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周書·梓材》無胥戕,無胥虐
《尚書·周書·梓材》無胥戕,無胥虐。
意思是,給百姓施以教化,教育百姓“無胥戕,無胥虐”,不要互相殘害,互相虐待。
可見人的天性喜歡斗來斗去,喜歡互相傷害,互相虐待殘害,凡事總想贏,總想占便宜,吃虧了就心理不平衡,結(jié)果一起輸。你打我一拳,我還你一腿,然后就這樣,沒完沒了,越鬧越大。最后發(fā)展成戰(zhàn)爭,大戰(zhàn)之后,尸山血海,死人死怕了,然后人心思治,才知以前身在福中不知福,悔之晚矣。等他懂了,可能也老了。然后有一批人來,毛頭小子,血?dú)夥絼?,好了傷疤忘了疼,歷史悲劇不斷重復(fù)。
佛家勸人,冤冤相報何時了。
道家勸人,守柔曰強(qiáng),大國者卑鄙,后其身而身先,上善若水,處眾人之所惡。
儒家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恕乎。仁恕而已。君子成人之美。己欲立而立人。禮之用,和為貴。
都是勸和,勸團(tuán)結(jié),因?yàn)槿诵奈┪?,道心惟微。道德之心很微弱,人作為動物性的心,容易反動,容易作惡,容易起爭端,惹是非,引禍水,矛盾愈演愈烈,最后你死我活,兩敗俱傷,生靈涂炭。
黑格爾說過,人類文明永遠(yuǎn)有一個問題,生活安逸到一定程度,就驕奢淫逸,無法無天,整個道德就必然敗壞,主張用沖突,戰(zhàn)爭來洗禮,來拔高人類的道德。
標(biāo)簽: