路便是如此:
先在網(wǎng)上大肆宣傳“平安夜要吃平安果”,再利用這兩天的時間,哄抬果價,來一場蘋果的“大促銷”。

不少人用蘋果傳遞平安的同時,水果商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另外,【平安果】在近兩年,似乎又擔(dān)任了一種不同的角色。
為什么這么說呢…
我不知道什么時候,每年一到平安夜,網(wǎng)上的自媒體老是在宣傳:
“平安夜,挨炮夜,平安夜是屬于情侶的節(jié)日,單身狗沒資格過平安夜?!?/p>
“又因為挨炮跟apple讀音很像,所以平安夜送蘋果就是暗示約炮的意思?!?/p>
蘋果在西方語境中是禁果,如果有人送你蘋果,就意味著TA想和你XXOO…

我就納了悶了:
誰規(guī)定說平安夜就得兩個人不可描述的?誰規(guī)定單身狗就不能過平安夜的?
人家西方家庭團聚的日子,到中國就得變得“炮火連天”了?我單身怎么了?
強行灌輸這種扭曲到不行的價值觀,真的是莫名其妙。

如果媒體宣傳報道的是【平安夜吃平安果】,那我覺得還可以接受,向親友傳遞祝福我很樂意。
可你要是宣傳【平安夜單身有罪】這種價值觀的話,恕我難以認(rèn)同。
送個蘋果,其實也未嘗不可
誠然,平安果乃中國特色食品;
誠然,不少人認(rèn)為,過圣誕節(jié)就是崇洋媚外;
但我并不反對大家互送蘋果。

過什么節(jié)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借送蘋果,表達一下平日里不方便的感情。
花幾塊錢,送的人也開心,收到禮物的開心,這蘋果它不香嗎?

出門坐車,司機會掛一個“出入平安”。
小時候,有電視點歌臺。當(dāng)時翻來覆去,最常播的,就是孫悅的《祝你平安》。
就連我的奶奶連圣誕節(jié)都不知道是啥,但她還是會準(zhǔn)備一個平安果,祝我平平安安:

圖源@相生栗子
所以,蘋果是不是西方傳來的,沒關(guān)系;
過圣誕是不是崇洋媚外,也沒關(guān)系;
平安夜,就祝大家都平安吧。
2020,大家都要好好的呀!

廚房人類自創(chuàng)號以來,已經(jīng)有一年多的時間,這一年里,為了讓公眾號變得更好,所長一直都在努力。
其中辛酸,不足為外人道也。
在我們的努力下,一款全新的周邊也誕生了,那就是【廚房人類2020年臺歷】

本次廚房人類2020年臺歷的主題為【寧吃勿喪】
我們精選了12部美食日劇中,引人深思的臺詞,并做成臺歷,供你抽閱。
它長這樣:

長這樣:

還有這樣:

也許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但只要還能吃飯,就有希望,不是嗎?
我們決定把臺歷,以及之前的帆布袋,回饋給大家。
想免費獲取的話,就在微信公眾號“廚房人類”后臺回復(fù)【白嫖】即可。

之前的帆布袋
最后,感謝大家一直支持廚房人類,我們也會以更好的推送,給大家?guī)砜鞓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